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NT$
286.0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NT$
245.0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本关于建筑围护结构设计的理论指导书。在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过程中,用途、节能性、结构、成本是不可分割并需要统筹考虑的4个因素。本书以清晰的文本、原始的分析图和草图以及醒目的图片,向学生和从业者说明,如何统筹这些因素,共同创造兼顾成本、节能性的美观的外墙。
|
內容簡介: |
建筑的围护结构,或者说它的外壳或表皮,必须同时满足许多需求,包括通风、太阳能热增益、眩光控制、日照水平、隔热、水的控制、材料、装配、噪声和污染控制等,这些需求使得它的设计变成了一个复杂的平衡过程。然而,将环境系统整合成一个清晰、全面、优雅的设计并不是一种拼贴式的操作。它必须全面考虑关乎整体的各个部分,以便制定出能在多种尺度下运作的清晰策略。《建筑围护结构完全解读》可作为基于整个过程的思考的工具箱,同时还可为一线设计师和学生服务。它提供针对建筑表皮设计和技术的综合方法,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指导手册或案例研究集合。
|
關於作者: |
珍妮洛弗尔(Jenny Lovell),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建筑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英国注册建筑师,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成员(RIBA);HOK 亚太区高级建筑师。
|
目錄:
|
致谢
简介
第一部分
形式与性能的循环反馈
人体的舒适度
气候与环境
多学科到跨学科
材料与制造
建筑模拟工具
全生命周期分析
第二部分
整体分析要素
空气:流动与通风
热:得热与散热
水:系统与收集
材料:装配与安装
天光:舒适度与控制
能量:最小化与最大化
第三部分
建筑表皮综合策略
生活工作:阿德莱德码头(Adelaide Wharf)
住宅和图利街(Tooley Street)160号办公
项目
大进深建筑:哈勒奎恩1号(Harlequin 1),英
国天空广播公司传播与记录设施
反馈循环:英语学院与犯罪学学院
插入城市肌理:图利大街排屋
价值最大化:桑树街290号(290 Mulberry
Street)
定制:夏洛特(Charlotte)办公楼
注释
参考文献
案例部分项目信息
图片版权
|
內容試閱:
|
这本书直接产生于我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所教的一门叫 温室(Hothouse)的专题课程,以及我在弗吉尼亚大学建筑学院讲授的一门叫建筑综合的课程。它同样根植于我作为一名建筑师的工作,我希望它能成为连接实践和学术的一座桥梁。通过这两门课程以及整体的教学,我一直努力把设计和技术融入建筑整体的探讨中。
为了使学生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建筑学的设计课题和技术课程提供了许多机会,使学生能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改变他们实践和认识事情的方式。理想情况下,学术是建筑设计和实施创新的源泉,因为它不受实践的时间和经济情况的制约。但是,现在建设的高速化使得实践和工业在建筑表皮的设计和实施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建筑表皮相关的课程和职业实践通常是分开的。然而,如果最好的实践案例和前沿的进展在学术的领域得到讨论和探索,那么将很有可能产生一种持续的综合的思维模式,使得教育和实践相贯通(反之亦然)。
《建筑围护结构完全解读》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形式与性能的循环反馈,在场所、尺度、性能和时间等方面为整个建筑表皮设计策略建立了评价标准。第二部分整体分析要素中的各要素空气、热量、水、材料、日光和能源代表了现在实践面对的问题,并且展现了通过良好的设计、发明和综合方法可以实现的解决方法。第三部分建筑表皮综合策略中的案例研究提供了那些成功结合了诗意的感性和实用性的建成作品。
随着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解决和避免地球环境被破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所描述的要素就变得尤其重要。美国一半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都是由建筑造成的。如果我们想要控制建筑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那么建筑表皮设计从墙体装配的细节到场所和项目的环境必须是解决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转变我们思考建筑表皮的方式,我们必须首先意识到在当前形势下产生的难题。人们对建筑全封闭且有中央空调的需求使人们丧失了对于环境的自主控制。市场上对于全玻璃幕墙的需求直接与当前解决环境问题的责任冲突。一个建筑的表皮必须综合各种系统和需求,然而最重要的是它必须与人体的舒适和尺度,以及自然的动态性相契合。作为建筑师,必须分析、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并且在一个清晰的设计策略框架下将这些问题重新整合。设计和技术创新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复杂的形式,也不是为了恒定不变的室内环境,而是为了使建筑适应环境并对环境敏感,并有一个可适应性强的、对于环境敏感的内外边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