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編輯推薦: |
凸轮机构毕竟是一个古老而精巧的机构,把理论抛诸脑后也常常让设计人员产生诸多类似这样的疑问、困扰: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凸轮机构;不熟悉凸轮机构的深层机理,很怕会做失败;复制别人的机构,但效果没别人的好;不知道如何着手从零开始设计凸轮机构,对教材的MS、工作端、C因子等名词不理解如何在啃不动理论和不抛弃理论的矛盾中找到折中点,是职场技能教材编写模式方面值得思考的课题。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大量凸轮机构设计的艰涩理论,帮助读者从小白阶段起就能迅速掌握该类机构的设计方法、原则和技巧。
|
內容簡介: |
本书取名《凸轮机构设计7日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更像是读书笔记或设计总结,同时也是《自动化机构设计工程师速成宝典》系列篇章的高级篇,主要论述的是凸轮机构设计专题。
高级篇建立在实战设计需求的基础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大量凸轮机构设计的艰涩理论(比如凸轮的认识、曲线规律的选取、轮廓曲线的建立、时序图的绘制等,侧重实际工作用得上的内容),并通过范例演示和讲解呈现实际设计的流程、方法、建议,能有效地帮助读者在啃不动理论和不抛弃理论的矛盾中找到折中点,克服因专业教材深奥而产生的阅读恐惧症。
本书主要面向从未做过凸轮机构、理论基础薄弱的设计新人(经验不限),帮助其从小白阶段起就能迅速掌握该类机构的设计方法、原则和技巧。
|
關於作者: |
柯武龙,2003 年大学毕业,主修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先后在正、molex、TE、富加宜、美的等多家大型制造企业课职。从事过自动化机构设计、工设备导入、生产工艺改善等工作,涉猎范围几平盖整个自动化体系全流程。
目前专职于制造业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推荐工作,在基于企业实战和需求导向的理念指引下,其团队开设的培训班及编制的教材讲义,为众多行业新人的专业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广受学员好评。
|
目錄:
|
第1日凸轮的基础知识
1.1凸轮(机构)概述
1.1.1凸轮的工作原理及运动规律
1.1.2凸轮及从动件的类别
1.1.3凸轮轮廓设计(以平面盘形凸轮为例)
1.2凸轮的理论基础
1.2.1数学方面
1.2.2动力学方面
小结
每日一测
第2日凸轮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2.1读懂 线图
2.2曲线特征值
2.3规律选用建议
小结
每日一测
第3日凸轮机构时序图
3.1设计意义
3.2绘制方法
小结
每日一测
第4日凸轮的绘制与加工
4.1凸轮是如何绘制的
4.2凸轮是怎么加工的
小结
每日一测
第5日凸轮机构的构件设计
5.1何谓高速凸轮机构
5.1.1学术意义上的高速凸轮机构
5.1.2凸轮从动件系统
5.1.3凸轮从动件系统动力模型的建立
5.2构件的设计原则与建议
5.2.1有害振动的抑制
5.2.2高刚度和小质量的矛盾
5.2.3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5.3轴的设计原则与建议
5.3.1轴的分类与轴段定义
5.3.2轴的最小直径尺寸粗略预估
5.3.3轴系零部件的设计步骤
5.4配套动力电动机的选型计算
小结
每日一测
第6日凸轮机构的实战设计流程
6.1基本认知
6.2实战流程
小结
每日一测
第7日凸轮机构设计案例
7.1某电子产品的终压裁切机构
7.2一款机械式的立式凸轮机构
小结
每日一测
附录部分设计经验
后记
|
內容試閱:
|
2013年4月,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首次提出工业40战略,其后迅速在全球引起研讨热潮。紧接着,美国发布了《加速美国先进制造业》,日本提出了《日本机器人新战略》,我国也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一场全球性的工业变革正在酝酿,世界工业发展将逐步迈向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制造业迎来了特别的时代,国家发布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激励和补贴政策,企业也在积极推行自动化改造,机器换人正在许多企业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我国的传统制造业比重较大,无论管理水平还是技术能力都有待提高,在推进自动化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误区。例如,有的企业没有建立自动化技术和设备管理维护团队,就盲目导入自动化,结果发现设备很难开动起来;有的企业生产的产品附加价值低,或者生产要求并不严苛,用普通非标自动化设备即可完成生产,却非要去采购国外昂贵的高精尖设备;有些媒体对工业机器人的夸大宣传,导致部分企业片面地认为使用了工业机器人就等于自动化了
工业40愿景很美好但还很遥远,更像是一个概念性的事物。当前绝大部分企业应该从务实进取的角度出发,一方面紧跟制造业趋势,阶段性地规划和实施自动化技术改造,争取尽快全面实现工业30(自动化生产);另一方面要着力于多层次专业人才和技术团队建设,这是企业推行自动化以及升级智能制造水平的前提和根本。
企业大量从业人员都是从企业内部成长起来的,机器换人的落地和推行,也必然会吸引其他行业或社会人员转行转岗于自动化。那么,要避免行业技术群体的良莠不齐,就必须依靠教育培训来加强员工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然而,我国在自动化机构设计方面起步较晚,市面上也很难找到一本接地气的实用培训教材;学校传统理论和企业应用之间出现了认知上的沟壑,学校培养的学生也很难在企业刚入职就可以上手学校和企业之间需要一座连接的知识桥梁,而本书正是这样一本为入职者架起的一座迈入企业大门,顺利上岗工作的成功之桥。
本书编者结合多年企业的工作实践,为自动化机构设计人员编写了本书,作为高等院校机械或自动化相关专业学习的补充。本书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实战性,也可作为企业员工或社会人员业余加强从业技能的技术快餐,帮助我们的行业新兵迅速融入企业,更好更快地在技术工作中成长和提升。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此,衷心希望本书把大家领入成功的大门。
重庆大学教授、博导、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刘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