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王志忠师承梅花桩武术大师韩其昌,习练、传授五势梅花桩70余年,将通过本书为梅花桩(拳)正本清源,帮助读者系统学习梅花桩(拳)。
|
內容簡介: |
梅花桩(拳)以梅花之意寓之,言明武学之理,扬名于清初,属于道派内家拳。此拳实战实用效果强,技击之法独特,适合护体强身祛病延年之需,练法精妙简便易学,拳理精妙,以五行八卦为基础,相生相克为体,变化高深莫测。本书通过基本桩步练法图像说明、基本套路动作图像说明、及成拳学练图例简介,指明了学练五势梅花桩的方向。
|
關於作者: |
王志忠,1931年生。1946年师从梅花桩武术大师韩其昌习练武术。历经长达40年的师承。1956年调入清华大学体育教研室,从事武术教学、教练工作,直至1991年退休。之后应邀去德国、苏联、英国、瑞士等国传授武术至今。有70余年的练功实践与观察武术界的阅历。为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著作有《梅花桩桩步五势》《五势梅花桩》(中英对照,香港海峰出版社,1989年)、《太极十三势述真》(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及其德文版Taijiquan - die Tradition der 13 Grundformen,Shaker Media,2014年)。
|
目錄:
|
目录
五势梅花桩绪论 1
1.1 有名万物之母 1
1.1.1 干枝五势梅花桩名称的起源 . 1
1.1.2 站桩与登桩的区别 1
1.2 养生保健 . 2
1.2.1 桩步五势与本体的生理关系 . 2
1.2.2 学练桩步五势的过程 3
1.2.3 桩步五势的练功要旨 4
1.2.4 桩步五势动静结合的感悟 . 4
1.3 防范意识 . 5
1.3.1 桩步五势在防卫方面的功效 . 5
1.3.2 梅花桩的行步三法 5
1.3.3 梅花桩的拉架子 . 5
1.3.4 梅拳的八方步 . 6
1.3.5 成拳、赢拳、公拳的解释 . 6
1.3.6 桩与拳的关系 7
1.3.7 梅花桩的代表器械简介 9
1.4 重德与其他 9
1.4.1 梅花桩的武功与文功 9
1.4.2 梅花桩与大自然相呼应的感悟之言 10
1.4.3 韩其昌老师所授五种拳术之关键词 10
五势梅花桩的历史与渊源篇 . 12
2.1
早期的历史遗迹 12
2.2
邱处机 . 15
2.3
李廷贵、李廷玉 16
2.4
任俊杰与尹英杰的墓碑 18
2.4.1
任俊杰墓碑原文 . 18
2.4.2
任俊杰墓碑译文 . 19
2.4.3
尹英杰墓碑原文 . 20
2.4.4
尹英杰墓碑译文 . 21
2.5
韩其昌老师 22
2.5.1
学艺、参赛、成立研究社 . 22
2.5.2
两篇讲义 24
2.5.3
拜师 . 29
2.5.4
《心意拳》谱等问题 30
2.5.5
小架梅花拳与天下梅花是一家 39
2.5.6
《根源经》《邹氏家谱》《习武序》 . 41
2.5.7
北京市梅花桩研究会成立 . 47
2.6
韩复光师叔 49
3 五势梅花桩实事求是篇 51
3.1
朴实无华 . 51
3.2
博采众长 . 52
3.3
重在实践 . 56
3.4
正本清源 . 56
五势梅花桩与百字真言有缘篇 . 58
4.1
百字解说 . 58
4.2
百字总结 . 61
4.3
启发后人 . 62
梅花桩桩步五势动作说明 64
五势梅花桩基本套路动作说明 . 76
6.1
五势头(1势~21势) . 76
6.2
三法、四门、五势(22势~60势) . 94
6.3
五势梅花桩基本套路动作总结 . 135
五势梅花桩成拳学练简介 138
7.1
抓拿挑进 . 139
7.2
退步肘拿 . 142
7.3
抓拿背手 . 145
7.4
贯耳踏腿 . 148
7.5
惊拿解脱 . 149
7.6
击腹贯耳 . 151
五势梅花桩的结晶篇 . 153
8.1
桩步五势的概念 153
8.2
桩步五势的左右变化 . 154
8.3
五势梅花桩的四门方位 155
8.3.1
前半套上势 155
8.3.2
后半套上势 155
8.4
五势梅花桩的练功场地 156
8.5
五势梅花桩的三法行步路线 157
8.6
梅拳的大中小八方行步路线 158
9 五势梅花桩学练与师承回顾篇 . 160
9.1
承前启后 . 161
9.2
师徒生活 . 165
10 五势梅花桩归真返璞篇 170
10.1
天之道 . 170
10.2
人之道 . 170
10.3
天地人 . 171
10.4
不利因素 . 171
10.5
从失控到稳定 172
10.6
道家之无与儒家之德(得) 172
10.7
无为而无不为 173
10.8
元气的要用 174
10.9
指天画地、骑龙跨虎之势 175
参考文献 176
附录A 桩步五势左右变化(1983年拳照) . 178
附录B 五势梅花桩基本套路(1983年拳照) 183
跋文 . 203
|
內容試閱:
|
前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邅 a吾道夫昆仑b兮,路修远以周流c乃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诗词,也是笔者考究干枝五势梅花桩传承与实践的必由之路。
《黄帝内经》中云,有一次黄帝向岐伯请教道: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妾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d岐伯建议,遵从大自然的规律,严于律己来工作和生活,就能长生。五势梅花桩正是法于阴阳两仪四象八卦以及五行的行健之道。
梅花桩历来存在着僧门与道派之别。僧门少林派的梅花桩立足于登桩,是一项侧重登桩跳跃的《少林七十二艺练法》e之一的外家功夫。干枝五势梅花桩则不然。
a邅,即屯邅困顿不得志:屯邅坎坷。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
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M](3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658. b昆仑一词的古义,即天。昆仑之所以是天的名称,是因为昆仑通作混沦,亦即混屯
和浑沦。见:何新. 诸神的起源[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93. c屈原《离骚》188句,322句。 d论敏. 黄帝内经[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4. e金恩忠.少林七十二艺练法[M].天津:天津成文厚书局,1934(民国二十三年):48-49.
