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形情理,是梁衡山水风物散文创作的基本伦理。形,乃自然之形,又不全然是,这就有选择和想象的成分。但在选择和想象之前,客观之物必是有它值得如此对待的理由。梁衡认为是美。因为爱美是人的天性,是*的情感自然。理,不是外部的理、先知的理、上帝的理,它一定是自然的内在之理,也就是说,它是自然之物和自然之心、之情契合或碰撞油然而生的理。它的主权在我之自然,但也同时属于我们之自然。由我到我们,自我指涉的这种主权让渡,是梁衡散文得以进入大众精神领地的有效路径。
|
內容簡介: |
《梁衡游记》是梁衡山水风物散文的代表作品精选集。由著名散文作家梁衡亲自厘定篇目。单目录之修订,便有十数次之多。前后一年有余,始得成书。本书体例,一曰乡愁何处,二曰豪气西北,三曰关内关外,四曰南国烟雨,五曰云贵川藏,六曰域外驻影。文章所及,除台港澳地区外,几乎涵盖我国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且旁逸海外多邦。每篇作品,均由梁衡提供初始原稿,本社资深编辑悉心编校,力求原味原貌,不留瑕疵。
|
關於作者: |
梁衡,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散文家、学者、新闻理论家和科普作家。
曾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人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
著有新闻四部曲:《记者札记》《评委笔记》《署长笔记》《总编手记》;散文集《树梢上的中国》《觅渡》《洗尘》《把栏杆拍遍》《千秋人物》;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学术研究集《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毛泽东怎样写文章》《我的阅读与写作》《官德十讲》等。有《梁衡文集》九卷、《梁衡文存》三卷。
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鲁迅杂文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代表作有《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壶口瀑布》《夏感》《青山不老》《把栏杆拍遍》等60多篇次的文章入选大、中、小学教材。
|
目錄:
|
一、乡愁何处
恒山悬空寺 3
芦芽山记 8
清凉世界五台山 11
晋祠 16
古城平遥记 20
杏花村访酒 24
娘子关上看飞泉 26
壶口瀑布 30
秋思 33
夏感 35
南潭泉记 37
何处是乡愁 39
二、豪气西北
乌梁素海,带伤的美丽 47
春到黄河边 53
榆林红石峡记 57
德胜楼记 60
平凉赋 62
百年震柳 64
山中夜话 71
母亲石 72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75
那青海湖边的蘑菇香 84
西北三绿 88
石河子秋色 96
三、关内关外
夜市 101
冬日香山 108
草原八月末 111
铁锅槐 115
在青岛看房子 119
圣弥爱尔大教堂 123
泰山,人向天的倾诉 128
长岛读海 135
这最后一片原始林 141
海思 149
四、南国烟雨
苏州园林 155
吴县四柏 159
九华山悟佛 162
武当山,人与神的杰作 169
张家界读山 174
|
內容試閱:
|
著名散文作家梁衡之游记经典选集。
走遍中国26个省级行政区并海外七国。
形、情、理皆备的名家大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