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通过这本书会发现,理解一位晦涩但重要的当代西方哲人可以多么奇妙而有趣
|
內容簡介: |
早期德里达*关切的哲学问题是本原问题。他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本原观或本原形而上学的解构是引领其思想发展的一根主线、一个纲。纲举而目张,只要把握这条主线、这个纲,我们就会发现,号称晦涩的德里达,其实并不难懂,至少我们可以知道他讨论和针对的是什么问题。比如,他的那些幽灵般飘忽不定的术语:延异、踪迹、替补等等,就都是针对本原问题而发,或者说是为了解构传统形而上学的本原观而提出:延异是对本原的延异,或本原的自身延异;踪迹是本原消逝后留下的踪迹;替补是对本原的替代-补充,等等。同时,从这个角度入手,通过揭示本原与在场之间的同谋性,我们也将会更真切、更深入地理解德里达为什么会反对在场形而上学和语音中心论:因为在场形而上学和语音中心论正是传统本原形而上学的两种主要的表现模式。但德里达对传统形而上学本原观的解构却并不必然走向取消本原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相反,他对永恒在场、自身同一的传统本原的解构,乃是为了给*未来的到来打开空间、留下可能。德里达解构思想的主线是对传统形而上学本原观的解构。
|
關於作者: |
朱刚,1972年生,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以现象学、当代欧陆哲学、伦理学为主要研究领域。出版专著有《本原与延异德里达对本原形而上学的解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开端与未来从现象学到解构》(商务印书馆,2012年)、《多元与无端列维纳斯对西方哲学中一元开端论的解构》(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译著有《论精神海德格尔与问题》(德里达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初版,2014年再版)、《总体与无限:论外在性》(列维纳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
目錄:
|
导 言..........................................................................1
一、德里达其人其学 ............................................................1
二、德里达的研究现状及本书的研究目的 ..........................................5
三、在现象学与结构主义之间和之前
德里达的思想资源及其位置 ................................................10
四、对本原问题的解构
德里达的一以贯之之道 ...........................................19
五、本原问题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 ...............................................25
六、本原与延异
德里达的解构策略及其意义 ...............................................35
七、本书的写作方式与结构 .....................................................41
第一部分 本原与延异
德里达对胡塞尔现象学中本原\ 替补结构的解构
引 言........................................................................47
第一章 诸种符号之前的符号
被胡塞尔搁置了的一般符号问题 .............................................54
一、本质性的区分及其意义 .................................................54
二、德里达的问题:在指向与指示区分之前的本源的
显示 .................................................................57
三、胡塞尔对素朴存在论的突破以及德里达的再突破 ...............................60
四、表达与指号在交往话语中的交织 .............................................64
五、独白的对话性
表达与指号在独白中的交织(一) .........................................69
六、独白的生产性
表达与指号在独白中的交织(二) .........................................74
七、符号的显示
指示与指向之间的本质统一 ...............................................78
第二章 同一与重复
符号与观念同一性的本原 .................................................82
一、各种再现之前的重复 .......................................................82
二、符号:本源的重复结构 .....................................................84
三、重复与同一 ...............................................................87
四、实在与想象 ...............................................................89
五、观念性的同一性:重复与存在 ...............................................93
第三章 本原与重复
德里达对胡塞尔内时间意识本原观的解构 ...................................99
一、本原问题释义 .........................................................100
二、原印象:内时间意识的本原 .................................................102
三、滞留:本源的重复 .........................................................111
四、重复的踪迹:非本源的本原 .............................................118
第二部分 原文字从替补到本原
引 言..........................................................................129
第一章 声音中心论与在场形而上学................................................132
一、话语与存在 ................................................................132
二、现象学的声音与观念性
声音与在场的同谋(一) ..................................................134
三、言说的自听自说结构
声音与在场的同谋(二) ..................................................140
第二章 文字与本原
德里达的文字学与传统形而上学 ........................................146
一、对本原的解构
德里达文字学的哲学意义 ..........................................146
二、自听自说中的纯粹差异与延异
对声音内在性的解构 ......................................................150
三、语言的本质:差异系统 ......................................................155
四、差异的延异化:德里达对索绪尔语言学的解构 ..................................157
五、延异:作为本原的原文字 ............................................161
六、文字:从替补到本原 ....................................................164
第三章 文字:一种新的替补逻辑...............................................173
一、替补的经济 .................................................................174
二、增添、补充与替代:替补的多重含义及其关系 ................................. 181
三、替补的悖论:威胁与拯救 ....................................................184
四、本原与替补之间:一个拓扑舞台 ...............................................191
第三部分 存在与踪迹
德里达对海德格尔的存在本原观及传统在场形而上学的解构
引言 德里达与海德格尔的思想之缘.................................................201
第一章 从存在与时间到时间与存在
海德格尔的寻原之路以及德里达对它的解构 ...............................207
一、海德格尔的寻原之路 .....................................................207
二、解构的焦点:存在与时间(一) ...........................................215
三、解构的焦点:存在与时间(二) ...........................................220
第二章 德里达对传统存在论的再解构................................................230
一、海德格尔眼中的亚里士多德的时间学说 .........................................230
二、亚里士多德的时间难题及德里达对它的改写 ....................................233
三、存在即现在(在场):亚里士多德时间难题的隐蔽前提 ..........................236
四、时间:纯粹的感性形式
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 ........................................................241
五、超越论想象力:时间的本原 ..................................................245
六、ama:本源的综合 ...........................................................250
七、本源的共存 ..............................................................255
八、封闭的线 ..................................................................258
第三章 在场与踪迹
德里达对海德格尔存在本原观的解构 ........................................261
一、海德格尔与在场形而上学 ....................................................261
二、踪迹:对在场不在场的绝对超出 ........................................267
三、在场的踪迹化 ..............................................................272
四、比存在还古老的延异 ........................................................277
第四部分 解构与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命运
德里达解构的意义
一、划界与越界
德国古典形而上学及其对待本原的不同态度 ..................................288
二、本原问题:摆脱不掉的形而上学幽灵
当代哲学面对本原问题的尴尬 ..............................................302
三、来自他者与未来的本原 ..................................................308
四、解构与未来形而上学的可能性 ................................................318
结 语..........................................................................322
跋.............................................................................324
参考文献.......................................................................327
修订版后记.....................................................................3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