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西安音乐学院建校70周年成果丛编·著作类 作曲技法、观念与思维——萨莉亚霍三(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丛书)

書城自編碼: 342493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音乐
作者: 刘琨
國際書號(ISBN): 9787544492379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NT$ 54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里山资本主义:不做金钱的奴隶,做个安心的里山主人(献礼大地)
《 里山资本主义:不做金钱的奴隶,做个安心的里山主人(献礼大地) 》

售價:NT$ 307.0
欧洲雇佣兵研究(1350-1800)
《 欧洲雇佣兵研究(1350-1800) 》

售價:NT$ 338.0
费里尼的电影
《 费里尼的电影 》

售價:NT$ 463.0
第一性原理:21堂科学通识课(《奇怪的知识增加了》作者马库斯·乔恩全新力作)
《 第一性原理:21堂科学通识课(《奇怪的知识增加了》作者马库斯·乔恩全新力作) 》

售價:NT$ 411.0
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薄荷实验)
《 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薄荷实验) 》

售價:NT$ 510.0
爱的重构:让自己成为家庭幸福掌舵人
《 爱的重构:让自己成为家庭幸福掌舵人 》

售價:NT$ 510.0
春雨杏花急急落,车马春山慢慢行(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汪曾祺、沈从文、梁实秋等17位名家写给现代人的诗意生活美学之书)
《 春雨杏花急急落,车马春山慢慢行(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汪曾祺、沈从文、梁实秋等17位名家写给现代人的诗意生活美学之书) 》

售價:NT$ 270.0
暗黑历史书系·巴黎伦敦血色历史(伦敦巴黎双城记,城市社会生活的另类书写)
《 暗黑历史书系·巴黎伦敦血色历史(伦敦巴黎双城记,城市社会生活的另类书写) 》