师传它源于道家昆仑派的云盘老祖。云盘老祖是一位不祧之祖a。他的贡献是在云游盘桓中,观察到植物界岁寒三友中的腊梅具有耐寒、长生、与众花无争的独特品质而立志潜心效法,在本体上揣摩实践而蒇成此功。它法于自然,从阴阳中悟出却病、健体、强身、固本的养生之道,命名为干枝五势梅花桩。其功法的原则是静养身心、动应外物。健身不靠身外之物的木桩。生命不离蔬菜五谷等食粮。想起韩其昌老师所说的学艺时代,是揣着高粱面窝窝头去学艺练功。民以食为天,健身有道,养生有方。笔者通过此功法的修炼实践,使我介然有知b。云盘老祖做了好事,给后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法。遗憾的是,他没有留下真实姓名。天长地久,时至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犹如一颗燎原之星,有缘在中国的河北省武强县西王家庄的上空闪光。20世纪40年代,在河北省,仍有弹、红、迷、梅各有独到之处的说法c。其中的梅字就是干枝五势梅花桩。
师传五势梅花桩,简称梅拳,是由当时的李廷贵、李廷玉兄弟二人在武强县西王家庄传授给任俊杰师祖的,相继传授给尹英杰、韩玉良、赵英廉、赵书经等师爷,随后再传授给韩其昌(字世杰)和韩复光(原名韩俊义)两位老师。时至20世纪30年代初,又经韩其昌老师和韩复光师叔将此拳艺带到北京,成立健族国术研究社,传授生徒。从此,五势梅花桩在北京帀始传播,逐渐为世人所知。
忆往昔,笔者在20世纪40年代中学习五势梅花桩时,对韩其昌老师关于桩字概念的诠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那个朴实无华、纯真无瑕、实话实说的传承年代,韩其昌老师曾多次告诫挚诚的生徒说:登桩只是小说或野史里写的演义、夸张、虚幻的景象,那不是咱们五势梅花桩的真谛。咱们的真谛就是在桩步五势上下功夫。
五势梅花桩有桩步和行步。桩步是四平大架、左右转换、动静互源;行步是三
a不祧之祖:旧时比喻创立某种事业受到尊崇的人。不迁入祧庙合祭,叫作不祧。见:中
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M](3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108. b楼观台道教协会. 楼观石本道德经[M].[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出版年不详]:
24.
c弹(弹腿)、红(大、小红拳)、迷(迷踪拳)、梅(梅花桩),曾有见证人反映此说。
法、四门、八方、成拳、赢拳,以及驾驭器械。此外,还有文功。文功是梅拳前辈培育后代的准绳。a五势梅花桩的本质是自桩立稳b,抻筋拔骨,活血养气,姿势要诀是正、顺、圆、满、够。动作特点是大帀大合、圆转如意。师承此道是只此一套,并无其他。昀近20多年,居然有人以梅拳秘谱来误导习者,并将五势梅花桩附会于
根源经邹氏家谱习武序等材料。笔者在70年的师承练功与教学实践中闻所未闻。此等言行既有悖于古人言不苟造,论不虚生,引验见效,校度神明c的教导,又有指鹿为马之意。说来也怪,在其所展示的材料中,却没有一则是与19世纪以来源于五势梅花桩的问世之地河北省武强县的实际传承相符合的。
笔者尊重梅拳祖辈的铭言:其诲人也知则言言则尽必竭两端以告。d即对待诚信的学者,理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务必尽力,告知始终。笔者从师42年,施教 60年,决定撰写《五势梅花桩述真》一书,目的是让五势梅花桩不受尘埃半点侵,令其不失本原与真谛,不辜负始祖、前辈与后代传人的夙愿。该书倘有罅漏之憾,敬请读者不吝反馈,以便敝人在有生之年继续研究,深表感谢。
本书附带4段视频,内容包括笔者的基本柔韧练习法、春秋大儀,学生赵惠民的大中小八方兼八卦掌,学生顾迪的棋盘大枪(5段),献给习者共享。
2017年8月书于泰西
a韩复光. 梅花桩[M]. :[出版年不详]:29-30.
[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b马力. 中国古典武学秘籍录(下卷)[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36. c于平. 道家十三经[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632. d尹英杰先生碑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