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艺术文献集成:桐阴论画 桐阴画诀

書城自編碼: 345268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绘画
作者: [清]秦祖永
國際書號(ISBN): 9787534074998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软精装

售價:NT$ 44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乾隆制造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編輯推薦:
研读晚明至晚清绘画重要文献。底本精良,首次全面整理出版。附录名家批点及人名索引,便于使用。
內容簡介:
艺术文献集成搜集中国古代艺术方面的经典原著,以可靠的版本为底本,并予以重新校点整理,本书即是其中的一种。《桐阴论画》凡三编,共计七卷。全书记明季至道光间画家三百六十余人,就其所见画迹各加评点,以大家、名家及逸、神、妙、能四品区分画家(闺秀除外)之间的不同。诸家评点后附有扼要小传,亦足资参考。《桐阴画诀》二卷,该书乃秦氏取前人之说加以修订而成,专论山水画法,自执笔、用墨、画石、画树以及点苔之法,多有论述,足为后学津梁。
關於作者:
秦祖永(18251884),清代画家。号楞烟外史,金匮(今江苏无锡)诸生,官广东碧甲场盐大使。工诗古文辞,善书,尤嗜书画,而于六法力深研究,秦氏于画学见解极高,故出笔不落凡俗。以山水擅长,山水以王时敏为宗,而神理来化;补图小品,逸笔点缀,颇尽妙谛,尽擅胜场。著有《咸丰六年一八五六自序》、《桐阴论画》、《画学心印》、《桐阴画诀》。卒年六十。
目錄
点校帮助一
桐阴论画初编 一
杜友李序 三
秦缃业序 五
叶法叙六
赠言八
题词 一一
例言 一三
目录一四
首卷 二四
上卷 三六
下卷 六七
附录九八
后跋 一〇一
续桐阴论画(姓氏小传)一〇二
桐阴论画二编一一七
自叙一一九
秦缃业叙一二〇
目录一二二
上卷一二七
下卷一六四
桐阴论画三编二〇一
目录二〇三
上卷二〇八
下卷二四六
桐阴画诀二八五
上卷二八七
下卷三〇四
论赏鉴三一九
跋语三二一
杜友李跋三二二
附录三二三
一、罗振玉及罗继祖批点 三二五
二、书评及传记资料 三五一


桐阴论画初编目录

首卷
董其昌二四
王时敏二五
王鉴二五
王翬二六
王原祁二七
恽寿平二七
吴历二八
吴伟业二九
邹之麟二九
陈洪绶三〇
杨文骢三一
张学曾三一
方亨咸三二
张风三三
释髡残三三
释道济三四

上卷
恽向三六
李流芳三七
卞文瑜三七
程嘉燧三八
邵弥三八
王铎三九
程正揆四〇
项圣谟四〇
姚允在四一
杨补四一
胡宗仁四二
金俊明四三
傅山四三
査士标四四
萧云从四五
释弘仁四五
汪之瑞四六
赵左四六
赵澄四七
方以智四七
祁豸佳四八
龚贤四九
吴宏四九
胡玉昆五〇
魏之璜五〇
庄冋生五一
法若真五一
笪重光五二
严绳孙五三
毛奇龄五三
王武五四
顾大申五五
吴山涛五五
陈丹衷五六
林之蕃五六
程邃五七
万寿祺五八
周荃五八
高简五九
张宏五九
刘度六〇
李念慈六〇
沈颢六一
许仪六一
文点六二
施霖六三
汤右曾六三
沈树玉六四
陈舒六四
柳堉六五
盛丹六五
吴期远六六

下卷
王撰六七
宋珏六七
徐枋六八
戴思望六九
姜实节六九
梅庚七〇
曹岳七〇
黄鼎七一
沈宗敬七一
戴本孝七二
沈士充七三
马元驭七三
杨晋七四
顾昉七四
胡节七五
释上睿七五
蒋廷锡七六
王世琛七六
王昱七七
温仪七七
王敬铭七八
王愫七八
张庚七九
邹一桂八〇
金农八〇
华嵒八一
李鱓八二
方士庶八二
郑燮八三
张鹏翀八四
张照八四
董邦达八五
钱载八五
张宗苍八六
项奎八七
张洽八七
钱维城八八
王宸八八
罗聘八九
方薰八九
黄易九〇
奚冈九〇
钱杜九一
张问陶九二
王学浩九二
陈鸿寿九三
黄均九四
朱昂之九四
汤贻汾九五
戴熙九五
改琦九六
费丹旭九六

