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此论先举出法相的各种不同解释,以此为尽美,*后归结为无相实相、法性空理,以此为尽善。但论是依经而作,思想不可能完全展开。若要全面理解龙树在《大智度论》中的思想,可以结合他的《中论》《十二门论》一起来研究。
|
內容簡介: |
《大智度论》中引征经籍甚多,保存了大量当时流行于北印度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为研究大乘佛教和古印度文化提供了重要数据。由于此论所释的《大品般若经》为当时篇幅*的一部经,作者并对经中的「性空幻有」等思想有所发挥,故被称为「论中之王」。此论先举出法相的各种不同解释,以此为尽美,*后归结为无相实相、法性空理,以此为尽善。但论是依经而作,思想不可能完全展开。若要全面理解龙树在《大智度论》中的思想,可以结合他的《中论》、《十二门论》一起来研究。 这部《释论》译出后,为当时的中国研究般若思想提供了可信的依据。就是在今天,研究《大品经》,这也是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书。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论书像它那样全面而详尽地解释《大品经》。它在佛教学术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
關於作者: |
郏廷础,浙江黄严人,一九三零年生。一九五六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并留校就读中国哲学史研究生,一九七九年任教于杭州大学。一九八五年借调北京八年,参加《中华大藏经》编辑整理工作。
|
目錄:
|
题 解 001
经 典 027
1 缘起论 029
2 大小乘的关涉 043
3 五波罗蜜 071
4 般若波罗蜜 136
5 我法二空 200
6 三假释论 222
7 中道思想的运用 236
8 般若与方便 256
9 般若智慧答问 273
10 般若释论之余 302
源 流 335
解 说 343
参考书目 3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