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編輯推薦: |
拉康是法国20世纪*影响力的思想大师之一,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本书揭示了拉康在理论探索上走过的道路,让我们得以一窥拉康思想的全貌,了解每阶段其理论建构中*首要的问题。 2. 作者阿兰瓦尼埃,巴黎第七大学精神分析研究博士学院的精神分析、医学与社会学研究中心主任;巴黎第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关注精神分析与跨学科研究,尤其是精神分析和医学领域之间的交叉与比较。瓦尼埃先生的这本书是著名的拉康入门读物,多次再版,基本涵盖了拉康思想的始终,有助于我们走进拉康,了解拉康。
|
內容簡介: |
拉康(Jacques-Marie-Emile Lacan,1901.4.13-1981.9.9),法国心理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见解,同时又是*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本书揭示了拉康在理论探索上走过的道路,阐述了他在不同时期,通过一系列和其他学科相连的概念来重新发现精神分析的过程。本书亦侧重于引导那些不愿意向自己的欲望妥协的、不被社会道德价值所捕捉的、对千奇百怪的人性充满好奇心的、新时代的精神分析师踏上追寻拉康的道路。
|
關於作者: |
阿兰瓦尼埃(Alain Vanier)
精神分析家和精神科医生。巴黎第七大学精神分析研究博士学院的精神分析、医学与社会学研究中心主任;巴黎第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 《精神分析学导论》 (Une introductionla psychanalyse,Armand Colin, 2010
《拉康》 Lacan,Les Belles Lettres, 1998。
王润晨曦
精神分析的实践者,译者。巴黎第七大学精神分析与精神病理学专业博士在读。
|
目錄:
|
推荐序 001
译者序 003
中文版序言 009
年代的坐标 014
导论 019
路标 025
1953:与体制(Institution)的分裂及新概念的引入 027
符号、想象和实在 028
罗马报告 032
传记的部分和最初的工作 039
想象 045
个人理想的光学图示 050
自我理想和理想自我 059
第三章 符号 063
主体 067
言语行为(language)和话语 070
能指 073
父亲 076
第四章 实在 083
客体小a 086
客体的运动 093
性化 102
博罗米结 111
父亲的问题 116
第五章 其余的 125
词汇 135
生平简介 152
参考书目 165
|
內容試閱:
|
译者序 什么是拉康派精神分析?或者说拉康派精神分析与其他学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笔者想在这里通过给出两则拉康派会谈的例子展示这一点。
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洛朗(Eric Laurent)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甚至可以说充满了各种非常矛盾的可能性。但是他没有将这些可能性联结起来形成自己生活目的的欲望。他说自己当时像一张白纸一样,完全不知道自己该过什么样的生活。这时他想到去见拉康,第一次会谈的时候,拉康是这样向他介绍精神分析的:
听着,我们最后总会成为自己的故事中的一个角色,精神分析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你会获得一些技巧,这可能会很有趣。这就是长篇小说和短篇故事的差异。我认为正是这一点让你对精神分析感兴趣。
埃里克洛朗认为事情就是如此,他确实喜欢短篇故事,现在依然。
笔者第一次走入分析室的时候,分析家没有多说什么,甚至没有开场的介绍。可能因为之前笔者给他发过邮件,分析家大致了解了我找他的原因。此时,他专注听的是当下我要对他说的话。于是我开始大致介绍自己,讲述自己的经历,从国内曲折的求学历程到非洲工作再到来法国读书。然后,我又讲述了自己几年前的一场恋爱,因为我认为这场恋爱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对我的朋友来说多少有点不可思议。我对分析家说:当时的恋爱给了我一种重生的感觉。这个时候,分析家做出了干预:重生,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词,我们今天就停在这儿。出门的时候,我感到一阵阵的迷醉和狂喜,因为我感觉到这一点被他听到了。他听懂了我说的话的意思,我有一种被理解的感觉,同时感受到了一种支撑,因为理解本身就是一种支撑。
当我们跟他者讲述自己的感情或者困惑的时候,并不是经常能够被别人理解,尤其是越复杂、越曲折、越矛盾的感受越难以被听到。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到底在意什么,自我欺骗是生活的常态。另一种常态即是重复,重复地陷入某一种关系当中,甚至总是遇到某一类型的人。虽然我们可以用主人的话语遮蔽住所有这些,但对于敏感的心灵来说,所有被压抑的情感、话语,都会以其他面目在其他场合出现,这一点不可避免。