附录
顾媚九八
李因九八
马荃九九
陈书九九

后跋一〇一

续桐阴论画(姓氏小传)
朱耷一〇二
丁元公一〇二
黄宗炎一〇二
归昌世一〇二
米万锺一〇三
黄向坚一〇三
凌必正一〇三
文从简一〇三
朱一是一〇三
顾见龙一〇三
崔子忠一〇四
鲁得之一〇四
蓝瑛一〇四
魏之克一〇四
樊圻一〇四
邹典一〇四
劳澂一〇四
张一鹄一〇四
胡慥一〇五
米汉雯一〇五
朱彝尊一〇五
徐釚一〇五
高层云一〇五
梅清一〇五
诸升一〇五
叶欣一〇六
程鹄一〇六
陈卓一〇六
王嘉一〇六
吴宾一〇六
李根一〇六
姜廷干一〇六
陆灏一〇六
叶有年一〇六
王一〇六
金侃一〇六
安广誉一〇七
顾知一〇七
张远一〇七
王荦一〇七
罗牧一〇七
禹之鼎一〇七
安璇一〇七
严泓曾一〇七
蔡远一〇七
戴大有一〇七
金永熙一〇八
周复一〇八
洪都一〇八
钮贞一〇八
邹溶一〇八
李寅一〇八
萧晨一〇八
蒋深一〇八
陆痴一〇八
严怪一〇八
张慥一〇八
邹显吉一〇八
顾文渊一〇九
赫颐一〇九
唐岱一〇九
励宗万一〇九
邹士随一〇九
蒋溥一〇九
王邦采一〇九
李方膺一〇九
高其佩一〇九
李世倬一一〇
佟毓秀一一〇
图清格一一〇
陈撰一一〇
丁敬一一〇
汪士慎一一〇
高凤翰一一〇
黄慎一一〇
闵贞一一一
姜恭寿一一一
王凤仪一一一
钱维乔一一一
张敔一一一
翟大坤一一一
董诰一一一
余集一一一
刘锡嘏一一二
边寿民一一二
毕涵一一二
吴楙一一二
康涛一一二
姜渔一一二
潘恭寿一一二
关槐一一二
黄钺一一二
顾王霖一一三
何道生一一三
沈凤一一三
王玖一一三
张赐宁一一三
王颢一一三
张栋一一三
俞瑅一一三
屠倬一一三
朱鹤年一一三
钱东一一四
陈韶一一四
鲍汀一一四
蒋和一一四
周笠一一四
汪恭一一四
顾洛一一四
姜曛一一四
杨天璧一一四
许庭坚一一四
沈唐一一四
顾应泰一一四
毕简一一五
王玉璋一一五
顾蕙生一一五
冯箕一一五
翁雒一一五


阴论画二编目录

上卷
陈继儒一二七
李日华一二八
王思任一二八
米万锺一二九
张瑞图一三〇
陈元素一三〇
锺惺一三一
王心一一三二
张复一三二
归昌世一三三
黄道周一三三
倪元璐一三四
丁元公一三五
朱翰之一三五
孙克弘一三六
谈志伊一三七
顾见龙一三七
安璇一三八
朱耷一三八
鲁得之一三九
凌必正一四〇
李一四〇
戴明说一四一
释普荷一四一
文从简一四二
袁阶一四三
释常莹一四三
黄宗炎一四四
文从昌一四四
劳澂一四五
崔子忠一四五
周亮工一四六
蓝瑛一四七
翁陵一四七
张恂一四八
樊圻一四八
魏之克一四九
朱一是一五〇
胡慥一五〇
叶荣一五一
黄经一五一
邹典一五二
邹喆一五三
叶欣一五三
郭鼎京一五四
许眉友一五四
高岑一五五
姜廷干一五六
程鹄一五六
陈治一五七
姚若翼一五七
王嘉一五八
梅清一五九
季开生一五九
陈卓一六〇
李根一六〇
吴宾一六一
郭巩一六二
陆灏一六二
叶有年一六三

下卷
黄向坚一六四
严沆一六五
张一鹄一六五
米汉雯一六六
归庄一六六
孙逸一六七
周容一六八
金侃一六八
释半山一六九
宋荦一六九
高层云一七〇
朱彝尊一七一
徐釚一七一
姜宸英一七二
翁嵩年一七三
张远一七三
傅眉一七四
严泓曾一七四
陈字一七五
华胥一七五
陈嘉言一七六
诸升一七六
罗牧一七七
安广誉一七七
王一七八
邹显吉一七九
华谦一七九
蒋深一八〇
顾樵一八〇
顾蔼吉一八一
王荦一八一
张慥一八二
钮贞一八三
顾知一八三
宋骏业一八四
王云一八四
顾文渊一八五
虞沅一八六
蔡远一八六
汪文柏一八七
李峦一八七
吴芷一八八
徐玟一八八
唐俊一八九
金永熙一八九
李为宪一九〇
赵晓一九〇
姚培元一九一
赫奕一九二
唐岱一九二
程鸣一九三
陈元复一九三
李琪枝一九四
焦秉贞一九四
高其佩一九五
李世倬一九六
励宗万一九六
禹之鼎一九七
王邦采一九八
张涟一九八

