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445.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NT$
295.0
《
秦汉史讲义
》
售價:NT$
690.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編輯推薦: |
主要内容包括光纤传输技术、分组传送技术以及PWE3、MPLS-TP、分组传送网的保护方式、时间同步等。
并以中兴通讯ZXCTN 6200为实训平台,对分组传送网的网络组建、业务配置、时钟和保护配置等进行了讲解。
24个实际操作视频,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实训任务和项目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
內容簡介: |
《PTN分组传送设备组网与实训》全面介绍了 PTN光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性、技术要求以及业务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光纤传输技术的发展历程、分组传送技术所涉及的数据通信基础知识以及 PWE3、MPLS-TP、分组传送网的保护方式、时间同步等技术的基本原理。本书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编写模式,按照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以中兴通讯公司的 ZXCTN 6200设备为平台,对分组传送网设备整机及单板的功能、设备的初始化、 PTN网络的构建、电路业务的配置、以太网业务的配置、 ATM业务的配置、时钟和保护的配置以及 PTN设备和网络的基本维护进行了介绍,每个实训任务和项目的操作方法和步骤都有详细的说明,并配有实际操作视频。
《PTN分组传送设备组网与实训》可以作为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或其他相关专业的高职高专、应用型本科教学用书和光传输技术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电信、联通、移动传输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
目錄:
|
目录
出版说明前言任务
1 认识传输网 ……………………… 1
1.1 任务及情景引入 ………………………… 1
1.2 传输网的产生和定义 …………………… 1
.3 传输网在通信网络中的位置和层次模型 ………………………………… 2
1.4 传输网发展各阶段的设备特点 ………… 3
1.4.1 PDH技术 …………………………… 3
1.4.2 SDH技术 …………………………… 3
1.4.3 MSTP技术 ………………………… 4
1.4.4 WDM技术 ………………………… 4
1.4.5 ASON技术 ………………………… 5
1.4.6 PTN技术 …………………………… 5
1.4.7 OTN技术 …………………………… 5
1.5 传输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6
思考与练习 …………………………………… 7
任务 2 IP地址与 VLAN技术 ………… 8
2.1 任务及情景引入 ………………………… 8
2.2 TCPIP基础 ……………………………… 8
2.2.1 TCPIP体系结构 …………………… 8
2.2.2 TCPIP与 OSI模型的对比 ………… 9
2.2.3 TCPIP协议簇 ……………………… 10
2.2.4 传输控制协议 ……………………… 10
2.2.5 互联网络协议 ……………………… 11
2.3 IP地址与子网划分 ……………………… 12
2.3.1 IP地址的表示 ……………………… 12
2.3.2 IP地址的结构 ……………………… 13
2.3.3 IP地址的分类 ……………………… 13
2.3.4 特殊 IP地址 ………………………… 14
2.3.5 私有 IP地址 ………………………… 15
2.3.6 子网划分 …………………………… 15
2.4 以太网基础知识 ………………………… 17
2.4.1 以太网的产生和相关标准 ………… 17
2.4.2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 18
2.4.3 以太网帧结构 ……………………… 19
2.5 虚拟局域网(VLAN)基础 …………… 20
2.5.1 VLAN 的划分方法 ………………… 22
2.5.2 VLAN信息的帧结构 ……………… 24
2.5.3 VLAN的链路类型 ………………… 25
思考与练习 …………………………………… 27
任务 3 路由协议与 ACL ……………… 29
3.1 任务及情景引入 …………………………29
3.2 路由器工作原理 …………………………29
3.2.1 路由与路由表 ………………………29
3.2.2 路由的分类 …………………………31
