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这是一部浩瀚的中国戏曲剧种演进史大作。涉猎广泛,内容涉及戏曲、古典文学、诗词、俗文学等领域;时间跨度大,从先秦至20世纪末。是目前中国戏曲剧种研究的*、*全的科研成果。
|
關於作者: |
曾永义,生于1941年,台南县人,文学博士。现任世新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特聘研究讲座教授;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中国戏曲学院等十数所院校客座教授。
曾任台湾大学名誉教授、胡适讲座教授、台湾大学讲座教授、杰出人才讲座教授;亦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斯坦福大学,荷兰莱顿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在德国鲁尔大学、香港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曾获多项学术大奖。
1967年6月以《洪升及其长生殿》获台大文学硕士学位,1971年9月以《明杂剧概论》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副教授,迄今未曾离开教职和戏曲。学术和教学范围以戏曲为主体,以俗文学、韵文学和民俗艺术为羽翼。曾永义,生于1941年,台南县人,文学博士。现任世新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特聘研究讲座教授;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中国戏曲学院等十数所院校客座教授。
曾任台湾大学名誉教授、胡适讲座教授、台湾大学讲座教授、杰出人才讲座教授;亦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斯坦福大学,荷兰莱顿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在德国鲁尔大学、香港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曾获多项学术大奖。
1967年6月以《洪升及其长生殿》获台大文学硕士学位,1971年9月以《明杂剧概论》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副教授,迄今未曾离开教职和戏曲。学术和教学范围以戏曲为主体,以俗文学、韵文学和民俗艺术为羽翼。
除两本学位论文外,其后学术专著有《蒙元的新诗元人散曲》(1981)、《说民艺》(1987)、《台湾歌仔戏的发展与变迁》(1988)、《中国古典戏剧的认识与欣赏》(1991)、《戏曲源流新论》(2000)、《俗文学概论》(2003)、《戏曲腔调新探》(2008)、《地方戏曲概论》(2011)、《戏曲学》(2016)、《戏曲歌乐基础之建构》(2017)、《古典戏曲要籍述评》(2017)、《戏曲剧种演进史考述》(2019)等13部;另有关涉戏曲史之期刊论文150余篇结集于《中国古典戏剧论集》(1975)、《说戏曲》(1976)、《说俗文学》(1980)、《诗歌与戏曲》(1988)、《参军戏与元杂剧》(1992)、《论说戏曲》(1997)、《从腔调说到昆剧》(2002)、《戏曲与歌剧》(2004)、《戏曲本质与腔调新探》(2007)、《戏曲之雅俗、折子、流派》(2009)、《戏曲与偶戏》(2013)、《戏曲新论十题》(出版社改题为《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曾永义卷》,2017)等11书之中;散文类有《莲花步步生》《人间愉快》《牵手五十年》《椰林大道五十年》《中流自在:曾永义散文选》等8部;戏曲剧本创作有昆剧、京剧、豫剧、歌仔戏、中国现代歌剧在内的21部;旧诗一千数百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