新書推薦:
《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售價:NT$
295.0
《
严复与福泽谕吉启蒙思想比较(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750.0
《
甘于平凡的勇气
》
售價:NT$
225.0
《
存在与结构: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以拉康与萨特为中心
》
售價:NT$
240.0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多模态技术应用实践指南
》
售價:NT$
495.0
《
石油帝国的兴衰:英国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
售價:NT$
445.0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50.0
|
編輯推薦: |
嘉御基金卫哲、IDG常务副总裁黄翔、如川资本创始人王肇辉、房多多董事、万科前董秘肖莉联袂推荐.认清价值型商业模式,造就真正的新物种和独角兽,准确投资。
|
內容簡介: |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商业模式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也造就了一飞冲天的若干估值神话。但喧嚣之后,若干高估值的新物种和独角兽纷纷倒下。究其原因,主要是资本的追逐让本身缺乏价值的商业模式形成了估值泡沫。只有真正的价值型商业模式才配拥有高估值,这种高估值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创造高估值》提供了重新审视互联网商业模式价值内涵的一系列方法和视角。上篇陈述了互联网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制胜因素。企业通过创造这些制胜因素,可以实现真正的高估值,而投资者关注这些因素,可以鉴别商业模式的真伪。中篇和下篇关注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两个领域内的若干底层逻辑和发展趋势。其中的观点揭示了若干的风口与陷阱,对创业者和投资者都大有裨益。
延伸阅读
《激发潜能》
|
關於作者: |
穆胜
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创始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
跨界学者,同时拥有管理学博士、管理学硕士、法律硕士和经济学学士学位,在商业模式、战略管理和组织管理等多个领域都有深度研究,更拥有数十个行业的研究积累。
担任房多多等独角兽企业和京东方等大型知名企业的常年顾问或独立董事,是多个新兴企业的早期投资人。
平台型组织模式开创者,真正将互联网时代组织转型的趋势口号升级为正统的理论体系,总结为可落地的操作方法,并推动了若干知名企业向平台型组织的转型升级。
《中欧商业评论》《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等国内一线商业媒体的专栏作家或撰稿人。
已出版《激发潜能》《释放潜能》《重塑海尔》《云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新逻辑》《叠加体验》《私董会2.0》等畅销商业著作。
|
目錄:
|
序 追求价值,忘记估值
上篇 衡量互联网商业模式
第一章 打造有效的流量池004
聚焦确定流量池004
有效流量池的四大标准006
战略与商业模式011
第二章 创始人的素养015
价值观坐标015
战略素养018
创业者矩阵021
第三章 创造真正的增长024
增长黑客的逻辑024
何为北极星指标026
建立基本增长公式028
剔除有污染的增长031
谁在为海市蜃楼买单033
第四章 打造流量资产035
失效的传统估值方式035
商业模式本质的估值038
流量池评估解析041
变现力评估解析043
第五章 布局生态资产047
互联网商业模式分类048
生态里的物种与业态049
生态价值解析052
资源池评估解析054
变现力评估解析057
第六章 形成变现能力060
互联网经济的三波红利060
挖掘数据红利的两要素063
场景产品力评估065
云端计算力评估068
数据红利的未来在哪里070
第七章 警惕双杀效应073
管理上的双杀效应073
人效才是组织能力的最佳代言076
从财务效能看企业真伪增长079
从全面进攻到防守反击082
中篇 消费互联网的下半场
第八章 消费互联网世界的流量黑洞088
流量分布的基础格局088
流量分布的格局变动091
流量黑洞背后的逻辑095
流量去哪里099
流量的商业前途105
第九章 电商的新风口与大趋势112
百花齐放到万剑归宗112
社交电商是出路?116
内容社交电商是趋势122
改变电商格局的两股力量126
第十章 公私域流量的进击与反制133
流量红利消失133
公域流量之困136
私域流量兴起139
真假私域流量144
私域流量的经营空间147
下篇 产业互联网的号角声
第十一章 B2B电商的成长与进化154
现实困境154
转型方向158
资本流向162
第十二章 十字路口上的企业级SaaS168
新大陆崛起168
做工具还是做平台171
做专业还是做行业176
路在何方179
第十三章 S2b2C赛道里的野心与现实181
跑出来的产业核弹181
路径1:B2B电商的进化升级183
路径2:B2C电商的回归本质185
浮华背后的隐忧188
模式发展的逻辑192
第十四章 工业4.0的春天真的来了吗195
繁荣盛景195
重度游戏198
To C的模式之争203
To B的平台化之殇205
另一条路208
|
內容試閱:
|
序
追求价值,忘记估值
短短几年间,互联网经济已经席卷全球。在一轮又一轮的风口中,创业者们蜂拥而至,掀起了激战连连,但除了少数项目笑到最后,多数项目只能黯然离场,成为互联网创业史上的背影。
意图改变世界的创业者们在风口中被投资者(风险投资机构,VC)捧上天,但大多又在资本的裹挟下蒙眼狂奔。他们将企业的盈利性抛在脑后,用激进的方式来烧钱成长,用一组组看似漂亮的流量数据(用户数、日活、月活等)来换取投资者的继续信任,让烧钱游戏得以继续。对于大多数创业者来说,估值成了他们证明自己存在感的唯一标准。