售價:NT$ 811.0

內容簡介:
本书西安音乐学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成果之一。作者以当代著名女作曲家的三部作品为例,阐述当代个性化的音乐语言、作曲技术、音响结构、创作观念和文化内涵。本书既追踪当代作曲家的创作轨迹,又在创作思维上阐述如何做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作曲技术上如何进行继承与创新,在情感上如何体现感性与理性的碰撞与交融。
關於作者:
刘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博士、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其作品多次受邀参演于德、法、荷、奥、比、非、中等重要音乐节,其中获奖作品包括:混合室内乐《释放》获得由荷兰新室内乐团主办的第二届华人作曲大赛奖;室内乐《那一片天空》获选参加ISCM斯图加特世界新音乐节;室内乐《〈阿戎堆的风景〉的风景》获得由四川音乐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三川杯国际学生作品比赛一等奖;钢琴作品《高山上的寺庙》获得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创作》主办的第一届西安音乐学院室内乐作曲比赛二等奖等。2017年,其民族混合室内乐《嫽响》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发行。
目錄
绪 论 005
第一章 萨利亚霍创作综述 001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观念 003
第二节 多元文化内涵在萨利亚霍作品中的体现 013
第三节 芬兰现代音乐发展情况之简介 018
第二章 音高结构及组织方式 021
第一节 音高来源 025
第二节 和音结构 056
第三节 组织特征 081
第三章 音响结构与组织方式 091
第一节 音响观念 093
第二节 组织原则 098
第三节 打击乐在音色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及体现 124
第四章 《光之印记》作曲技法分析 135
第一节 音高来源与组织方式 137
第二节 主题节奏展衍及曲式结构特征 144
第三节 声部关系及配器布局 150
结 语 160
参考文献 167
附录I 萨利亚霍作品列表(截至2015年) 172
附录II 萨利亚霍作品演奏法说明 177后 记 180
內容試閱
序言
兼答作曲学科与作曲博士论文写作的四个问题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一一刘琨的《作曲技法、观念与思维一一萨莉亚霍三部管弦乐代表作研究》,是作曲实践在当代欧洲发展实例辨析的专著。作曲家刘琨选取芬兰作曲家萨莉霍不同时期三部代表性管弦乐作品,聚焦其作曲技法、观念与思维,用探索性分析组成有说服力的论掘,以此论证各章的主要论点,然后将这些论点支撑和阐明全书的论题:揭示萨莉亚霍如何在音响作曲与音响结构方面形成自己的创作与思维特点,以及作曲技法与文化内涵表达的关系。从中,读者可以管窥欧洲当代作曲家代表之一的萨莉亚覆在音色音乐、自由无调性音乐、序列音乐、噪音音乐、频谱音乐、音响音乐等创作流派尽管萨莉霍的音乐与上述各派都有或亲或疏的联系之后,在综合既有各家流浪的过程中去发现与形成新的艺术音乐语言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实验。这样,既积累、锤炼、展示了本书作者在作曲与作曲理论学科发展国际前沿进行研究的能力和功底,又拓展了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学科的国际视野和教学成果,还可由此给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本书是刘琨的博土上海音乐学院作出专业方向学位论文。它以西方当代音乐创作为题,最终难免涉及西方当代音乐与中国音乐创作的关系。审视博土学位作品的创作过程,自然会思考我国音乐学院作曲学科如何发展。指导作曲方向博士论文的选题与写作,除了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外,要考虑国际同业标准,要比较英美系与欧陆系在作曲学科设置方面的长短,要斟酌D.M .A.和Ph.D两种学哥哥在博士论文写作要求方面的异同,最后还必须考虑如何有利于学科人才一一优秀的博士毕业生成为作曲学科发展的梯队成员一一的培养要求。这里,我以问答的方式,从诸多问题与思考应答中挑出四个,简单阐述。
其一,中国音乐院校的作曲学生必须走出西方音乐的阴影! ?
这话的爱国本意和政治正确性,毋庸质疑。不过在现实中,难免因情绪化而产生民粹性负商影响。说话的人,想必曾经从东方中国音乐的必阳光明媚"走进了西方音乐的"阴影"尝到"苦头"后,又从这"阴影"里出来,重返东方中国音乐的"阳光"地带,故而有此振臂高呼。殊不知,阳光阴影,本来就相互依存而不可分;孰优孰劣,亦可因时因事而互换位置。日出东方朝霞灿烂,夕阳西下亦美不胜收。冬日暖阳舒畅惬意,盛夏阴影沁人心牌。大自然如此,东西方音乐艺术又岂能例外?更何况,入学不久的学生,根本还谈不上真正地进入西方,从哪里出来?没有站稳立足之地,没有认真进行东西方音乐文化的比较,不能真正认识自身文化的特质,又能走到哪里去?青年学子在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本就应该东方西方并举,阳光阴影交替,源流潮头均悉,自身心声第一。我期望,如刘琨在第一阶段硕士完成美国
作曲家克拉姆与苏联极富个性的女作曲家乌斯特沃尔斯卡娅的创作技法、作曲思维、作品内涵的研究,第二阶段完成本书写作之后,鼓足"他山之石可以攻错"的勇气,更多地去探究中国当代音乐优秀作品与传统音乐精华的奥秘,以成东与西、光与影之和合交替,丰富自己的创作、科研和教学之人生阅历。
其二,中国作曲家要不要"建立中国自己的作曲与作曲理论体系" ?
气壮山河,可鼓而不可泄。细沙涓滴,焉知未可聚塔汇河?怕只怕:若源流不清,艺理未明,志大才疏,浅浮急躁,必将南辕北辙,速而不达,徒费精力。
