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4.0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
內容簡介: |
为每位过往包头的历史名人写了一篇小传,通过他们或悲或喜的人生传奇、通过波谲云诡的历史事件,将包头地区带入更为辽阔的境界。由此,增加了些许的可读性与趣味性,也使包头的历史地位更加明晰。
凡是与包头沾边的历史人物,统统被拉了进来,似乎有些攀附的嫌疑。然而,载入史籍的包头本土人物实在少得可怜,却又想把包头历史讲得透彻一些,只好如此了。
或许,也是缘于我的私心哪个人不想把自己的家乡讲得美丽而又传奇呢?
这些文章基本以正史为依据,不做演绎、戏说,尽量远离胡说。
涉及史料,总会有地名争议、人物争议、事件争议等,我虽学识浅薄,却也经过一番谨慎考证,然后,再以自己的观点来完成文章。对于存疑问题,文中没有展开大篇幅的辩述,毕竟这是历史小传,而不是学术论文。
|
目錄:
|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
巡游天下秦始皇
大秦将军蒙恬
大秦丞相李斯
狼狈为奸赵高与胡亥
大漠苍狼匈奴冒顿单于
威震匈奴:汉武帝
不败军神卫青
繁华梦散公孙贺
跌宕起伏卫伉
首征西域赵破奴
贰师将军李广利
平定西羌徐自为
攻灭东越韩说
绝代史圣司马迁
胡汉和亲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
诺水盟誓韩昌与张猛
援救乌孙田顺
艺文大师刘歆
王莽亲信赵并与王况
阴山脚下皇帝梦卢芳
归附东汉匈奴醢落尸逐鞮单于
恶霸将军窦宪
史赋巨匠班固
北疆悍将耿夔
战胜而亡邓鸿
刚烈将军陈龟
织麻太守崔寔
才艺父女蔡邕与蔡文姬
探寻真相五原郡与五原太守
|
內容試閱: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唐王昌龄)
阴山山脉,东西横亘干余公里。在地理意义上,它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在历史意义上,它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征战与交融的□前沿。
包头地区,辉映过秦时明月、屹立过汉时关塞,还有比秦月、比汉关更为古老的,由胡服骑射赵武灵王下令修筑的战国长城。
在包头境内,战国赵北长城、秦始皇长城、汉长城、北魏长城及金长城(金界壕),跨越阴山南北,相望着、交错着,在荒草间孤寂着。其中,年代□近的金长城也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如果把包头长城比作满脸沧桑的汉子,那么北京八达岭的明长城就是尚显稚气的小鲜肉。
这片土地,随着中原王朝与草原帝国的势力盛衰,时而成为农田,时而成为牧场。历经三干余年的风云变幻,这片土地见识过多少铁血,生活过多少民族,在清朝初期才再度归于沉寂。
二十四史惜墨如金,对于北疆的这片区域,更是淡淡地掠过。而出生于此地的,多是吕布、赵破奴等武将,虽然也有司马迁、班固、蔡邕等文人踏访过这里,却来去匆匆,仅仅留下只言片语。
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包头的历史模糊在风烟之中。
甚至,有些人提起包头,会认为这是一座因移民而兴起的新城,始于清代康熙及乾隆年间的走西口,盛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包钢等重工业基地建设的招工浪潮。
在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这样的误解,对于包头来说是一种缺憾,对于学者来说,应该还感到惭愧。
我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学道于江西龙虎山,求学于南昌大学,攻读的是宗教学硕士及历史学博士。期间,整理西汉与匈奴的战争史料,对于频繁出现的五原郡(郡治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的麻池古城),颇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2016年,我回到包头,重新修缮了老包头城内□古老的宗教建筑南龙王庙。在悟道传教之余,我总喜欢约请几位本土文化学者,燃香烹茶,一起探究包头的历史脉络及文化底蕴。
伴随袅袅青烟、朗朗经声,我翻阅着《史记》《汉书》《后汉书》,偶然涌起一个念头:既然包头缺乏历史名人,不妨将战国至东汉曾经过往包头的那些名人逐一梳理出来,通过他们来描述当时的社会背景,讲述包头的历史片段。
俗话说,知易而行难。
过往包头的那些名人,在史书之中,竟然如此散落,寻找出来已属不易。而他们精彩的事迹,与包头有关的并不算多,如果仅仅摘录那些文字,岂不成了包头历史大事记?
因此,我为每位过往包头的历史名人写了一篇小传,通过他们或悲或喜的人生传奇、通过波谲云诡的历史事件,将包头地区带入更为辽阔的境界。由此,增加了些许的可读性与趣味性,也使包头的历史地位更加明晰。
凡是与包头沾边的历史人物,统统被拉了进来,似乎有些攀附的嫌疑。然而,载入史籍的包头本土人物实在少得可怜,却又想把包头历史讲得透彻一些,只好如此了。
或许,也是缘于我的私心哪个人不想把自己的家乡讲得美丽而又传奇呢?
这些文章基本以正史为依据,不做演绎、戏说,尽量远离胡说。
涉及史料,总会有地名争议、人物争议、事件争议等,我虽学识浅薄,却也经过一番谨慎考证,然后,再以自己的观点来完成文章。对于存疑问题,文中没有展开大篇幅的辩述,毕竟这是历史小传,而不是学术论文。
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有识之士多多指教!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即使不做这样的高腔调,多读些与包头有关的历史文章,在茶余饭后,也能多些话题,多些引入关注的资本,或者引发对于家乡的恋恋之情。
幸甚,善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