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1.把建筑构造的知识与BIM技术、互联网应用相结合
2.通过案例讲解、三维模型,使学习更可视化、简单化
|
內容簡介: |
本书采用新规范、新技术,紧密结合工程实际,把建筑构造的知识与BIM技术、互联网应用结合起来,着重对学生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案例讲解、软件三维模型的搭建,使读者对建筑构造的学习更加的可视化、简单化。
本书共分9个项目,内容包括建筑构造与BIM技术的基本知识,基础与地下室、墙体、楼地层、屋顶、楼梯、门窗、变形缝、工业厂房的构造以及这些建筑构件的三维绘制方法。
本书开发有丰富的视频资源,可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获取。
本教材既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土建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人员岗位培训教材或供土建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采用新规范、新技术,紧密结合工程实际,把建筑构造的知识与BIM技术、互联网应用结合起来,着重对学生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案例讲解、软件三维模型的搭建,使读者对建筑构造的学习更加的可视化、简单化。
本书共分9个项目,内容包括建筑构造与BIM技术的基本知识,基础与地下室、墙体、楼地层、屋顶、楼梯、门窗、变形缝、工业厂房的构造以及这些建筑构件的三维绘制方法。
本书开发有丰富的视频资源,可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获取。
本教材既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土建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人员岗位培训教材或供土建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目錄:
|
项目1初识建筑构造001
学习目标001
学习任务001
1.1认识建筑物002
1.1.1建筑物的概念002
1.1.2建筑物的构造及组成部分003
1.1.3与建筑相关的常用术语005
1.2建筑物的分类与等级006
1.2.1建筑物的分类006
1.2.2建筑物的等级007
1.3建筑标准化与建筑模数008
1.3.1建筑标准化008
1.3.2建筑模数009
1.3.3建筑构件尺寸010
1.4BIM技术介绍011
1.4.1BIM的含义及特点011
1.4.2Revit软件及界面介绍013
1.4.3标高与轴网的绘制021
练习题027
项目2基础与地下室的认知与绘制028
学习目标028
学习任务028
2.1概述029
2.1.1地基的概念029
2.1.2地基的分类029
2.1.3地基的设计要求030
2.2基础的类型与构造030
2.2.1基础的埋深及影响因素030
2.2.2按材料及受力特征分类031
2.2.3按基础的构造形式分类033
2.3地下室034
2.3.1地下室的分类034
2.3.2地下室的构造035
2.3.3地下室的防水防潮处理035
2.4结构施工图基础与地下室的三维绘制037
练习题044
项目3墙体的认知与绘制045
学习目标045
学习任务045
3.1墙体的基础知识046
3.1.1墙体的作用046
3.1.2墙体的分类046
3.1.3墙体的设计要求047
3.2砖墙047
3.2.1砖墙材料047
3.2.2砖墙的组砌方式049
3.2.3砖墙的细部构造050
3.2.4砖墙的厚度054
3.3砌块墙054
3.3.1砌块的规格和类型054
3.3.2砌块墙的排列055
3.4隔墙056
3.4.1砌筑隔墙056
3.4.2立筋隔墙056
3.4.3板材隔墙057
3.5幕墙058
3.5.1玻璃幕墙的类型058
3.5.2玻璃幕墙的组装与构造058
3.5.3玻璃幕墙的细部构造059
3.6墙面装修060
3.6.1抹灰类墙面装修060
3.6.2贴面类墙面装修061
3.6.3涂料类墙面装修 062
3.6.4裱糊类墙面装修063
3.6.5铺钉类墙面装修063
3.7墙体与幕墙的三维绘制063
3.7.1建筑基本墙体的三维绘制063
3.7.2建筑叠层墙的三维绘制064
3.7.3玻璃幕墙的三维模型绘制066
练习题070
项目4楼地层的认知与绘制071
学习目标071
学习任务1071
学习任务2071
4.1楼地层的基础知识073
4.1.1楼地层的基本构造073
4.1.2楼地层的设计要求074
4.2楼板的类型与构造075
4.2.1楼板的基本知识075
4.2.2钢筋混凝土楼板075
4.3地面的类型与构造079
4.3.1整体地面079
4.3.2块材类地面079
4.3.3木地面080
4.3.4涂料地面081
4.3.5踢脚线构造081
4.3.6楼地面防潮防水构造082
4.4顶棚的构造083
4.4.1直接式顶棚083
4.4.2吊顶式顶棚083
4.5阳台与雨篷084
4.5.1阳台的构造084
4.5.2雨篷086
4.6建筑施工图楼地层的三维绘制087
4.6.1楼板的创建087
4.6.2木地板的创建088
练习题090
项目5屋顶的认知与绘制091
学习目标091
学习任务091
5.1屋顶的基础知识092
5.1.1屋顶的组成与作用092
5.1.2屋顶的坡度094
5.1.3屋顶的排水形式095
5.2平屋顶的构造096
5.2.1柔性防水屋面096
5.2.2刚性防水屋面098
5.2.3其他防水屋面099
5.2.4平屋顶保温与隔热100
5.3坡屋顶的构造101
5.3.1坡屋顶的形式101
5.3.2坡屋顶的屋面排水102