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建筑、诗词、音乐、戏曲等等,有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延绵不绝的传承体系,是我们的文化瑰宝。而中国的作曲学科,一如中国高等院校百年来由西学东渐发展至今的数学物理化学、法律哲学心理学、素描油画雕塑、天文地理伦理学,毋庸讳言来自于欧洲的科学和文化传统,我们亦当理直气壮地将其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明财富来继承和发扬光大。钻研其源流精神本质,延伸其发展边界,因地制宜地发挥自己的特色并做出贡献,是从事这些学科所有科学家、艺术家包括作曲家的任务。如果有中国人在某学科有特殊成就,那他肯定不必非要建立该学科的中国体系或者体系之一部分,而必须是在诠释学科本质精神、拓展学科边界、应用学科理论创新方面做出了有别于他人的贡献。这样的贡献当然会有益于其所在的学科、群体和国家。其中或多或少会有国家、民族、地域特点和情感因素,但它们一定是在符合学科本质规律的情况下,与生俱来、自然而然、由心而生地呈现,譬如杨振宁、屠呦呦、莫言。如果为了项目、金钱而刻意为之,"蚂蚁缘槐夸大园"似的自我标榜创立"体系"与所谓的"元理论"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并贻笑大方,最终有损于学科的健康发展。正因为如此,刘琨这本书虽然研究对象是欧洲当代作曲家萨莉亚霍,重点是三部管弦乐代表作,论题的核心是其中呈现出的音响作曲技法特点和音响结构思维表达方式,但它对当代作曲与作曲理论学科在我国的前沿发展,多少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聚沙成塔"似的有益的贡献。
其三,中国的作曲学科发展路径尤其是作曲方向博士培养工作状况与欧美相比如何?
这里,我得粗略地勾勒一下作曲学科的发展概貌。
大学博士学位的设置起源于欧洲英国最早是剑桥和牛津大学,德国最早是海德堡和蒂宾根大学,开始是神学,然后是哲学。音乐方面设置博士学位已是近现代了。作曲与作曲理论的博士学位设置在欧美诸国有所不同。
欧陆各国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理论一般不设博士学位,而设艺术家文凭和高级艺术家文凭,着重于作曲艺术的技能培养;毕业提交作品并开个人作品音乐会。音乐理论和音乐学方向的博士学位设置在综合大学文理学院的音乐系,毕业提交Ph.D 论文。
英美各国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则设置作曲和作曲理论的音乐艺术博士学位D.M.A.,毕业主要呈交作品并开个人作品音乐会,辅以分析性论文或论文式的创作札记。而音乐理论与音乐学方向的博士学位Ph.D.. 泛称哲学博土主要设置在综合大学音乐系和部分音乐学院的理论系科,博士论文是毕业答辩最重要的考核对象。
中国的作曲学科建设,走过了一条曲折而不同于任何其他国家的路径。最初,蔡元培和萧友梅引入的是欧陆德系的学科设置。萧友梅赴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修习理论作曲,后于莱比锡大学哲学系获Ph.D 音乐博士学位,回国后协助蔡元培创办国立音乐院上海音乐学院前身,任校长并兼作曲科主任。黄自在美国欧伯林音乐学院与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任教,接替萧友梅主持作曲学科,引人英美体系;四十年代德奥现代音乐通过犹太作曲家在国立音乐院的教学产生了进一步影响。冼星海、冯文元、丁善德等留学巴黎音乐学院并先后回国创作和任教,作曲学科又有了法兰西风气。由于战乱频繁、几经迁校,筚路蓝缕的国立音乐院作曲学科尚不可能设置硕士、博士学位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 世纪60 年代,经院系调整、引人苏联体系、选派留学生如吴祖强、杜鸣心、朱践耳、瞿维、邹鲁等人赴苏学习作曲并回国任教和创作,加上原有力量,形成了作曲学科的基础,综合了德法美苏众家之长。留苏学生在国内虽已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或已本科毕业,仍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从头学起直至毕业。这样便完整地接
受了俄罗斯学派严格的技法训练。他们回国后的创作和教学,给中国的作曲学科发展又打上了俄罗斯学派鲜明的印记。邹鲁任教于川音,因病早逝;瞿维与践耳在上海交响乐团作曲,践耳还在上音兼职任教作曲;吴祖强和杜鸣心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并在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初与苏夏和上海音乐学院丁善德和桑桐等成为中国作曲学科第一批硕导和博导。由此,中国的作曲专业博士培养工作开始起步。其发展路径,我认为,总体上有别于欧陆,接近英美;最大的特点是,学位作品以上音为例,从读博期间创作的诸多作品中选择至少5部作为学位作品,其中须含大型管弦乐、室内乐,中小型室内乐,声乐、钢琴、民乐和电子音乐与学位论文选题、篇幅、文献、谱例、规范并重;两方面相加,自然超出理论学科和音乐学学科的博士工作分量很多,亦不输于英美作曲专业D.M.A. 的学位要求。
其四,作曲方向的博士,除了音乐创作的主要任务,应当如何写作符合要求的博士论文?这个问题因人而异,见仁见智,不可能有标准答案。我仅把刘琨这篇博士论文写作经历的八个阶段作为一个实例,简单谈一谈写作过程和方法。
1.在修学分和创作的同时,根据其本科和硕士阶段情况,确定大致研究方向;熟悉和比较欧洲各国现当代主要作曲家的作品和音乐语言;缩小范围至三个作曲家;进一步研究比较,锁定萨莉亚霍为研究对象。
2 搜集、购买、下载萨莉亚霍的所有作品乐谱、音像、中外文献资料:一一聆听研读;聚焦于其管弦乐作品;筛选确定不同时期三部管弦乐代表作。
仔细研读分析三部作品:将总谱自制成缩谱;熟悉音乐的音高、织体、音响、结构;确定论题及其重点音响作曲的技法与思维特点。
阅读中外文文献;将主要外文文献翻译成中文;由读到译,准确理解:找到问题,提炼论点。
选择并制作谱例,形成论据;论述观点,构成章节。
完成并修改论文主体;写作结语、中英文搞要、附录。此时,已经完成毕业作品,基本完成大型管弦乐作品。
再次检查修改论文,调整版式,提交审核准备答辩。
经过答辩,根据答辩委员会和导师意见再次修改、增删;定稿,最后完成论文。
经过这样一个严格要求的训练过程,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修养无疑得到很大提高。论文质量客观地说不逊于 欧美D.M.A. 乃至Ph.D. 同学科的水平。同时,写作论文时所思所悟的收获又会提升作者本人作曲技法、观念与思维的高度。论文现在成书出版,对同行,对发展我国的作曲学科,如同一颗沙粒,在"聚沙成塔"的过程中,发挥以极作用。
这,或许可以成为管窥我国作曲方向博士论文写作的一个具体实例罢。
朱世瑞
2019 年9 月9 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