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1)以个体视角叙述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社会变迁,真实具体地保存了历史记忆。关照自我的感受,是普通人将自己置于时代之中的回想与反思。
2)以食物为重点,唤醒味觉与嗅觉,跟随作者一起体会由美味带来的幸福感觉,美食家与生活家不可错过的温情随笔。
3)一代人的共同经历,一份对稳定延续的坚持。在急速变化的时代,以食物连接作者与读者,构筑神奇的时空隧道。
4)作者亲绘16张水彩插画,皆为时代中的代表物件、记忆中的鲜明场景。色彩明朗,简洁大方。
5)作者西门媚为中国文坛十大*活跃青年女性作家,曾在广州、北京、成都三地媒体工作十年,先后在腾讯大家 《南方周末》《东方早报》《外滩画报》《南方都市报》等上百家媒体开设专栏。
6)诗人钟鸣、翟永明,学者刘瑜、王笛感动推荐。
|
內容簡介: |
食物记录时光,对于食物的需求促进着时代的变化。这是一本个体成长记忆手册,也是一部当代社会发展变迁史。作者用诙谐轻松的笔调讲述作者自年幼起至今与美食、与城市、与朋友的故事,文字有丰富的气味与画面感。通过食物、食事这一线索,勾勒出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时代变迁史。且书中配有作者自绘的水彩插画,色彩明朗、简洁大方且富有童趣,令书中内容的想象变得更加具体可感,增添了阅读的乐趣。
|
關於作者: |
著名作家,画家,中国文坛十大最活跃青年女性作家。曾在广州、北京、成都三地媒体工作十年, 现专事小说创作和专栏写作。先后在腾讯大家《南方周末》《东方早报》《外滩画报》《南方都市报》等上百家媒体开设专栏。出版有《心怀野念》《纸锋》等。
|
目錄:
|
Contents
自 序
1970
陈德明抢我的饼干!
奶奶带来南方的味道
乡下孩子的蜜
青梅竹马刘老四
早春野炊
带饭盒的小学生
1980
红茶菌和邓丽君,邻居的秘密
大海的味道
青春食堂五人组
巧克力男生
危险的杏脯
十七岁夏天的娃娃头
最酽花茶香
狂热的香甜
酒后夜游少年人
飞机程序与鬼饮食
头号玩家
火锅边上的间隔年
1990
美酒加咖啡,只喝这一杯
最初的手提串串,最初的市场报纸
去食堂,跳跳舞
不爱工作餐
羊肉串、呼啦圈和外面的世界
庆功宴、散伙饭与踩不中时间点的人
串串店的婚礼
烧菜馆的热与冷
煎饼馃子就是北漂滋味
铁路边的咸鸭蛋
饺子冻在窗外
我和北京的重要分歧
学生食堂的咸蛋黄到哪儿去了
社会新闻记者吃什么?
文化记者吃什么?
朴素的羊肉泡馍和华丽的百凤之舌
泡一碗网络世界的面
培根路的茶与酒
自行车之城简史
2000
赤膊自助餐,迎来新千年
城中村的麻辣基围虾
兔兔这么可爱,为什么要吃兔兔!
漂在北京的年夜饭
结婚记
百合几重滋味
一起蹲着吃盒饭的朋友
西餐厅五美图
拿什么招待你,远方的游子
大地震、小房子和煎蛋面
2010
都江堰夜啤酒
洞背村三餐
我的姑姑在中国香港
左手东海,右手太平洋
阿多的婚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欲望与世界末日乐园
散失在茫茫人海中的媒体同仁们
凛冬已至,唯有羊肉汤暖身暖心
|
內容試閱:
|
自 序
不是这里!我心底有个强烈的声音。但看看路牌,地名没错。
我和他下了车,背对山坡,望向前方的开阔平坦之处。我们怎么都不能相信,这就是我经常讲的,像宫崎峻动画片《龙猫》里描绘的那个地方。
眼前是水泥色的世界,一个巨大的水泥贮运场。
道路上,建筑表面,都是一层厚厚的水泥色灰尘,半空中,也是水泥色的灰霾。
我从一小堵红色的残墙推断,那位置可能是我家曾住过的老房子。二十几年以前的,那个玫瑰花环绕的小院子,已经荡然无存。周围的碧绿田野、清澈小河以及安静冷清的火车客运小站,消失了。那个外表清秀,淳朴善良与丛林法则集于一体的小世界,也一同消失。
那是2002年的一天。
西闪经常听我讲述童年居住的地方,听得久了,他便说,我陪你回去一趟吧。
幼时,我跟父母搬过好几个地方,其中有一个地方呆的时间最长,我童年大部分时光是在那里度过的。在我的记忆中,那里山青水秀,我对自然的认识和热爱,我最基本的审美偏好,都源自那里。我早已在内心,把那儿设定为我的故乡。
十岁那年离开,就再没回去过。
要不是西闪,我根本没有勇气回去看看。我担心那里不是我童年印象中的模样,但是,也完全没料到是眼前所见的景象。
我们本来预计在那里住上一晚,甚至更久。结果,我们看了这个水泥世界,没有停留,很快就上了大巴。车驶出几里路,经过一棵老黄桷树,我总算认出来了,只有这棵黄桷树,还是当年的模样。小时候,我们去镇上,会经过这棵横跨公路的巨型黄桷树,每次都是在这里歇脚喝水。