5.3.3坡屋顶的承重结构102
5.4建筑施工图屋顶的三维绘制104
5.4.1屋顶的基本知识104
5.4.2屋顶的创建与编辑105
练习题107
项目6楼梯的认知与绘制108
学习目标108
学习任务108
6.1楼梯的基础知识111
6.1.1楼梯的类型111
6.1.2楼梯的组成111
6.1.3楼梯的设计要求112
6.1.4楼梯的尺度112
6.2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113
6.2.1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113
6.2.2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114
6.2.3楼梯的细部构造115
6.3台阶与坡道116
6.3.1台阶116
6.3.2坡道117
6.4电梯与自动扶梯118
6.4.1电梯118
6.4.2自动扶梯118
6.5建筑施工图楼梯的三维绘制119
练习题121
项目7门窗的认知与绘制122
学习目标122
学习任务122
7.1门窗概述123
7.1.1门窗洞口规范124
7.1.2门窗材质的选择124
7.1.3门窗设计要求128
7.2门130
7.2.1门的分类130
7.2.2门的构造132
7.3窗135
7.3.1窗的分类135
7.3.2窗的构造136
7.4门窗三维模型绘制138
7.4.1门模型的创建139
7.4.2窗模型的创建146
练习题151
项目8变形缝的认知与绘制152
学习目标152
学习任务152
8.1变形缝的基本知识153
8.1.1变形缝的概念153
8.1.2变形缝的分类及设置原则153
8.2变形缝的构造155
8.2.1墙体变形缝155
8.2.2沉降缝的构造157
8.2.3防震缝的构造159
8.3变形缝的绘制160
8.3.1墙体变形缝绘制160
8.3.2楼地面变形缝绘制161
8.3.3屋面变形缝的绘制163
练习题166
项目9工业建筑的认知与绘制167
学习目标167
学习任务167
9.1工业建筑的基本知识168
9.1.1工业建筑概述168
9.1.2工业建筑的分类168
9.1.3厂房中的起重运输设备169
9.2单层工业厂房的构造171
9.2.1单层厂房结构组成171
9.2.2单层厂房的定位轴线171
9.2.3基础、基础梁与柱172
9.2.4吊车梁、连系梁及圈梁173
9.2.5外墙的构造173
9.2.6屋盖的构造177
9.2.7大门、侧窗及天窗的构造181
9.2.8地面的构造185
练习题187
参考文献188
附图1社区办公楼工程建筑施工图纸189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190
门窗表193
工程做法表194
建筑节能设计专篇208
附图2社区办公楼工程结构施工图纸210
结构设计总说明211
|
內容試閱:
|
为满足应用型高等院校建筑类专业的教学需要,培养从事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高等技能型人才,依据土建类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建筑行业新规范、新标准为依据,编制了本教材。
本书主要通过项目形式、结合BIM技术的实操介绍了民用建筑的七个主要构件的构造、工业建筑中单层工业厂房的构造及建筑构造的原理知识等内容。每个项目在学习前有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的要求,项目后附有知识点的考核,便于师生参考。本书主要特色如下:
① 教材内容采用新规范、新技术,紧密结合工程实际。
② 采用丰富的数字资源,如视频等展现构件的绘制与构造形式。
③ Revit技术搭建构件三维模型,360展现立体效果。
④ 附有课程所需要的教学文件,为教师教学提供方便。
⑤ 附有一套完整的建筑施工图,便于教师实训课的开展与学生学习。
本书由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史瑞英、河北城乡建设学校王亚茹、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张磊任主编,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晓青、尹迪,北京谷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张晓任副主编,北京谷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宋永胜、杨红卫参编。本书编写的具体分工为:史瑞英编写项目1、9,审核项目2~4的内容;王亚茹编写项目2,审核项目1、9的内容;杨晓青编写项目3,审核项目6的内容;尹迪编写项目4,审核项目5;张磊编写项目5,审核项目7、8的内容;宋永胜编写项目6;张晓编写项目7;杨红卫编写项目8。音频、视频等资料由北京谷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高志波整理。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许多国内同类教材和文献资料,特此向有关作者致以真诚的谢意。
本书开发了丰富的配套视频资源,可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获取。同时可登录www.cipedu.com.cn免费获取电子课件。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教材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9年4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