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为王独清的童年回忆录,细微有致地讲述了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外部情况。我底境遇是如此高贵,我是被人前护后拥地度了我人生的*初光阴,然而跟着这个境遇而来的是些什么呢?那恐怕是除了些坏的习惯、虚伪的假面具、宗法社会下的病态他生活的时代刚好是中国经历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开始入侵中国的时期,如作者所说:安宁的世界和我没缘。其私人化的记忆成为我们追寻历史的珍贵史料。
|
關於作者: |
王独清(1898-1940),男,陕西蒲城人,生于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1913年考进三秦公学学习英文。16岁开始写笔记式杂文和政论文章。后被《秦镜日报》聘为总编辑。1915年离家到上海。1920年赴法国留学,并研究和考察欧洲古典建筑艺术。1925年底回国,1926年去广州,经郑伯奇介绍加入创造社,曾任理事,并主编《创造月刊》,成为该社后期主要诗人之一。同时任广东中山文科学长。 1929年9月任上海艺术大学教务长,1930年主编《开展月刊》。
|
目錄:
|
目录
一 1
二 6
三 13
四 23
五 40
六 53
七 60
八 75
|
內容試閱:
|
几句说明
这儿只是我计划中要写的我底a 少年生活的一部分。在开始动
笔时,实在没有料到只写到这一点便会中止,也没有料到只这一点
竟然写了很久。出版处底质问和埋怨,我都接受。像这回不按照原
来计划做事,连我自己都要质问我自己,埋怨我自己了。
原因是我近来生活的不自由和心绪的恶劣可以说是到了极点。
假若是有人晓得我近来生活的情形,我相信,他一定会以为我能写
出这一点也算是不容易的。有什么话好说,这责任或者一半也要中
国社会去担负罢。
总之事实是这样了。在我计划中要写而现在没有写出的另一部
分,若是可能,在最近期间内我一定补偿出来,或者作这本书底一
个续篇。
一九三三年七月十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