那一次的经历,让我思考,在这个急速变化的世界,如何保持一种稳定延续的感觉,如何去回忆和重新认识,离去的那些岁月。
跟很多人比,我已经算相对幸运。故乡还存在于地图上,地名也还延用。我更长时间居住的这座城市,成都,我看着它一点点变化,从修一环路,到修二环路,一直到现在,农田完全消失,面积和人口都翻了接近十倍,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现代都市。
我在这座城市漫步的时候,时常会感到我脚下的土地,层层叠叠,埋藏的时光。
有时我会跟西闪说:这里是我第一份工作的那幢楼,现在外面新翻修了,但还是那幢旧楼呢!以前这江边都是棚户区,棚户区的人
经常会捡些破沙发、旧椅子,放在露天,自己会坐在那里,绕近道从棚户区骑车穿过的人,有时候也会在那里坐坐
我写小说的时候,我会把人物安置在某个现实中的点,这个点,有自己的时间和地理的座标,比如2010年的郭家桥,1999年的书院街,这样一想,我就能借很多真实世界的力量,让人物站立起来。
西闪远没我幸运。他的故乡大部分已经沉没于长江。他曾经的家,他童年、少年、青年熟悉的街道,都因三峡水库,淹没于水下。那些地方,已经彻底消失。现在那个同名的城市,没有记忆,就不是真正的故乡。
我身边的许多朋友,也像他一样,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故乡。
这些都让我意识到,我们身处的世界,这几十年变化太快,既不可能慢慢体味,也没来得及好好讲述。没有讲述,它就近乎被遗忘。
思索很久,我终于找到了讲述的方法。我选取了食物与记忆这个视角,味觉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时光之门。
对于写作者,《追忆似水年华》里的玛德琳蛋糕就是普鲁斯特的时光机。
对于阅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感受,也会触发对某样食物的渴念。比如,我还深深地记得,多年前阅读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被那个悲惨故事打动的时候,忽然在深夜里,有了像主人公那样去吃一份炒猪肝的冲动。
食物的故事以及对食物的想象,能让作者与读者,有另一个维度的沟通,既是心灵的,也联结生理。这种沟通,能筑成一条神奇的时光隧道。
在这本书里,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给每十年划一个段落,我讲这些年代我所经历的故事,以最细节的方式来讲,以食物作为触媒,相信这样,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个更易感知的当代小史读者亲身经历过的时代与社会,即使没经历过,也可轻松理解和代入。
直白地说,我想讲这几十年,我所见的事物,我所经历的时代,我想好好地讲讲故事,想记录下,这个世界发生的变化。但要让读者容易进入,我得给这些也许是苦涩的、琐碎的,也许过于坚硬的内核包上一层可口糖衣。
这是一场实验。
朋友圈、短视频、直播等等,还包括不可言说的一些事物,不停地兴起、更替,让当代文学、艺术、影像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冲击,传播方式、呈现形式与受众的注意力,都可能完全不同。
我要把故事讲得更好看,可感,全方位地调动读者,因为我要跟这许多事物争夺他们。
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部时光机器,用味觉的钥匙打开,带领读者,漫游已经逝去的半个世纪。有了这样的漫游,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理解时光,理解未来。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故事里,部分涉及的人,采用了化名。所有涉及的朋友和熟人,我都非常感谢,你们和我的共同经历,以及你们带给我的故事。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和西闪。他们不仅见证这本书从构思到完成,更重要的是,这部精神成长史里,对于我,最重要的支持,前半部来自我的父母,后半部来自我的爱人同志。
西门媚
2019年5月16日于成都玉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