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信睿周报》是在纸媒生存环境艰难的当下所做的一种积极创新,希望能改善人们的深度阅读体验。关注由当下正在发生的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崭新议题,以学术文章、访谈、书评、文摘、纸上展览等方式呈现国内外思想界和艺术界审视、回应、参与这些议题的尝试。
|
內容簡介: |
与这个时代急速变化的科技经济和社会政治相比,伦理学的核心可能是不易改变、更为守恒的,但它也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在本期起点文章《现代伦理如何应变高科技时代?》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表示,高科技时代对现代伦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重大挑战,即它所带来的不可预测的严重后果。对此,我们也许需要一种预防性的伦理和法律,要考虑如何对人们行为事先的动机和欲望有所限制,而不仅仅是在行为过程之中进行防范和在行为结果之后给予惩罚。
在分析哲学式微、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化渐成主流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刘永谋在本期《哲学与实验方法》一文中就把实验方法引入哲学研究是否必要做了讨论:模拟科学运行的方式来运行人文社会科学,除了带来更多的资源外,还能带来什么?传统哲学说理的方式就更可靠吗?实验哲学研究的价值究竟何在?
本期艺术版块的纸上展览单元将呈现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的展览 宫岛达男:如来,通过装置作品和策展人访谈梳理了这位日本知名当代艺术家30年来对数字、时间和生死等概念的思考。另一专题为策展人王澈对影像艺术家邢丹文作品的评论。此外,由中间美术馆高级策展人苏伟撰写的《重复彼此的问题: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研究与策展》一文则探讨了在国内许多公共艺术机构逐渐沦为迎合视觉奇观和商业趣味的角色的当下,当代艺术策展者通过研究自身艺术历史和在地现实回归本土视野的可能性。与这个时代急速变化的科技经济和社会政治相比,伦理学的核心可能是不易改变、更为守恒的,但它也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在本期起点文章《现代伦理如何应变高科技时代?》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表示,高科技时代对现代伦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重大挑战,即它所带来的不可预测的严重后果。对此,我们也许需要一种预防性的伦理和法律,要考虑如何对人们行为事先的动机和欲望有所限制,而不仅仅是在行为过程之中进行防范和在行为结果之后给予惩罚。
在分析哲学式微、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化渐成主流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刘永谋在本期《哲学与实验方法》一文中就把实验方法引入哲学研究是否必要做了讨论:模拟科学运行的方式来运行人文社会科学,除了带来更多的资源外,还能带来什么?传统哲学说理的方式就更可靠吗?实验哲学研究的价值究竟何在?
本期艺术版块的纸上展览单元将呈现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的展览 宫岛达男:如来,通过装置作品和策展人访谈梳理了这位日本知名当代艺术家30年来对数字、时间和生死等概念的思考。另一专题为策展人王澈对影像艺术家邢丹文作品的评论。此外,由中间美术馆高级策展人苏伟撰写的《重复彼此的问题: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研究与策展》一文则探讨了在国内许多公共艺术机构逐渐沦为迎合视觉奇观和商业趣味的角色的当下,当代艺术策展者通过研究自身艺术历史和在地现实回归本土视野的可能性。
本期其他精彩文章还包括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飞针对刘慈欣的科幻著作《三体》写的书评《与霍布斯政治哲学》,以及清华大学助理教授吴璟薇对当代哲学家、欧洲后人类研究和女性研究先驱罗西布拉依多蒂(Rosi Braidotti)关于基因实验伦理的访谈。
|
關於作者: |
何怀宏,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伦理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伦理学、人生哲学、社会史等领域的研究。 何怀宏所译多为欧美伦理学、政治学经典、译文信实流畅,不仅对国内伦理学界,也对其他人文与社会学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目錄:
|
现代伦理如何应变高科技时代?何怀宏
哲学与实验方法刘永谋
宫岛达男:变与永恒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展览
邢丹文:流动时代中的观看王澈
重复彼此的问题: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研究与策展苏伟
《三体》与霍布斯政治哲学吴飞
基因实验背后的资本与权力罗西布拉依多蒂访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