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
編輯推薦: |
金融深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指向,研究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是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解读和创新符合中国发展实际契合现代金融发展趋势的主流金融产品,是金融实务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的格局和态势,是社会大众的迫切需要;本书的作者,正是从以上认知出发,紧扣理论性、实操性和通俗性将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研究成果呈现给广大读者。全书内容既有对银行、证券、基金、信托等金融细分领域业务模式的分析,也有对香港资本市场、大宗商品市场、房地产、自贸区、金融科技、资产管理等热点问题的解读,更有作者对这些行业和领域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度思考。全文理论联系实际、文风严谨而不失风趣,对于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金融市场前沿发展系列讲座的演讲内容为基础,计划每年出版1种。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金融转型的重大历史时期,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监管不断强化,整个金融市场处于快速变化之中。本书收录的各章节是以近两年各嘉宾在金融市场前沿发展系列讲座的演讲内容为基础,结合当前市场实际情况修订完成。作者均为来自于市场一线金融机构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拥有博士学位,理论基础扎实,实战经验丰富。全书内容既有对银行、证券、基金、信托等金融细分领域业务模式的分析,也有对香港资本市场、大宗商品市场、房地产、自贸区、金融科技、资产管理等热点问题的解读,更有作者对这些行业和领域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度思考。
|
關於作者: |
巴曙松博士,金融学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港交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兼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巴教授曾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以及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高级访问学者。在宏观金融政策方面,巴曙松教授参与研究了国家社科基金的课题深化财税、金融、外贸和投资体制综合改革、 构建我国金融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课题美国主权债务的演进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部委级科研项目国家资产负债表课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课题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国际经济金融结构研究,财政部委托课题新时期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研究等。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金融市场监管方面,巴曙松教授在巴塞尔资本协议与风险管理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在资产管理行业研究方面,巴曙松教授持续跟踪资产管理行业十余年,自2005年起坚持每年编写一部年度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
|
目錄:
|
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季勇3
一、资产管理行业概况3
二、大资产管理时代发展的驱动因素6
三、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阶段特征8
四、大资产管理时代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和融合10
五、监管趋严背景下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趋势20
六、银行及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能力的构建与转型30
资本市场篇
全球再通胀下的资产价格重置与投资机会浅析白海峰39
一、投资的宏观背景39
二、投资的经验和逻辑40
三、宏观预判的逻辑43
四、基金业务与个人观点47
五、理论与实践结合分析通胀48
香港资本市场透视及中资券商国际化发展策略张信军52
一、香港资本市场概况52
二、互联互通机制及其对跨境资本流动影响的评估57
三、中资券商国际化历程以及海通国际发展经验59
银行篇
新资本协议发展及其在商业银行的应用实务林文杰67
一、新资本协议国际发展沿革67
二、新资本协议的国内监管要求70
三、新资本协议计量方法72
四、计量工具在银行业务实践中的应用77
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组织模式与激励机制张晋东81
一、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如何进行市场定位82
二、商业银行组织模式:如何形成组织合力87
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如何激发工作动力94
另类投资篇
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发展趋势分析以农产品交易创新为例谌鹏99
一、引言99
二、全球大宗商品场外市场特点及发展趋势100
三、国内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发展情况106
四、我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思路111
五、总结与展望114
私募股权投资的中国实践及发展趋势刘孝红117
一、私募股权投资的相关理论117
二、经济转型背景下的私募股权投资122
三、私募股权投资实务123
四、项目投资环境分析127
五、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现状130
六、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趋势133
存量时代的住房制度建设杨现领136
一、两个大时代的转换136
二、当前我国住房市场的问题和根源139
三、新时代我国住房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与关键举措142
REITs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李胜利147
一、REITs的基本概念147
二、海外REITs发展现状和经验150
三、我国涉房类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154
四、我国REITs发展的政策建议156
新形势下信托公司发展转型探讨黄海涛158
一、信托概况158
二、泛资产管理时代中信托的定位159
三、新形势下信托行业的发展趋势163
四、信托公司转型方向165
五、《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的影响及展望167
金融创新和量化投资篇
上海自贸区发展与金融创新实践林宇灵171
一、中国自贸区的发展进程171
二、上海自贸区的目标: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175
三、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178
四、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实践179
五、上海自贸区的最新发展190
监管趋严背景下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评估与展望王志峰192
一、中国金融科技全面崛起192
二、金融科技的核心技术193
三、中国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原因194
四、中国的金融科技领先于全球197
五、中国金融科技业态及发展趋势198
量化投资在中国市场的实践王超204
一、量化投资204
二、量化投资的发展历程206
三、中国量化投资的新时代211
|
內容試閱:
|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察,任何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和发展进程,必然同时伴随着由金融抑制转向金融深化和金融广化的进程。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由此推动的金融业的巨大发展,也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研究和把握金融行业发展和金融资源配置的内在规律,驾驭和推动有效的金融创新,改进和提升现代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和支持功能,将是中国经济决策者和研究者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但另一方面,金融又和公众的日常生活相关。现代金融在加速进步: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复杂严密的金融机制,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都使金融成为很多人眼中带点神秘色彩的行业,亟待了解但又似乎不得其门而入。公众金融知识的缺乏,也是当前很多金融乱象滋生的一个重要现实背景。这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做好金融知识普及和传播工作。
正是为了帮助公众增进对现代金融发展的理解,深化对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认识,把握和驾驭现代金融创新的趋势,破除对金融行业的迷惘,2016年,经过反复探讨,在武汉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的倡导和推动下,巴能军先生热心资助,联合了武汉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湖北省银行业协会、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武汉工商学院,共同开设了现代金融市场前沿系列讲座。这是此书的缘起所在。
我本人长期在金融实际部门、政府智库、金融研究机构、金融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亲身参与、经历和见证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金融事件,对现代金融制度的重要性、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和金融监管的艰巨性有着切身的体会。金融发展的水平从特定角度衡量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金融发展的方向反映着一国经济发展的走向,罔顾经济现实高谈金融超前发展的思路固然不可取,但是对金融发展大趋势视而不见,甚至污名化、妖魔化金融发展则更为有害。说到底,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中资金配置的一个重要场所、渠道和纽带,它本质上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唯有正视之,研究之,驾驭之,才能让金融更好地被社会公众了解,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出于这一考虑,基金会在具体推动此项讲座时,特别注意了以下三点。
1 时代性。金融市场的发展往往会超前于既有的书本知识和课堂知识,而中国金融市场最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尤为迅速。很多新出现的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工具创新、金融制度改革和金融监管的调整,都是以往书本所没有也未能介绍的;因此,我们讲座中很多内容都是在探讨上述几个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变化,这种介绍的好处不言而喻,它可以让听众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金融市场一线发展趋势,从而对金融市场新动向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准确。2 现实性。金融理论都是对金融现实的总结,而在单纯的理论教学和研究中,为了研究的方便,对现实条件往往进行了高度抽象和简化;但当理论运用于实践时,如何将一个高度简化的理论和纷繁复杂的现实场景对应起来,切中肯綮地解决问题,却往往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惊险的跳跃。所以,我们特别看重理论性和现实性的兼顾,强调理论分析与现实案例的紧密结合,在这种思路下,现实中丰富的金融案例不仅成为我们理解金融相关理论的入口,也成为激发受众思考和领悟现代金融发展的钥匙。3 学术性。我们的系列讲座秉持一个原则:不仅要让大家看到金融的热闹,更要让大家看到金融的门道。讲座的内容不是对金融现实的简单肤浅的现象性描述和介绍,而是在规范和严谨的学术讨论中深入浅出地介绍金融市场最新进展,所以,我们每位演讲嘉宾的演讲稿背后都准备了一篇内容充实、分析深入的专业论文。因为我们深知,只有把握住专业的标准,用理论来统摄我们介绍的主题和内容,我们的讲座才能有生命力,也才能让听众真正受益。
为此,我们在组织讲座时,所邀请的演讲嘉宾均受过系统的金融专业训练,且在各自的领域内深耕多年,有着良好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每场讲座的主题都经由本人挑选确定,并在事前对讲座底稿进行讨论和审定交流。组织工作虽然琐碎和繁重,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很欣慰地看到,在这两年间,我们的讲座主题几乎覆盖了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中的主要和重大的热点金融领域,内容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本书结集的论文不仅代表着各位作者对相关领域的深入思考,也是中国金融的一线践行者们对当今中国金融发展总结与反思的一个结晶;本书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和认识当前中国金融大发展的绚烂图景,也是我们激发学术思考、展开学术争鸣的重要参考资料。本书的出版,只是对前期活动的一个总结,今后,我们还将会持续开展这一项目。我相信,这一领域还会有更多、更丰富的学术成果产生。白驹过隙,自2016年启动该讲座以来,到现在已经历时三载,事贵有恒,殊为不易。我要特别感谢巴能军先生对这项公益活动的无私捐助;我也非常感谢各位演讲者在各自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积极投身到这项学术公益活动中,同时,我还要感谢刘孝红博士为组织讲座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我也要感谢武汉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湖北省银行业协会、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武汉工商学院等机构和单位的大力支持。
最后,我也要以这本册子、这个讲座向我们敬爱的张培刚先生致敬。我们当年在武汉学习期间,因为张培刚先生在海内外经济学界的巨大影响力,吸引到许多海内外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前来交流,我们当时虽然地处武汉、身在华中科技大学,但是依然可以不断听到来自海内外经济学界各个领域专家的指教与讲解,所以一直觉得当时的学习视野很开阔。现在,张培刚先生已经离开我们八个年头了,我常常在想,张培刚先生的离开,真可以说是武汉、学校、学生的一个巨大损失,这种影响必然会慢慢显示出来,我很担心因为张培刚先生的离去,可能会导致地处武汉的学校和在武汉就读的学生接触海内外经济金融界一线学者和专家的机会会有所减少。我想,由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来发起和推动这样的讲座,应当是以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对张培刚先生的缅怀。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将勉力同行,力争在这一领域中结出更多丰硕的专业成果,也希望以这样的讲座为平台,促进海内外经济金融界的同仁、高校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共同促进金融理论与实践的进步。
武汉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理事长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香港交易所集团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巴曙松
2019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