3.3 常用路由协议 ……………………………33
3.3.1 RIP …………………………………33
3.3.2 OSPF协议 …………………………37
3.4 访问控制列表(ACL)……………………40
3.4.1 ACL的基本概念 …………………… 40
3.4.2 ACL判别规则 ……………………… 41
3.4.3 ACL的工作原理 …………………… 41
3.5 QoS技术 ………………………………… 43
3.5.1 QoS的基本概念 …………………… 43
3.5.2 QoS的模型 ………………………… 44
3.5.3 报文的分类和标记 ………………… 46
3.5.4 流量管理 …………………………… 46
3.5.5 拥塞管理 …………………………… 47
3.5.6 QoS功能 …………………………… 48
思考与练习 …………………………………… 49
任务 4 MPLS技术 ……………………… 51
4.1 任务及情景引入 …………………………51
4.2 MPLS 技术概述 …………………………51
4.3 MPLS 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工作机制 ……52
4.3.1 MPLS 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52
4.3.2 MPLS 的主要转发表项 ……………53
4.3.3 MPLS 的报文结构 …………………54
4.3.4 MPLS 的工作过程 ………………… 54
4.3.5 倒数第二跳弹出机制 ……………… 57
4.4 标签分发协议(LDP)…………………… 58
4.4.1 LDP的基本概念 …………………… 58
4.4.2 LDP发现 …………………………… 59
4.4.3 LDP会话建立和维护 ……………… 60
4.4.4 标签分发和管理 …………………… 61
4.5 MPLS链路的保护与恢复技术 …………62
4.6 MPLS 技术的优势 ………………………63
思考与练习 ……………………………………65
任务 5 PWE3技术 ……………………… 66
5.1 任务及情景引入 ………………………… 66
5.2 PWE3概述 ……………………………… 67
5.2.1 PWE3的基本概念 ………………… 67
5.2.2 PWE3业务网络基本要素 ………… 67
5.3 PWE3 的体系结构 ……………………… 68
5.3.1 网络参考模型 ……………………… 68
5.3.2 维护参考模型 ……………………… 70
5.3.3 协议栈参考模型 …………………… 71
5.4 协议分层模型 …………………………… 72
5.4.1 逻辑协议分层模型 ………………… 72
5.4.2 有效载荷层 ………………………… 72
5.4.3 PW封装层 ………………………… 73
5.4.4 PSN 隧道层 …………………………74
5.5 PWE3 控制平面 …………………………75
5.5.1 PW 的创建和拆卸 …………………75
5.5.2 状态检测及通告 ……………………75
5.6 PWE3的工作原理 ………………………76
5.6.1 伪线建立过程 ………………………76
5.6.2 PWE3数据报文转发 ………………77
5.6.3 多跳 PWE3 …………………………77
5.7 PWE3业务仿真 …………………………78
5.7.1 TDM业务仿真……………………… 78
5.7.2 ATM业务仿真 ……………………… 80
5.7.3 以太网业务仿真 ……………………80
思考与练习 ……………………………………81
任务 6 PTN关键技术之 MPLS-TP …… 82
6.1 任务及情景引入 ………………………… 82
6.2 MPLS-TP技术概述 ……………………… 82
6.2.1 PTN的标准之争 …………………… 82
6.2.2 MPLS-TP标准化过程 ……………… 83
6.2.3 MPLS-TP技术特点 ………………… 83
6.3 MPLS-TP网络的分层模型 ……………… 84
6.3.1 MPLS-TP网络垂直分层 …………… 84
6.3.2 MPLS-TP网络的 3个平面 ………… 85
6.4 MPLS-TP网络接口 ……………………… 86
6.5 MPLS-TP网络中数据的转发 …………… 88
6.6 MPLS-TP和 MPLS的差别……………… 89
思考与练习 ……………………………………90
任务 7 PTN网络的 OAM机制………… 91
7.1 任务及情景引入 ………………………… 91
7.2 分组传送网 OAM的基本概念 ………… 92
7.2.1 OAM的定义 ……………………… 92
7.2.2 PTN的 OAM标准 ………………… 92
7.2.3 OAM的分类 ………………………92
7.3 PTN的 OAM层次模型 …………………93
7.3.1 管理域 OAM网络模型 ……………93
7.3.2 MEG嵌套…………………………… 95
7.3.3 PTN OAM处理流程 ………………95
7.4 MPLS-TP的 OAM功能 ………………… 96
7.4.1 故障管理 OAM功能 ……………… 96
7.4.2 性能管理 OAM功能 ……………… 98
7.5 MPLS-TP的 OAM 报文封装和识别 …… 99
7.5.1 OAM报文封装 ……………………99
