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分为两部分。 *部分为《中国书法简论》,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潘伯鹰写的关于练习书法的技巧,指导书法学习者如何入门,并罗列了学习书法的参考书,下卷为书法欣赏,作者对隶书及二王、颜柳等名家进行了点评。潘伯鹰的行草书浏丽健劲、潇散超然,得《十七帖》及孙过庭《书谱》之法,可以说颇有二王风致;但其正书大楷则显露出了他关于碑帖并行的书学主张,擘窠大字偶有露锋者,仍显古拙质朴,雄浑有北碑风貌。潘伯鹰一直强调学书既要勤练而非勤言,更强调书法要求“字外精神”。他的书学主张集中反映在这部简论,被好书、识书者奉为圭臬。 第二部分为附录,收入近20篇作者论述书法的短文,包括《书法常识》《说习字之益》《二沈书画展引》《个?m书画展览引》《古书画的真伪问题——略论历代书画展出品》《观历代书画展所感》《题方介堪先生印蜕》《观书画记》《名迹经眼续记》《书法小故事》《》《印与印泥》《孙过庭及其书谱》《文献资料的收藏》《漫谈清代的隶书》《应从五字执笔法入门》《悬腕与导送》《如何临习?》《“我应该学哪一家?”》《书墙的杨风子》《北宋书派的新旧观》《李建中及其土母帖》《涨墨》《博与约》《书家与善书者》《兰亭趣味》《笔法?创新与好奇》《描字?补笔等等》《吴昌硕的书法》《丛帖琐谈》《说笔墨交融》《说不似之似》《再谈笔与书法的关系》。 另外收入潘氏与历代书法近50帧,以便图文并茂,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书法的奇妙之处。
|
關於作者: |
潘伯鹰(1905-1966),安徽怀宁人。早年时从吴闿生学习经史文词,书法皆宗二王,后专攻褚字。新中国成立后,曾写楷书字帖,以作中小学生的临摹范本。著有《中国书法简论》《玄隐庐诗》等。 谭徐锋,重庆垫江人,史学博士,先后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研习晚清民国史与中国艺术史,侧重思想文化史、军事史、知识分子史与书法史。论著数十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