桐阴论画三编目录

上卷
高凤翰二〇八
李方膺二〇九
陆痴二〇九
严怪二一〇
陈撰二一一
闵贞二一一
黄慎二一二
丁敬二一二
高翔二一三
汪士慎二一四
图清格二一四
佟毓秀二一五
邹士随二一五
蒋溥二一六
周复二一六
姜恭寿二一七
萧晨二一七
李寅二一八
康涛二一八
冷枚二一九
戴大有二二〇
王凤仪二二〇
边寿民二二一
沈凤二二一
张栋二二二
王文治二二二
潘恭寿二二三
吴楙二二四
上官周二二四
张敔二二五
钱维乔二二六
毕涵二二六
张赐宁二二七
吴霁二二八
王玖二二八
袁树二二九
王灏二三〇
王宜二三〇
董诰二三一
余集二三一
童钰二三二
刘锡嘏二三三
潘奕隽二三三
高树程二三四
秦仪二三五
冯敏昌二三五
关槐二三六
洪范二三七
孙铨二三七
宋葆淳二三八
翟大坤二三八
毕泷二三九
何道生二四〇
朱鹤年二四〇
马履泰二四一
许庭坚二四一
鲍汀二四二
俞瑅二四二
张道渥二四三
释韵可二四四

下卷
伊秉绶二四六
钱楷二四七
桂馥二四七
黄钺二四八
顾王霖二四八
黎简二四九
万承纪二四九
孙均二五〇
钱东二五一
尤荫二五一
蒋和二五二
汪恭二五二
姜渔二五三
张崟二五三
陈豫锺二五四
屠倬二五五
沈唐二五五
顾蒓二五六
姚元之二五六
顾洛二五七
张鏐二五八
吴宝书二五八
戴公望二五九
张深二五九
顾应泰二六〇
戴鉴二六一
司马钟二六一
释达受二六二
张祥河二六三
赵之琛二六三
钱昌言二六四
冯金柏二六五
杨天璧二六五
廖云槎二六六
张培敦二六七
翟继昌二六七
姜壎二六八
周笠二六九
杨灿二六九
冯箕二七〇
翁雒二七一
蒋宝龄二七一
王玉璋二七二
诸炘二七三
王鼎标二七三
俞岳二七四
毕简二七五
沈荣二七五
黄鞠二七六
顾蕙生二七六
蒋予检二七七
程庭鹭二七八
汪昉二七八
秦炳文二七九
杨翰二八〇
沈振铭二八〇
范玑二八一
汤禄名二八二
沈焯二八二
陶淇二八三
內容試閱
秦祖永(一八二五一八八四),字逸芬,一字撷芬,号桐阴、桐阴生、楞烟外史等,金匮(今江苏无锡)人。道光三十年(一八五〇)拔贡,曾官大梁(今河南开封),后任广东碧甲场盐大使。秦氏喜收藏古书画法帖,深研画学,尤精画论,著有《桐阴论画》、《桐阴画诀》以及《画学心印》等书。
《桐阴论画》凡三编:《初编》记明季至道光间画家,《二编》记明季至康熙间画家,《三编》记雍正至道光间画家,共计三百六十余人。秦氏就其所见画迹各加评点,以大家、名家及逸神妙能四品区分画家(闺秀除外)之间的不同。诸家评点后附有扼要小传,足资参考。诚如王世襄所言:清代论画之作,不问其为理论抑作法,以及其他史传著录等类,无不较前代为繁富。独品评一类,今日得见者,仅秦逸芬《桐阴论画》一书耳。(《中国画论研究》)该书在清代衆多画学著作中独树一帜,颇具价值。
较之以往的画学文献,《桐阴论画》在批评结构上有两点突破,值得注意:其一,借鉴诗学批评框架,将大家、名家的概念移入画学批评。大家、名家是传统诗学批评中较为常见概念,例如明代高棅《唐诗品汇》即以杜甫独居大家之位,名家则列有王、孟、韦、柳诸人;而与秦祖永同时代的朱庭珍《筱园诗话》也采用了大家、名家来品评历代诗人,并藉大海、五岳五湖等形象,来区分大家、名家间的品第差异。秦祖永充分借鉴这一框架,以大家、名家来区分画家襟怀境界之不同,他指出气局阔大,魄力雄厚,有包扫一切之概,是为大家;神韵冲和,蹊径幽秀,有引人入胜之妙,是为名家,较为明确地阐述了二者之区别。这一大家、名家的评价结构,是其他画学文献所未见的。