当然,精神分析不只是被听到,它包括了太多的东西。拉康甚至告诫我们不要理解得太快。这里说被听到,是因为分析家能够抽取出对主体生活至关重要的能指:这样一个词,这样一句话,或者这样一个问题可能显示了主体为众多尝试付出的努力。某一个存在的问题始终萦绕着主体的生活,主体生活的展开即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
所以我们说,精神分析可以让我们获得自由。因为某种意义上我们都寄居在一个欲望上,因为症状的困扰,或者我们对这个欲望不满,或者我们想远离它,而分析可以使我们认清自己的症状,卸载痛苦。于是我们的生活得到了释放,我们能更自由地按自己的心意去生活,比如爱情,比如生育,比如某个职业生涯,我们得以更加自由地去做这些事情。
至于拉康派与其他精神分析学派之间的区别,这是一个宏大的理论问题,拉康自己也不断地与客体关系学派对话,与自我心理学对话。本书中,阿兰瓦尼埃先生讨论了很多拉康派与自我心理学之间的差别,相信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对此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抛开理论,从直观感受上说,相比其他流派的精神分析,拉康的理论显得更加晦涩复杂,同时吐露着一种迷人的神秘。这里面有一种知识的诱惑,也正是这种诱惑,让笔者当年从纷繁的哲学著作中遇见了他,追随了他。然而,后来拉康告诉我们,真理本身拥有一个虚构的结构,真理只能被半说。这不能不说有些讽刺,但并不无奈。当我们被拉康的理论吸引的时候,我们已然假定他肯定知道一些东西。正如占据假定知道主体位置的分析家由此产生了转移,终究我们会通往走上欲望的道路。说到转移,不得不提一句让笔者印象深刻的话,我们知道,爱情也属于转移,而精神分析是基于转移的工作。所以当年让阿鲁什(Jean Allouch)说道:精神分析是一门关于爱欲的学说(rotologie)。
从横向的角度,如果我们比较拉康派与其他精神分析流派,比如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案例,我们会发觉其他流派对主体的理解多少有些流于简单,自我心理学尤其如此。比如,典型的自我心理学的干预你对我昨天的决定的感受就如同小时候妈妈关上门为了和爸爸睡觉的时候你的感受一样。这种解释,从直观上说,会让我们怀疑所谓俄狄浦斯情结的有效性和普遍性,难道我只能被化约为那个盼望着母亲的主体吗?客体关系学派诞生了众多大师,他们的理论纷繁复杂。梅来妮克莱因、比昂等人的天资毋庸置疑,都为精神分析的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个视角下,我们会看到拉康离哲学更近,也确实是来自人文科学的启迪,尤其是语言学和人类学,让他相比客体关系学派更注重结构的概念。当然,就像我们在本书中看到的那样,这种结构是随着20世纪的哲学思潮和拉康本人的理论演进不断发展的。在这个结构下,我们可以从更整体的角度把握人的存在本身:他的欲望,他的享乐,他的激情,他的临床表现和分析家所做的干预,等等。
和其他学科之间呢?无疑,相比20世纪的现象学思潮,精神分析是更好入门的,比如,与海德格尔相比。拉康是熟悉海德格尔理论的,他们见过面。拉康也会在讨论班上借用海德格尔的概念,比如,此在(dasein)。有一次,拉康还开玩笑说某个分析家叫做Sorge,这是一个非常海德格尔式的名字。因为sorge(牵挂)是海德格尔的重要概念。笔者不是哲学专业出身,数次尝试一探《存在与时间》的究竟都一头雾水,我相信诸多渴望探求真理的灵魂也会有类似的境遇。相比之下,基于临床直观的精神分析就显得平易近人许多。相比现象学严格的逻辑根基,精神分析的方法更容易让我们揭开领悟自己的面纱。当然,客观上说,精神分析与现象学或者分析哲学相比,它们的领域归根结底是各不相同的,探寻的是不同维度的真理或者真理的不同面向。
回到精神分析本身,笔者想说,亦如瓦尼埃先生强调的那样,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拉康通过引证临床案例建构的精神分析理论,他首要的关切点依旧是临床精神分析。无论他的理论听起来多么具有异域风情或者多么渗透着哲学的意涵和反思,所有这些理论的建构,包括客体小a,包括博罗米结,包括圣状(sinthome),所有这些都是基于他在分析室内听到的东西,基于他与正常人或者精神病人工作的经验,这也是本书的重要价值之一。通过考察拉康理论的关键概念,我们可以看到瓦尼埃的叙述将我们从哲学和文艺批评的语境中带回,我们能够看到拉康提出的每一个理论背后的关键力量,所以可以说本书为读者呈现出的是精神分析的拉康,而非衍生出的哲学或者文学上的拉康。
此外,瓦尼埃先生是刚刚退休的巴黎七大著名教授,笔者有幸聆听过几次先生的课程。瓦尼埃先生是一位非常有魅力且说话自带重低音的教授。他主要关注精神分析与跨学科研究,尤其是精神分析和医学领域之间的交叉与比较。另外,瓦尼埃本人钟爱本雅明,我们在本书的最后可以看到他引用本雅明的例证。翻译瓦尼埃先生的著作是笔者的荣幸,这本书在法国是著名的拉康入门读物,多次再版,一方面归因于他的解释和线索澄澈清晰,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本介绍性的读物基本涵盖了拉康思想的始终,非常有助于让我们窥见拉康思想的全貌,在拉康的讨论班及相关研究著作中文出版以前,它像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一样,可以带领我们走向那个始终外在的又是我们内心最亲密的领域,即我们的无意识。
最后,感谢福建教育出版社惠为出版;感谢编辑的一路陪伴;感谢几个朋友和同事,他们是:高杰、张涛、骆桂莲和黄娅,他们对我的帮助使我受益良多。
王润晨曦
2018年11月16日于巴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