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英] 罗宾·洛夫莱斯 [德]雅纳·蒙乔 [波兰] 雅库布·诺沃萨德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
內容簡介: |
本书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问题作为研究的有机体,对几类主要资源开发利用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机理进行了全面阐述,结合当前的资源环境问题,剖析了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意义、方法及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本书作者以多年科研和教学心得为基础,反映了国内外许多*的学科发展成果、研究热点,也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及新技术的应用。
|
目錄:
|
第一篇资源环境导引1 第一章资源与环境问题概述1 第一节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1 一、资源问题的发展时期1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2 第二节人类主要的资源与环境问题5 一、主要资源问题的演进5 二、主要环境问题5 第三节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7 一、中国资源的特点及主要问题7 二、中国主要的环境问题9 第二章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13 第一节持续减少的资源13 一、资源有限性的含义13 二、资源减少的原因13 三、资源管理与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14 第二节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的关系14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15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15 三、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16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17 五、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18 第三节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社会20 一、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20 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0 三、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20 第三章资源环境学的使命22 第一节资源环境学的学科体系22 一、资源环境学的定义22 二、资源环境学的形成与发展22 三、资源环境学的相关学科23 第二节资源环境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23 一、资源环境学的研究内容23 二、资源环境学的研究任务24 第三节资源环境学的研究方法25 一、系统分析方法25 二、生态学方法25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26 四、数理模型分析方法26 五、信息技术方法27 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27 第二篇资源学基础29 第四章资源与资源学概要29 第一节资源的概念29 第二节资源的分类与系统特征31 一、资源的分类系统31 二、资源系统的特征34 第三节资源学的发展历程与发展前景35 一、资源学的发展历程35 二、资源学研究发展的趋势37 第五章资源过程的生态学原理39 第一节地球表面圈层与资源分布39 一、地球表面圈层的组成39 二、生物圈与资源分布40 第二节生态系统理论41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41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42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基本功能43 第三节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48 一、退化生态系统类型及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48 二、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49 第四节资源开发利用与景观生态的维持50 一、景观与景观生态学50 二、资源开发利用对景观变化的影响50 三、景观生态学在资源保护与管理中的应用51 第六章水资源54 第一节水资源与水循环54 一、水资源54 二、水循环55 三、水资源的特点58 第二节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及21世纪面临的主要问题60 一、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60 二、21世纪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61 第三节雨水与污水资源化63 一、雨水资源化64 二、污水资源化67 第七章土地资源69 第一节土地及其属性69 一、土地的概念与功能69 二、土地分类与土地属性71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开发利用74 一、土地资源74 二、影响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自然因素75 第三节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及其保护76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76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76 三、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主要问题77 四、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79 第八章生物资源81 第一节生物资源的概念与特性81 一、生物资源的概念81 二、生物资源的特性81 第二节生物资源的分类83 一、植物资源83 二、动物资源86 三、微生物资源86 第三节生物质能源88 一、生物质与生物质分类88 二、生物质能及其特点88 三、生物质能的研究及应用89 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保护89 一、生物多样性89 二、生物多样性丧失与生物资源保护91 第九章气候资源94 第一节气候资源概述94 一、气候资源的概念94 二、气候资源的基本特征95 三、气候资源研究的内容和主要任务96 四、气候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96 第二节我国气候资源的类型97 一、我国气候资源概况97 二、我国气候资源类型97 第三节我国气候资源的开发潜力与保护100 一、我国气候资源的开发潜力100 二、气候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101 三、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措施101 第三篇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103 第十章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环境103 第一节水环境与水体污染103 一、水体与水环境103 二、水体污染与水质指标104 三、水体污染源及其分类109 第二节水体污染物及其迁移转化110 一、主要的水体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110 二、水体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113 第三节我国水体污染的影响及治理控制技术117 一、水体污染的影响117 二、水体污染的治理技术及防治对策119 第十一章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土壤环境123 第一节土壤环境123 一、土壤与土壤生态系统123 二、土壤环境与功能124 第二节土壤污染及危害127 一、土壤污染及其特点127 二、土壤污染源及污染物128 三、土壤的自净作用与土壤环境容量129 四、土壤污染的影响和危害130 第三节土壤污染的防治与修复技术131 一、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131 二、土壤修复的概念及分类132 第四节土壤退化及治理137 一、土壤退化的成因137 二、全球土壤退化概况及影响138 三、土壤退化的类型及防治138 第十二章大气环境与大气污染143 第一节大气圈与大气环境143 一、大气圈的结构与作用143 二、大气环境144 第二节大气污染概述145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146 二、大气污染源及其分类146 三、大气污染物146 四、我国大气污染概况148 第三节大气污染对气候资源的影响149 一、大气污染对局部气候资源的影响149 二、大气污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50 