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之一,为适应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专业教学需要,是在《供电工程》(第2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书以供电工程设计和技术应用为主线,论述工业与民用电力用户供电系统的基本理论、工程设计方法和运行管理等基本知识。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绪论,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短路电流计算,电器、电线电缆及其选择,供电系统的一次接线,供电系统的二次接线,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接地与防雷以及电能质量的提高等。为便于教学,一些重要章节都配有例题,同时每章均有思考题与习题。书中例题与习题大多来源于工程实际。
本书在内容阐述上,强调以工程综合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理念,使学生掌握规范要求,并具有实际应用的能力,以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大纲的要求安排章节内容及深度,充分体现供电工程技术的新发展和国家标准规范的新要求,并努力与国际标准接轨。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供电工程设计、监理、安装和运行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参考用书。
|
目錄:
|
前言
本书常用文字符号与图形符号表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电力系统的电压
第三节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第四节用户供电系统及供电要求
第五节供电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
程序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
确定
第三节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
确定
第四节尖峰电流的计算
第五节无功功率补偿
第六节供电系统的计算负荷
第七节供电系统的电能节约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章短路电流计算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供电系统短路过程的分析
第三节高压电网短路电流的计算
第四节低压电网短路电流的计算
第五节短路电流的效应
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章电器、电线电缆及其选择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开关电器的灭弧原理
第三节高压电器
第四节低压电器
第五节互感器
第六节电线电缆
第七节低压保护电器的选择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五章供电系统的一次接线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电力变压器的选择
第三节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第四节变配电所电气主接线示例
第五节高低压配电系统
第六节变配电所与箱式变电站
第七节供电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供电系统的二次接线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操作电源
第三节电气测量回路与绝缘监视
第四节高压断路器的控制和信号
回路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七章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电力线路的保护
第三节电力变压器的保护
第四节电力电容器与高压电动机的
保护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八章供电系统的自动化
第一节微机自动控制装置
第二节配电自动化概述
第三节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第四节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思考题与习题
第九章接地与防雷
第一节接地与等电位联结
第二节电击防护
第三节雷电有关知识
第四节建筑物的雷电防护
第五节供电系统的雷电过电压保护
思考题与习题
第十章电能质量的提高
第一节电能质量标准与频率调整
第二节电压偏差及其调节
第三节电压波动和闪变及其降低
第四节公用电网谐波及其抑制
第五节三相电压不平衡及其补偿
思考题与习题
附录
附录表1工厂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及
功率因数值
附录表2照明设备的需要系数
附录表3民用建筑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
及功率因数值
附录表4住宅用电负荷的需要系数(同时
系数)
附录表5工厂部分用电设备组的利用系数
及功率因数值
附录表6用电设备组的最大系数Km
附录表7不同行业的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数Tmax与年最大负荷损耗小时
数τ
附录表8各类建筑物的单位面积功率
附录表91全国普通住宅每户的用电
指标
附录表92江苏省普通住宅每户的用电
指标
附录表10相间负荷换算相负荷的功率
换算系数
附录表11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力电容器的
主要技术数据
附录表12三相线路电线电缆单位长度每
相阻抗值
附录表1310×(1±5%)04kV 三相双
绕组无励磁调压油浸式电力变压
器技术数据
附录表1410×(1±5%)04kV三相
双绕组无励磁调压干式电力变
压器技术数据
附录表15低压铜母线单位长度每相阻抗
及相保护导体阻抗值
附录表16低压密集绝缘铜母线槽单位
长度每相阻抗及相保护导体阻
抗值
附录表17低压铜芯电线电缆单位长度相
保护导体阻抗值
附录表18CV212系列户内高压真空断路
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附录表19XRNT3、XRNP3、XRNC3型高
压限流熔断器的主要技术
参数
附录表20FLRN36B12D型户内高压SF6
负荷开关及负荷开关熔断器组
合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附录表21XRNT312型高压限流熔断器熔
体电流与10kV电力变压器容量的
配合表
附录表22CW3系列智能型空气式断路器
的主要技术参数
附录表23CM5(Z)系列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主要技术参数
附录表24NT系列高分断熔断器的主要技
术参数及其时间电流特性
附录表25LZZBJ1210A系列高压电流互感
