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NT$
398.0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NT$
857.0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NT$
602.0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NT$
332.0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NT$
454.0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NT$
556.0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編輯推薦: |
汉语语言学研究长期以来存在一些突出的热点问题。有些问题经过多轮讨论,依然热度不减。而近些年,汉语语法学界在进一步认识到汉语自身特点的同时,也引出了一些重要的新问题。面对海量的论争资料和纷繁的观点,很多学者,特别是初学者,有无所适从甚至盲从的倾向。《说王冕死了父亲句》为本丛书之一种。
有鉴于此, 本着摆脱印欧语眼光,摆脱传统(主流)观点束缚,带有导向性,在综述中铺垫出解决问题的新方向的宗旨,沈家煊先生主编了语言学热点问题研究系列丛书,筛选出十几个理论相关的语言学的热点专题,就每个专题,以8万-10万字的篇幅,全面整理海内外相关资料,对文献做出深入透彻的分类梳理,力求客观呈现各家的主要观点,对其优缺点作适当分析点评,指出学术发展的前景。该丛书以吕叔湘《现代汉语语法问题》和朱德熙《语法答问》为楷模,追求站在汉语的立场上看汉语,用汉语的方式说汉语的自我表述。有助于推动汉语句法语义学研究的深入,也有助于大专院校中语法专题讨论课的教学开展。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统评述汉语把字句研究中的种种句法和语义问题。全书分两大部分展开,上篇:把字句的组成和句法结构问题;下篇:把字句的语义和语用问题。上篇分别讨论了把字句各个组成成分的特点、成分之间的制约关系、把字句的句法变换、把字句的生成方式;下篇分别讨论了主语的意志性、宾语的有定性、动作的结果性、句式的处置义、把字句的语用特点。
|
關於作者: |
张伯江,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多年从事汉语语法研究,代表作有《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合著)、《从施受关系到句式语义》、《什么是句法学》等,与本书相关论文有《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对称与不对称》《无定式把字句在近、现代汉语中的地位问题及其理论意义》《汉语句式的跨语言观把字句与逆被动态关系商榷》等。
|
目錄:
|
总序沈家煊
引言
上篇 把字句的组成和句法结构问题
1 把字句的主语和宾语
1.1 把字的宾语
1.2 把字句的主语
1.3 把字句动词后的宾语
2 成分之间的制约关系
2.1 把字句的动词
2.2 动词的状语和补语
2.3 动后限制问题
3 把字句的句法变换
3.1 把字句与受事主语句
3.2 把字句与被字句
3.3 把字句与双宾语句
4 把字句的生成方式
4.1 把字宾语的角色
4.2 把字是否指派角色
4.3 把字句的生成方式
5 把字句是不是句法过程
5.1 被动化和逆被动是什么性质的语法过程
5.2 把字句与作格语言逆被动态的比较
5.3 把字句处理成逆被动态的困难
5.4 被动主动说
5.5 把字句是不是句法过程
下篇 把字句的语义和语用问题
6 主语的意志性
6.1 施事与致事
6.2 意志与责任
7 宾语的有定性(上)
7.1 有定:专指?泛指?确指?
