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作为一种典型的农村准公共产品,因直接分布在田间地头,其供给绩效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供给和农户增收,但是,在当前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细碎耕地上,农户不可能独立解决具有公益性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问题,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及维护,使农户依托于村庄这个*小的有效灌溉单位,实现村庄集体行动,并相应地减轻政府或集体的责任,以提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绩效。本书基于社会信任与关系网络双重视角,依据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社会资本理论、集体行动理论以及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理论等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在系统地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内蒙、宁夏、陕西、河南和山东5个省份1560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与资料,剖析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现状及问题,构建社会信任与关系网络及其细分维度的表征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测度并解析社会信任与关系网络及其细分维度的各指数,进而运用多种数理模型及方法,深入探究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响应、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以及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的内在影响机制,并提出可优化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机制体制创新和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
關於作者: |
蔡起华
河南商丘人,博士,郑州大学商学院讲师,现主要从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资本与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持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先后在《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中国农村经济》、《公共管理学报》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曾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
朱玉春
北京密云人,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公共经济与管理、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等课题30余项,在《管理世界》、《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Food Control》、《中国农村经济》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6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曾多次获得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学术奖励,部分成果被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政府采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