估值应该是对于未来盈利性的贴现,只有真正有价值的商业模式才会有盈利性的预期。而支撑一个商业模式价值的支柱有两个价值创造(value creation)和价值捕获(value capture)。前者说的是对用户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改变用户体验)的问题,后者说的是财务模型是否成立的问题。但这种创业和风险投资的基本原理却被浮躁的市场抛到脑后。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业者把脸对着投资者,把屁股对着用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亏损的独角兽依然可以趾高气扬,甩开财务报表高谈梦想和情怀;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烧掉了投资人多少钱变成了一种可以炫耀的资本
意图在风口中捕食的投资者乐于见到创业者们的热情,却难以分辨项目价值的真伪。大量风险投资机构实际是在用大资金赌大赛道,看的是宏观的产业趋势而非微观的项目逻辑。这在一方面造就了京东、唯品会、拼多多等早期投资的神话,但也在另一方面造就了无数赛道内投资者的折戟。说到底,在大赛道里胜出的(这里指的是退出,不算浮盈)也只是凤毛麟角。风口惠及的也只是那些有资金和项目来源的头部风险投资机构。
不仅是在项目的选择上相对草率,对于项目的投后管理更是成为揭不开的伤疤。一位头部投资机构的常务副总裁告诉我,连他们这种级别的机构都没有专业的投后管理,最多只能叫投后关怀系统,也就是把钱投出去之后每周打个电话关心关心。另一位产业投资机构(CVC)的负责人说得更直接,我们是投后烧香系统,投出去就只有看命了。
但在不确定性里,大量研究者都希望能够构建一个模型,精准衡量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价值。但若干的努力之后,关于互联网项目的估值不仅没有越来越清晰,反而越来越模糊。甚至,诸如早期投资就是投人(创业者)商业模式和战略就是打出来的之类的说法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但坦白说,这样的标准其实就是没有标准。
过去几年里,互联网经济的繁荣离不开创业者和资本两方面的热情,这种热情当然产生了泡沫。但泡沫并不是坏事,只是伴随增长的一个必然产物罢了。我们关心的是,泡沫之后将会留下什么,那就是价值的水位。
我们发现,在一片浮躁中收获最后胜利果实的创业者和投资者,都有共同的特点他们擅长从商业模式的角度看价值,甚至能够看到商业模式在终局的价值。我始终相信,优秀的创业者和投资者风格各异,有的喜欢在媒体上带节奏,有的喜欢大隐于市,但他们一定都有自己鉴别商业模式价值的标准。有了这些标准,创业者得以构建商业模式,得以制定商业战略;而投资者得以慧眼识珠,携手赋能;双方得以一步步向终局靠拢,共同收获最大的回报。有了对价值的坚持,估值(价格)的浮动只是幻象,不足以扰动人心。
但有意思的是,在这个互联网的江湖中,创业者和投资者显然都不会是总结这类标准的人。他们忙于江湖的腥风血雨,哪有心思来教育行业?况且,每个成功者都有自己的语汇和案例,又如何能够让这些精彩的观点融会贯通?
作为商业模式和战略的研究者,笔者这类人似乎还可以做点什么。事实上,在创业者和投资者的奋勇冲锋后,研究者们的及时事后总结提炼,总能让商业模式的逻辑逐渐从混沌到澄清。当然,除了作为研究者,笔者也以顾问的身份长期深度伴随房多多、游族网络等独角兽公司的成长,经历了它们发展中的跌宕起伏,获取了大量互联网商战一线的一手资料。这似乎为我们的总结提炼工作提供了更好的便利。
大多时候,高质量的事后总结都像是给了当时的浅薄认知当头一棒,也让人扼腕这么简单的道理我当时怎么没有想通。如果我们能够给出关于商业模式价值的标准,是不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遗憾?
这本书的读者应该包括两部分:
一是创业者。我们希望让更多的创业者回归对于商业模式价值的追逐,而非蒙眼狂奔看估值。
二是投资者。我们相信,互联网经济的物种更替和资本寒冬的来临必然让投资者更加谨慎,回归价值投资,他们可能也需要一些外部的声音。对于那些没有专职研究部门的投资机构,尤其如此。
本书将围绕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和价值捕获两条线索进行论述,并尽量用大量数据和案例来佐证我们主张的逻辑。在数据的来源上,我们尽量使用了上市公司财报或招股说明书这类具有一定公信力的数据。对于除此之外的其他数据,我们也采用了交叉验证的原则,即两个不同信息源头的数据如果没有方向性冲突,方可被采信。
全书共分为三篇:
上篇按照项目从种子期到Pre-IPO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论述,为每个阶段如何打造商业模式的真正价值给出了方向和一些方法,同时也提示了若干陷阱。
中篇聚焦激战正酣的消费互联网(即to C市场)。这个市场是流量战争的市场,我们分析了流量的走向、变现、生态等,希望揭示流量的终局在哪里,谁将是流量战争最后的胜利者,谁又能从流量中获得最大利益
下篇聚焦还处于发展初期的产业互联网(即to B市场)。这个市场被行业和专业切割为了若干江湖,但每个江湖里都水深鱼大,每个江湖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尝试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找出了一些趋势和空间。
简单来说,上篇是具体的行动指南,而中下篇是行业图谱。
一年前,我曾对一位极度成功的创业者谈及,估值过高是一种诅咒。他高度认同,并回应:非常认同,如果我们一开始估值过高,可能走的就是那种烧钱模式了。那么,资本寒冬一来,投资者的钱接续不上,我们必死无疑。现在最让我骄傲的就是,我们真正为行业创造了价值,而且我们是赚钱的公司。当然,估值也上去了,但这点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追逐价值,忘记估值,后者只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打造价值型商业模式,就是创造高估值最好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