7.5.2 识别 OAM 分组 ………………… 101
7.6 PTN与数据网络通信产品的区别 …… 101
7.6.1 以太网承载 IP化业务的缺陷 …… 101
7.6.2 IPMPLS承载 IP化业务的缺陷… 102
7.6.3 PTN相对于传统交换机的差异化 ……………………………… 102
7.6.4 PTN相对于传统路由器的差异化 ……………………………… 103
思考与练习 ………………………………… 104
任务 8 PTN设备介绍及系统初始化 …106
8.1 任务及情景引入 ……………………… 106
8.2 ZXCTN系列设备介绍 ……………… 106
8.2.1 中兴通讯 PTN产品家族 ………… 106
8.2.2 ZXCTN 6200设备硬件简介 …… 107
8.3 PTN网络搭建及 ZXCTN 6200初始化 111
8.3.1 初始化准备及规划 ……………… 111
8.3.2 使用超级终端连接网元 ………… 112
8.3.3 网元初始化命令介绍 …………… 114
8.4 四网元组网初始化案例 ……………… 118
8.4.1 网元 1的命令脚本 ……………… 118
8.4.2 网元 2 的命令脚本 ……………… 120
8.4.3 网元 3的命令脚本 ……………… 122
8.4.4 网元 4 的命令脚本 ……………… 124
思考与练习 ………………………………… 125
任务 9 使用 U31网管软件创建 PTN网络 ………………………127
9.1 任务及情景引入 ……………………… 127
9.2 NetNumen U31网管软件的介绍和使用 …………………………………… 127
9.2.1 U31网管软件的功能 …………… 127
9.2.2 U31网管软件的系统组成 ……… 130
9.2.3 启动并登录 U31网管软件系统 … 130
9.3 使用 U31软件创建 PTN网络 ……… 132
9.3.1 创建离线网元和网络 …………… 132
9.3.2 创建在线网元和网络 …………… 133
9.4 创建网元之间的段层 TMS …………… 137
9.4.1 基础配置数据规划 ……………… 137
9.4.2 段层创建过程 …………………… 138
9.4.3 查询段层创建配置结果 ………… 142
思考与练习 ………………………………… 143
任务 10 E1电路业务配置 ……………… 144
10.1 子任务 1:TDM E1业务配置 ……… 144
10.1.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44
10.1.2 TDM E1仿真原理 ……………… 145
10.1.3 TDM E1业务配置规划 ………… 145
10.1.4 TDM E1业务配置流程 ………… 146
10.1.5 TDM E1业务配置操作 ………… 147
10.1.6 TDM E1业务验证 ……………… 149
10.2 子任务 2:ATMIMA业务配置 …… 149
10.2.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49
10.2.2 IMA业务组网规划 …………… 150
10.2.3 IMA E1配置步骤 ……………… 151
10.2.4 IMA E1业务验证 ……………… 154
思考与练习 ………………………………… 154
任务 11 以太网专线 E-Line业务配置 … 156
11.1 子任务 1:EPL业务配置 …………… 156
11.1.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56
11.1.2 任务分析及规划………………… 156
11.1.3 EPL业务配置步骤……………… 157
11.1.4 EPL业务验证…………………… 159
11.2 子任务 2:EVPL业务配置 ………… 159
11.2.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59
11.2.2 任务分析及规划………………… 160
11.2.3 EVPL业务配置过程 …………… 161
11.2.4 EVPL业务验证 ………………… 167
思考与练习 ………………………………… 167
任务 12 以太网专网 E-LAN业务配置 … 168
12.1 子任务 1:EPLAN 业务配置 ……… 168
12.1.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68
12.1.2 任务分析及规划………………… 168
12.1.3 EPLAN业务配置步骤 ………… 169
12.1.4 EPLAN业务验证 ……………… 171
12.2 子任务 2:EVPLAN业务配置……… 171
12.2.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71
12.2.2 任务分析及规划………………… 172
12.2.3 EVPLAN业务配置步骤 ……… 173
12.2.4 EVPLAN业务验证 …………… 178
思考与练习 ………………………………… 179
任务 13 以太网树形业务配置 …………180
13.1 子任务 1:EP-Tree业务配置 ……… 180