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附录表26BH066型低压电流互感器的
主要技术参数
附录表27JDZX1210系列高压电压互
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附录表28常用绝缘材料的耐热分级及其
极限温度
附录表29架空裸导线的最小允许截
面积
附录表30绝缘导线的最小允许截
面积
附录表31裸导体及高压电缆在正常和短路
时的最高允许温度及热稳定
系数
附录表32低压电线电缆的最高允许温度
及热稳定系数K
附录表33选择电线电缆的环境温度
附录表34450750V型BV绝缘电线穿管
敷设时的载流量
附录表35450750V型RV等绝缘电线明
敷时的载流量
附录表36450750V型BYJ绝缘电线穿管
敷设时的载流量
附录表37450750V型BYJ绝缘电线明敷
时的载流量
附录表38061kV型VV电缆明敷和埋地
敷设时的载流量
附录表39061kV型YJV电缆明敷和埋
地敷设时的载流量
附录表406~35kV型YJV电缆明敷和埋
地敷设时的载流量
附录表41矩形涂漆裸铜母线TMY的
载流量(交流)
附录表42LJ、LGJ型裸铝绞线的载
流量
附录表43环境空气温度不等于30℃时的校
正系数用于敷设在空气中的
电缆载流量
附录表44埋地敷设时环境温度不同于
20℃时的校正系数
附录
|
內容試閱:
|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之一,为适应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专业教学需要,在《供电工程》第2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及相近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供电工程设计、监理、安装与运行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参考用书。
本书以供电工程设计和技术应用为主线,论述工业与民用电力用户供电系统的基本理论、工程设计方法和运行管理基本知识。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绪论,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短路电流计算,电器、电线电缆及其选择,供电系统的一次接线,供电系统的二次接线,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接地与防雷以及电能质量的提高。为便于教学,一些重要章节都配有例题,同时每章均有思考题与习题。书中例题与习题大多来源于工程实际。
本书与上一版相比,在内容上做了以下修改和完善:
(1)依据最新标准和规范,修改了以下内容:电力系统标称电压表述(见第一章第二节),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要求(见第一章第三节),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要求及无功补偿装置安装方式分类(见第二章第五节),低压配电系统中性导体截面积选择要求(见第四章第六节),电力变压器过负荷限值要求(见第五章第二节),电气测量仪表的配置要求(见第六章第三节),例题91(见第九章第一节),间接接触防护中自动切断电源的防护要求(见第九章第二节)和部分引自标准和规范的附录表(见附录表4、附录表9、附录表30、附录表31、附录表75和附录表76等)。
(2)跟踪最新技术发展,修改了供电系统的二次接线(见第六章)、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见第七章)和供电系统的自动化(见第八章)等三章内容。
(3)根据最新产品及其制造标准,修改了电力变压器技术数据(见附录表13、附录表14),更新了部分电器技术数据(见附录表18、附录表22、附录表23),替换了保护装置技术数据(见附录表60、附录表61)。
(4)参考新版权威设计手册,修改了以下内容:起重机的设备功率换算要求(见第二章第一节)及其需要系数(见附录表1),多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确定示例(见第二章第二节),电动机起动时的电压下降计算公式(见第十章第三节)和不同行业的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与年最大负荷损耗小时数(见附录表7),部分电线电缆载流量表(见附录表40~附录表42、附录表52),照明线路保护断路器过电流脱扣器可靠系数(见附录表56),照明线路熔体选择计算系数(见附录表57),熔体允许通过的电动机起动电流(见附录表58),常用电器的泄漏电流(见附录表72)。
本书继续保持以下特点:
(1)特别注重基本理论与工程设计相结合,体现工程应用特色。本书是编者结合多年的专业教学科研总结和工程设计实践编写而成的。内容阐述上,在进行工程科学分析的同时,强调以工程综合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理念,使学生掌握规范要求,并具有实际应用的能力。
(2)知识结构满足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大纲的要求。2004年国家开始实行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制度,同时将注册电气工程师分为发输变电和供配电两大专业。本书以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大纲的要求安排章节内容及深度,强调电气安全,重视节能和工程经济分析,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3)特别注重技术内容的先进性和专业术语的标准化。本书内容充分体现供电工程技术的新发展和国家标准规范的新要求,并努力与国际标准接轨。书中所述技术措施、标准规范要求、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设计技术数据、设备选型资料等均为目前最新的。尤其是专业术语定义大多摘自GBT 2900《电工术语》最新系列标准,部分与IEC标准接轨的专业术语还加注了英文。
本书由扬州大学翁双安任主编,浙江科技学院何致远任副主编,湖南工程学院李永坚、福建工程学院郑荣进参编。翁双安负责全书的构思、统稿和修订工作并编写第四~八章,何致远编写第一、九章,李永坚编写第三、十章,郑荣进编写第二章。江苏大学全力教授、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潘长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任本书主审,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参考了许多相关的教材和专著,在此向所有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产品资料和技术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由于供电工程的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在不断修订之中,加之编者学识水平有限,书中可能有不足和错漏之处,敬请使用本书的广大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指正。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