第四节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其控制151 一、大气污染的危害151 二、大气污染的危害类型153 三、大气污染的控制153 第十三章固体废弃物与环境156 第一节固体废弃物概述156 一、固体废弃物的概念156 二、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和分类156 三、固体废弃物的特征158 四、固体废弃物的危害158 第二节固体废弃物和资源的关系159 一、固体废弃物的能源化160 二、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160 第三节主要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161 一、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161 二、主要固体废弃物的利用162 第十四章全球生态环境问题165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化165 一、气候变化的原因165 二、气候变化的趋势166 三、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166 四、气候变化的危害167 第二节生物多样性减少168 一、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危机168 二、生物多样性的意义168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169 第三节酸雨171 一、什么是酸雨171 二、酸雨的形成原因171 三、酸雨的影响及危害172 第四节森林植被破坏173 一、全球森林植被减少的现状173 二、森林植被减少的原因173 三、森林植被破坏的生态影响及危害174 第四篇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176 第十五章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176 第一节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必要性176 一、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176 二、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177 三、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缓和社会矛盾的需要177 四、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177 第二节资源环境管理概述178 一、资源环境管理的概念与内涵178 二、资源环境管理的性质和特点178 三、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180 第三节资源环境规划的实施181 一、资源环境规划的概念181 二、资源环境规划的方法182 三、资源环境规划实施的一般模式184 第十六章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186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186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86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87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188 第二节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189 一、资源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89 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189 三、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191 第三节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91 一、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191 二、经济手段在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有效性192 三、资源环境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194 四、完善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195 参考文献197
|
內容試閱:
|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几大问题。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剧增和技术的进步,对自然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使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问题更加突出。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低,过去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严重挑战。在严峻的事实面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担当起了培养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所需人才的重任,将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列为了知识创新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在众多高等院校的若干学科和专业开设了资源与环境领域的一系列课程,其中“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则是其中课程之一。与大量的资源环境领域的课程增设速度相比,专业教材建设却相对滞后,成为影响我国资源学科和环境学科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即是基于上述背景,将多年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积累加以总结,组织编写了此教材。 历史实践证明,资源与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开展系统研究。过去的几十年,资源学和环境学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在新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中资源学与环境学的交叉与汇合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对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以高效解决所面临的复杂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明确了以下目标: 1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问题作为研究的有机体,对几类主要资源开发利用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进行全面阐述,从整体高度寻求资源环境问题解决的理论与方法; 2考虑到综合院校不同专业和学科对资源环境问题的理解,着力对目前开发利用中的主要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的理论进行阐述,避免成为部门知识和技术的简单集合; 3以编者多年科研和教学积累作基础,不仅反映国内外最新的学科发展、研究热点,也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及新技术的应用。 本书除编者多年研究和教学心得外,还大量参考了国内外学者的优秀著作、教材、公开发表的文章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此,我们向原作者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全书资料的收集、整理分工如下:第一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八章为王惠;第四章、第七章、第十三章为马振民;第九章、第十二章、第十四章为杨宝山;第二章和第六章为曲士松;第十章和第十一章为邵凤娈;第十五章和第十六章为刘展宏;王惠负责对全书进行组织、修改和统稿等工作。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2158)、山东省重点学科基金的资助,化学工业出版社的编辑对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辛苦的劳动,编者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着新技术的进步,人类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资源与环境问题也将更加复杂,尽管编者尽力收集和总结了国内外该领域优秀的研究成果, 但由于学识有限,书中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书中收集的资料,如有来源说明遗漏之处,敬请原作者原谅。 编著者 2008年9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