7.2 从语义定义的定指和通指
7.3 从原型受事特征理解定指性
8 宾语的有定性(下)
8.1 历史发展趋势
8.2现代汉语中的无定式把字句
8.3 无定式把字句的理论蕴涵
9 动作的结果性
9.1 致使的结果
9.2 完全影响
9.3 直接影响
10 句式的处置义
10.1 处置说溯源
10.2 客观处置与主观处置
10.3.把字句的主观情感
10.4.把字句的主观视角
10.5 把字句的主观认识
10.6 主观处置的解释力
10.7 主观处置义与处置标记兴替
11 把字句的语用特点
11.1 句法隐喻
11.2 篇章特点
11.3 语体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总序
这一套丛书的缘起,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长期以来,在语言学领域,我们不断学习和借鉴来自国外(主要是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有成效,在某些方面成效还很显著,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觉得运用在汉语上不免捉襟见肘、圆凿方枘,至少勉强不自然。启功先生曾有一个比方,说小孩套圈游戏,小圈圈只能套小老鼠,印欧语葛郎玛(grammar)是小圈圈,套不了汉语这只大熊猫。这种感觉突出反映在一些有争议的热点问题上。有的曾经是热点,如词类问题、单句复句问题,冷寂了一段时间,但是问题并没有解决,还时时冒出来困扰着我们;有的是国外出了新的理论,用来处理汉语而形成新的争论点,比如句法成分的移位问题,音步和韵律的问题。之所以成为新的争论热点,显然也是因为新搬用的理论用起来不顺畅、不协调的地方很多。有的问题,例如主语和宾语的问题,曾经是热点,后来问题基本解决,取得共识,而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如主语和话题继而成为一个不断争论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主宾语的问题得以基本解决、取得共识,这是摆脱印欧语那种主宾语观念的结果。
国外的理论在不断的翻新,出来一个我们跟进一个,有时候人家已经翻新了,声明放弃原来的理论框架,我们还在吭哧吭哧按照人家那个老框架在思考和行事,有不知所措的感觉。许多人觉得这样下去总不是个事儿,想要改变现状。但也有不少人以重视和彰显语言的共性为理由,想维持现状,其实他们所说的共性是以人家提出的那一套理论为参照的,却忽略或者无视汉语的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语言的个性哪来语言的共性呢?近年来,国际语言学界逐渐形成一个认识,要弄清人类语言的本质,先要充分了解语言的多样性。我的同道朋友朱晓农君说,universals(共性)应该音义兼顾翻译成有你我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只有你没有我,对此我十分赞同。据我所知,国外很多学者也不希望我们只是跟着他们走,而是想听到基于本土语言事实提出的新见解,发出的新声音,使他们也能从中得到启发。
一百多年西学东渐,语言学领域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息,另一方面,摆脱印欧语传统观念的束缚的努力也一直没有停息。我们的前辈早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要进一步摆脱印欧语传统观念的束缚。正如朱德熙先生生前所言,很大一部分的争论问题是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先入为主,以致看不清汉语语法的本来面目引起的,要是我们能摆脱这种干扰,用朴素的眼光看汉语,有许多争论本来是不会发生的。还说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今天可能还在不知不觉中受传统观念的摆布,那就要等后人来纠正了。朱先生给我们留下的学术遗产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汉语的动词做主宾语的时候没有印欧语的那种名词化,这是摆脱干扰的一次实践,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吕叔湘先生跟朱德熙先生的想法一致,在晚年向我们发出语法研究要大破特破的号召,要把词 动词 形容词 主语 宾语等名称暂时抛弃,要敢于触动一些原先不敢动他一动的条条框框。
吕先生和朱先生虽然是针对语法研究而言,为我们指出的方向却是适用于整个汉语的研究。汉语的语法是大语法,语言的组织运行之法,包括语音、语义和用法在内,过去按小语法来理解汉语的语法,这本身就是受印欧语传统观念的影响。
策划这套丛书的出发点就是响应摆脱干扰、大破特破的呼吁。近年来这方面的努力比较显著,有了一些新的进展,有必要做个小结,理清思路,明确方向,继续前进。这套丛书因此也可以叫破立丛书,每一册就某个具体的热点问题,先对以往的研究加以梳理和评析,指出破除传统观念、摆脱干扰的必要性,然后摆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证,目的是让读者明了问题的来龙去脉、症结所在,活泼思想,减少执着。这个设想有幸得到学林出版社的支持,使得想法得以实现。虽说破字当头,立在其中,但要真正立起来,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还有艰苦的工作要做,目前书中摆出的新观点、新思想还大有充实完善的必要,甚至有修正取代的可能。
策划这套书还有一个出发点是写法,虽然讨论的是复杂的学术问题,但还是要写得浅显一点,通俗一点,尽量少用难懂的名称术语,篇幅简短一些,一个问题一个小册子,不让一般读者觉得深奥繁复,不得要领,望而生畏。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目前的面目还大有改进的余地。
我们希望这套丛书不仅对专门从事语言研究的人,不管是老将还是刚入门的新手,对广大的语言教师,包括外语和母语的教学,都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而且希望那些对语言问题感兴趣的朋友,那些在语言工程、信息处理、语言心理、语言哲学、社会语言学等领域的人士也能从中获得一些知识,得到一些启示。
沈家煊
2017年12月1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