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NT$
640.0
《
经纬度丛书·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
》
售價:NT$
440.0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NT$
560.0
《
跨代伴侣治疗
》
售價:NT$
440.0
《
精华类化妆品配方与制备手册
》
售價:NT$
990.0
|
編輯推薦: |
1.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学习读物
*总书记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2.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是基层党政机关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用指南
本书为基层党政机关发展现代高效绿色农业,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努力形成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以及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3.本书内容生动有趣,语言通俗活泼,图文并茂,不仅有知识拓展、案例分析,还有专家观点、延伸阅读等特色板块,形式多样,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本书装帧精美,采用特种纸双色印刷。
|
內容簡介: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兴,则经济兴、农村兴。乡村产业振兴,就是要形成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本书以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从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等9个方面,深入阐述了在新时代如何建设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旨在为省市县乡村各级党政机关提供政策上的分析、具体实施措施,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方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本书以问题为导向,是各级党政机关公务员学习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参考读物。
|
關於作者: |
丛书主编
顾保国 复旦大学政治学硕士、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任红旗文稿杂志社社长。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现代企业理论等。出版《伟大的梦想》《幸福论》《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研究》等10多部著作,在《求是》《红旗文稿》《党建研究》《学习时报》等国内报刊发表学术文章100多篇,各类研究成果达200多万字。
崔友平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一批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全国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出版《历史的轨迹》《熨平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等著作,主编《两个转变与通货膨胀和失业》《政治经济学》等著作和教材,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本书作者
董彦岭 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领域的研究。出版《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等学术著作3部,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在《经济学动态》《金融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
目錄:
|
前 言
第一章 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把饭碗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一、健全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002
二、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 010
三、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021
四、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028
第二章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一、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 042
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048
三、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056
第三章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业的全球竞争力
一、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068
二、培育提升农业品牌 079
三、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086
第四章 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农业现代化的机制保障
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100
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06
三、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113
四、促进小农户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120
第五章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一、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128
二、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基地 134
三、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140
第六章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让农民种地不吃亏
一、加大支农投入力度 150
二、深化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 155
三、提高农业风险保障能力 164
第七章 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以延链扩链提升产业价值
一、优化乡村产业体系 172
二、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180
三、打造新载体新模式 186
第八章 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有参与感和获得感
一、提高农民参与度 196
二、创新收益分享模式 204
三、强化政策扶持引导 215
第九章 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创新是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培育壮大创新创业群体 224
二、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232
三、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239
后 记 249
|
內容試閱: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之本,而建立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又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基本遵循。《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年)》明确提出,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如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把我国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打造好,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一项举足轻重的任务。
一、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激活的首先是乡村的经济价值。这是增强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坚实支撑,不仅有利于农民更好地实现就近就业增收,也有利于农民规避异地城镇化可能带来的家庭人口空间分离和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问题,更好地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2018 年3 月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着手,产业振兴同样被放在首位。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中,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用现代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改造乡村产业。如确保粮食安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也是推进产业兴旺不可动摇的根基。在推进粮食产业兴旺的过程中,要求摒弃片面追求增产的传统粮食安全观,进一步落实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战略底线,积极推进粮食产业,加快实现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的转变,由追求数量安全向追求数量、质量安全统筹兼顾转变。在此基础上,要按照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的要求,拓宽实现粮食安全的视野。
乡村产业振兴还要大力推进乡村产业多元化、综合化发展。以推进粮食生产为例,要结合完善质量兴粮、绿色兴粮、服务兴粮、品牌兴粮推进机制和支持政策,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带动小农户延伸粮食产业链、打造粮食供应链、提升粮食价值链,积极培育
现代粮食产业体系,鼓励发展粮食加工业、流通业和面向粮食产业链的生产型服务业,促进粮食产业链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提升。要结合推进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创新和转型,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加快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等举措,夯实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帮助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更好地实现节本增效和降低风险,将保障粮食安全建立在保护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的基础上。结合优化粮食仓储的区域布局和加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全面提升粮食产业链和粮食产业体系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打下扎实基础。
二、建立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不二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 年)》强调,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按照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服务兴农、品牌兴农要求推进农业农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为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指明前进的方向。
(一)乡村产业体系应是绿色安全的产业体系
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发展模式比较粗放,资源环境代价比较高,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农业农村的生态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强调乡村产业的绿色发展,实际上是对农业农村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的重新肯定。农业和乡村产业发展,要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不动摇,为我国整体的生态建设构筑起一个牢固的屏障。这不仅可以保障农业和乡村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也为我国经济的绿色发展提供了牢固基础。
乡村产业体系的安全性也同样重要。农业为国民提供食物来源,也为农产品加工提供原料。农业产业体系的安全有两个层面,一是供给充足,即数量安全;二是质量可靠,即质量安全。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升,数量安全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质量安全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造成了土壤污染和环境损害,也造成了农产品尤其是粮食蔬菜的质量安全隐患。因此,在乡村产业体系建设中,安全是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一个底线和红线。
(二)乡村产业体系应是优质高效的产业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乡村产业体系比较单一,农业分散粗放经营,质量和品牌意识不强,导致我国农业和乡村产业竞争力较弱,很难适应国际化市场竞争的新形势。强调发展质量农业和品牌农业,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出路。同时,传统的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乡村产业,产业层次较低、污染较重,成为都市淘汰产业的接收站,不能很好地体现地方特色和区域比较优势。因此,要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第二产业的产业水平,改变乡村产业低质低效的现状,做到传统而不落后,小微而不弱势,是未来乡村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要发展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推进农业和乡村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借此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效率和竞争力;其手段是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增加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和低端供给;其目标是增强供给体系对需求体系和需求结构变化的动态适应性和灵活性。当然,这里的有效供给包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应坚持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多元化、综合化双轮驱动的方针。鉴于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早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并且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涉农装备产业在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远不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农业装备制造业不发达。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甚至品牌兴农战略,必须推进涉农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现代化。无论是在农业生产领域还是在农业产业链,都是如此。
农业装备水平的提高和结构升级,是提升农业产业链质量、效率和竞争力的基础所在,也是增强农业创新力的重要依托。随着农产品消费需求升级,农产品 食品消费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绿色化、品牌化、体验化的趋势,但中国的农业装备较为单一,难以满足推进农产品食品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绿色化、品牌化、体验化的需求。近年来,我国部分涉农装备制造企业积极推进现代化改造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智能化、集约化、科技化发展,成为从餐桌到田间的产业链问题解决方案供应商,也是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领头羊,对完善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农业供应链和食品安全治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多元化综合化是个发展问题,在发展过程中要按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把握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和增强供给体系对需求体系的动态适应、灵活反应能力的要求,创新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和大起大落问题。要尊重不同产业自身特性和发展要求,引导乡村优势特色产业适度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并向小城镇、产业园区、中心村、中心镇适度集中;或依托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和临近城市的区位优势,实现连片组团发展,提升发展质量、效率和竞争力,夯实其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中的节点功能。
总之,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而发展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不二选择。只有建立起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乡村产业振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乡村全面振兴才有了根本和依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