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年轻的时候,新井一二三写《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而在《旅行,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里新井一二三则告诉读者,拥有了旅人精神以后,就能过一辈子的旅人生涯了。培养了旅人精神后,阅读、美食都会带来类似于旅行的满足感;在日本国内,甚至东京市内的移动也都会成为印象满深刻的旅行经验;她也告诉读者如何把旅行经验融入于日常生活,把每天的日子当旅行过下去;*后,她把几个曾游之地的记忆缝合起来,做成自己独特的旅游回忆。新井一二三认为,旅行磨练的真谛不在于去了哪里,而在于找到自己人生的一条路,而只有旅人才能真正找回故乡,并用双手紧紧拥抱它。
|
內容簡介: |
本来,我的世界只是东京都新宿区的小巷,不仅很小,而且很矮,
过一条大久保通的小马路,就是*的冒险。
二十岁的夏天,在北京火车站国际列车月台我发现了世界的入口,
从那里可以到莫斯科,再到柏林、巴黎、罗马、伦敦、阿姆斯特丹
这是一场寻找世界入口的成年礼,
但是为了进入世界,首先你得一个人离开家。
旅行磨练的真谛不在于去了哪里,而在于找到自己人生的一条路。
人去旅行,为的是回来。
我认为,只有旅人才能真正找回故乡,并用双手紧紧拥抱它。
走再远,终究要回到家,
否则,我们不是旅行,而是自我放逐了
|
關於作者: |
新井一二三,日本东京人。
她用中文创作,写时差一小时的日本种种。
写土生土长的东京家乡,写一切可爱的日本人。
她用母语日文创作,写对中文着迷,好像谈恋爱。
写中文生活的魅力无穷。
她开始中文教学,要把对中文的热情,继续发扬起来。
她和先生都是专职创作者,一人写鬼怪小说,一人写散文。
|
目錄:
|
自序:一辈子的旅人 001
卷一寻找世界的入口
寻找世界的入口 007
独立,从一个人走路开始 022
无法放弃旅人生涯 035
卷二东京旅行故事
东京交通物语 043
人生的温泉旅馆 052
天空树教东京人重新发现浅草的魅力 064
日本美食之乡:静冈县 067
梓二号之旅 070
卷三旅行家的饭桌
玫瑰色的烤羊排 077
粉红色的鱼子沙拉和蓝色的奶酪 080
筷子和牙齿之间 083
俄罗斯式生鱼片 086
稻草富翁的可乐饼 089
日本菜的凋零 092
东方女孩闯世界 095
世界文化遗产的吊诡 099
卷四独特的旅行一册:日本人的南蛮情结
马六甲纪行:圣方济各的螃蟹 105
平户:如爱的旅行 123
双城记:澳门与长崎 171
|
內容試閱:
|
自序
一辈子的旅人
在《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里,我写过从十五岁起,一个人旅行去国内、国外各地的经历。后来很多次,被人问:那学校毕业,出社会以后呢?结婚生孩子以后呢?现在是不是没有了以前那么多自由时间去旅行?
每次,我都要尽力说明:过旅人生涯,并不需要每年出国旅行的,所需要的,首先是对远处的憧憬,想发现另类生活的渴望,年轻时曾不怕孤独出过门的记忆。这样子,拥有了旅人精神以后,就能过一辈子的旅人生涯了。好比学会了一门外语以后,能过一辈子的双语生活一样。
果然也有人问我:你在日本住,平时有机会讲英语、汉语吗?我都要尽量说明:语言能力,或者其他任何知识,别人都无法偷走的。我脑子里,除了母语日语以外,一直有英语、汉语;即使每天的生活中见到的全是日本人,打开电脑,就能看到世界各国朋友的消息。
尤其脸书普及了以后,终于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上,用多种语言交流并发出消息了。以前我认为:世界的大小是由自己脑袋的大小决定的。如今看脸书,我颇有感觉:很像是自己的脑袋投射出来的影像;朋友们写着日文、中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也有人写着我无法确定到底是什么语言的短文。
那是个波斯尼亚出生的文学博士,在德国大学教书,来日本大学当访问学者的时候,我们彼此认识。因为她女儿插班进入了我儿子当时上的小学班级,班主任每天发的班报里写了什么内容,我一一翻成英文转告她。例如,夏天启用学校游泳池以前,同学们要抓浊水里的水虿,然后带回家各自饲养,记录变化。水虿是什么东西,我本来都不知道的,何况用英语说。幸亏小孩子告诉我说:水虿就是蜻蜓的幼虫。那该是baby dragonflies了,没错吧?关键在于,班主任提醒各位家长:为了抓水虿,同学们需要带雨靴来。波斯尼亚博士又糊涂了:游泳池里抓蜻蜓婴儿,我懂了,可怎么要穿雨靴呢?日本人游泳不穿凉鞋,要穿橡胶制长靴吗?于是我给她解释:没错,就是橡胶制长靴,因为日本学校的户外游泳池是早一年九月用完之后,好几个月都没做清洁的,就是在那浊水里,蜻蜓生下的蛋孵化成水虿,老师不忍心叫孩子们穿着运动鞋在浊水里活动,所以特地提出带雨靴来。啊啊,原来如此!波斯尼亚博士终于明白了。可惜,她也没有远从德国带孩子的雨靴来日本。
如今她回到德国,脸书上写着德语、英语,还有我无法确定的语言,该是波斯尼亚语言吧,好像以前叫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的,现在叫什么了?每次,看到那无法确定的语言时,我就回想起游泳池里孵化的水虿来,自我娱乐一番。那感觉很像旅行,我和她又似是在叫做人生的旅途上偶尔碰到的两个旅人。何况她说,德国住家的厨房墙上,一直贴着跟我们一家一起去东京西部御岳山时拍下的照片。
这本书里,我主要写了学校毕业、出社会、有工作、成家生育以后,如何继续做旅人。第一章《寻找世界的入口》里讨论,培养了旅人精神后,阅读、美食都会带来类似于旅行的满足感。一直关在饭店里,也会留下跟一趟旅行一样多的回忆。第二章《东京旅行故事》中的文章更要证明:日本国内,甚至东京市内的移动也都会成为印象蛮深刻的旅行经验。我也想通过第三章《旅行家的饭桌》给各位读者介绍,如何把旅行经验融入于日常生活,把每天的日子当旅行过下去。
年轻时候的旅行会像参观世界博览会,拿着护照要收集尽量多的入境印章;年纪大了以后,却能享受到重游旧地的滋味。或者如我在最后的第四章《独特的旅行一册:日本人的南蛮情结》里实践的,把几个曾游之地的记忆缝合起来,做成自己独特的旅游回忆。
总之,我特爱旅行,也很珍惜过去的旅行留下的记忆。因此,我劝年轻朋友们趁年轻多去旅行,也劝上了年纪的各位,趁身体健康多走几个地方。如果你现在的条件不允许出门旅行的话,我希望你能通过阅读或品尝美食等,尽量享受这一趟人生之旅。毕竟,我们都是走同一条路的旅伴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