其二,以逸、神、妙、能四品来标明画家笔墨风貌之不同。逸、神、能、妙四品为传统画学文献常见概念,多被用来评价画家间等级不同,所谓其间高下有殊,不容混淆(王世襄《中国画论研究》)。然而秦祖永在《桐阴论画》中赋予它们不同内涵,他在《例言》中即明确指出至所标品目非可执一,有神而兼逸,有能而兼逸,有神与能兼擅仍不失为逸者;亦有神而不能,能而不逸。神、能、逸各擅其长,遂各分其品,可见四品为并列之品目,而非高下之品第。其中,除妙品为专评仕女画家外,其他三品则是标明诸家笔墨因天分、学力不同而呈现的各异风貌。另外《桐阴画诀》中有评论南田、石谷、渔山三家画竹一段,秦氏评三人各以逸、能、神胜,且眉批云允堪鼎峙,这更是秦氏四品本无轩轾的佐证。
至于余绍宋所指出的《桐阴论画》标举逸品过多,三集中共得二百三十八人,几占全数三分之二,实际上这是秦氏对明清日渐甜俗软熟绘画风气的反动。明季董其昌即云: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似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不尔,纵俨然及格,已落画师魔界,不复可救药矣。(《画禅室随笔》)秦氏充分继承了这一思想,品评书画强调摹古而不为蹊径所缚的笔墨趣味,指出大作家正似不到家者,乃为逸品真面目,此画品中最上乘,反映出他在矫正日益僵化、程序化创作风气方面的努力。
综上,《桐阴论画》乃是以大家、名家为画家境界高下标准,以逸、神、妙、能四品为笔墨风格特征,构建起来的批评体系,它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较为清晰完整地勾勒出了晚明至晚清之间绘画发展面貌。当然,书中或有牴牾失察之处,抑或有限于所见而品评失允之处,但草创之功却是值得肯定的。
《桐阴画诀》(一名《绘事津梁》),前后所刊卷数及内容稍有差异:同治间刊本为一卷,光绪间又有两卷本行世。该书乃秦氏取前人之说加以修订而成,专论山水画法。自执笔、用墨而至画石、画树及点苔之法,多有论述。秦氏至粤后濡染渐深,古大家神妙处渐能心领神会,因随笔录出,续成《画诀》一卷,故将原刊一卷标为上卷,续成部分补刻为下卷,是为二卷本。二卷本书末尚附有《论赏鉴》一篇,阐述书画鉴藏之门径,颇具精义。
《桐阴论画初编》刊于同治三年(一八六四),《二编》、《三编》成书于光绪六年(一八八〇),刊于光绪八年(一八八二)。自此三编多次重印,并在此过程不断修补。后来,中国书画会以及扫叶山房曾分别刊印石印本行世。另外,《初编》尚有日本鱼菜园翻刻本。
《桐阴画诀》版本较为繁复,除上文提到的初刻、增补本外,另有《画学心印》附刻本、中国书画会本、扫叶山房本、藏修书屋本、芋园丛书本、翠琅玕馆丛书本、美术丛书本以及日本翻刻本等多种。
本次点校两书皆以光绪六年增补本为底本,其中《桐阴论画》校以书画会本以及扫叶山房本;《桐阴画诀》校以书画会本、扫叶山房本以及藏修书屋本。对原书中明显版刻错讹(如周作人所举画误作昼、龚宗伯误作袭宗伯之类)径改,避讳字改回原字,皆不出校记。原书初刻本及增补本皆有套印圈点和批注,扫叶山房本予以保留,书画会本则仅保留了批注部分,而《画诀》之藏修书屋本、芋园丛书本、翠琅玕馆丛书本则将圈点及批注皆删去不存。本次整理为尽量保持原貌,圈点及批注均予以保留。但考虑到版式需要,且文中原无注文,故而将批注移入文中相应句末,原书圈点中的丶号则置换为号,圈号则不变,请读者在閲读使用过程中务必留意。
另外,为了便于进一步研读,书后附录了罗振玉、罗继祖批点以及传记、著录、题跋、书评等相关资料,并编制人名索引,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