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辩中边论》所倡导的唯识思想,为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它认为境不离识,境是识的变现,这是从认识的角度,否认有脱离认识的对象,强调对象的性质是识的分别,是识赋予的。
|
內容簡介: |
《中论》是印度佛教中观学派*主要的理论著作,中国佛教三论宗完全继承了中观学派的理论体系,所以《中论》也是三论宗所依据的*主要论典。 《中论》是略称,全称《中观论》。三论宗创始人吉藏(公元五四九-六二三年)所著《三论玄义》对「中」字进行了详细解释,「中」即中道,中道以诸法实相为其意义,以佛教正法为其意义,佛教正法远离一切语言所表达的意思,也远离一切往生的生死世界和无往生的涅盘境界,所以一切事物的实相是「空」,是远离一切偏斜的中道,这种中道实相是言亡虑绝的,无法用俗人的语言名称对此进行表达,一切事物的实相是非中非不中,为了对众生进行教诲,勉强安个名称叫「中」。因中而有偏,因偏而有中,中和偏相待而成立,互为因缘,所以说偏是为了让人们理解中,说中是为了认识偏。正如说俗谛是为了让人认识真谛,说真谛是为了让人认识俗谛。
|
關於作者: |
韩廷杰,一九三九年生于河北省,一九六零年至六五年在北京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英文,毕业后一直在中国社科院宗教所研究佛教。
|
目錄:
|
题 解 001
经 典 013
引 子 015
1 第一章世界的本质 018
2 第二章成佛的障碍 052
3 第三章佛法的真实 081
4 第四章佛法的修行 118
5 第五章修行的阶段 138
6 第六章修行的果报 143
7 第七章最终的觉悟 148
源 流 209
解 说 217
附 录 225
参考书目 2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