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为8.03鲁甸地震外伤患者的社会心理干预研究成果,研究者从灾后第三日起,直至灾后18个月,对因灾致伤的住院患者进行社会心理干预和持续追踪评估。从医院康复到社区追踪,以翔实的*手资料和数据分析,展示了社会心理干预过程与效果评价,是国内*本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灾害心理救援的专著。
本书梳理了灾后心理救援的相关文献,结合灾后救援的特点及灾后幸存者的身心反应特征,总结了灾后社会工作介入心理救援的方法与内容。全书共分六章,各章具体内容如下:*章为导论,介绍了研究缘起、灾难与应激、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医务社会工作介入鲁甸震后伤员的心理急救;第三章介绍的是医务社会工作介入鲁甸震后伤员的社会心理干预;第四章是鲁甸震后伤员的心理复原力研究;第五章是灾后幸存者丧失与哀伤历程研究;第六章阐述的是灾后心理救援的新视角。
本书围绕灾后社会心理干预这个主题,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医务社会工作如何在灾难后对精神疾患高危人群地震伤员这一群体开展心理救援和社会心理干预的经验,进而抛砖引玉,引发我们对灾害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考,以及探索灾后心理救援的新视角。对于国内外灾害社会工作的研究,并推动医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
關於作者: |
杨婉秋,女,云南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讲师,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国家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心理救援专家组成员、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理事。从事心理学、社会工作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精神康复、心理危机干预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等。曾参与云南姚安地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灾后心理救援,有着较丰富的灾后心理救援经验,曾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8.03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云南省教育厅骨干教师、昆明市卫生局、云南大学授予先进个人等称号。曾主持省级课题6个,参加国家级课题4个,先后发表文章18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