13.1.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80
13.1.2 任务分析及规划………………… 181
13.1.3 EP-Tree业务配置步骤 ………… 182
13.1.4 EP-Tree业务验证 ……………… 184
13.2 子任务 2:EVP-Tree业务配置 …… 185
13.2.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85
13.2.2 任务分析及规划………………… 186
13.2.3 EVP-Tree业务配置步骤 ……… 187
13.2.4 EVP-Tree业务验证 …………… 193
思考与练习 ………………………………… 193
任务 14 PTN网络的保护机制 …………194
14.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94
14.2
PTN网络保护的概念和分类 ……… 194
14.3
PTN网络内部组网保护 …………… 195
14.3.1 线性隧道保护…………………… 195
14.3.2 PTN环网保护 ………………… 197
14.4
PTN网络边缘互连保护 …………… 199
14.4.1
LMSP保护 ……………………… 199
14.4.2
LAG保护 ……………………… 201
14.4.3 E1链路保护技术 ……………… 203
14.5 线性隧道保护配置…………………… 205
14.5.1 配置规划………………………… 205
14.5.2 线性隧道配置步骤……………… 205
14.5.3 线性隧道保护倒换测试………… 207
14.6 Wrapping环网保护配置 …………… 209
14.6.1 配置说明………………………… 209
14.6.2 Wrapping环网保护配置过程 … 210
思考与练习 ………………………………… 213
任务 15 PTN网络同步技术 ……………214
15.1 任务及情景引入……………………… 214
15.2 传统的数字同步网络………………… 214
15.2.1 同步的概念……………………… 214
15.2.2 同步时钟源……………………… 215
15.2.3 数字同步网……………………… 215
15.3 分组交换网络的同步技术…………… 217
15.3.1 分组交换网络的同步需求……… 217
15.3.2 分组交换网络的同步技术分类… 217
15.4 同步以太网…………………………… 220
15.4.1 同步以太网标准演进…………… 220
15.4.2 同步以太网工作原理…………… 221
15.5 IEEE 1588 时钟 ……………………… 222
15.5.1 IEEE 1588的基本概念 ………… 222
15.5.2 1588时钟的测量时延 ………… 223
15.6 1588 v2典型应用场景 ……………… 224
15.6.1 全网同步(BC模式) ………… 224
15.6.2 时间透传(TC模式)…………… 225
15.6.3 网络时钟保护…………………… 226
15.7 同步以太网配置……………………… 227
15.7.1 组网图和配置要求……………… 227
15.7.2 配置步骤………………………… 228
15.8 1588 v2时间同步配置 ……………… 231
思考与练习 ………………………………… 236
任务 16 PTN性能维护与故障处理 ……237
16.1 任务及情景引入……………………… 237
16.2 告警查询和性能事件处理…………… 237
16.2.1 当前性能查询…………………… 237
16.2.2 告警查询与管理………………… 239
16.3 故障定位及处理……………………… 241
16.4 典型故障实例………………………… 243
16.4.1
PTN业务连通性诊断 ………… 243
16.4.2
PTN网管告警上报问题排查 … 246
16.4.3
PTN 6200 RSCCU主备单板倒换异常…………………… 247
16.4.4 对接光线路板的光模块类型不符导致业务不通……………… 247
16.4.5 电源板导致业务出现瞬断……… 248
思考与练习 ………………………………… 249
附录 常用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250
参考文献…………………………………… 254
|
內容試閱:
|
随着通信业务 IP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 SDHMSTP技术正逐渐被 PTN(IPRAN)分组传送承载技术替代。近年来,通信运营商在本地层面都开始大量建设分组传送网络,以适应网络发展变化的趋势,其中传输承载网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2G和 3G移动通信的回传网主要基于 SDHMSTP等技术体系构建,承载以语音为主的 TDM业务,随着 LTE 网络的部署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发展,数据业务已成为通信网络的承载主体, SDHMSTP这类以刚性管道为基础的技术已经难以满足新的发展需求, PTN凭借丰富的业务承载类型、强大的带宽扩展能力以及完备的服务质量保障能力,成为基站回传承载网络的首选。
为了适应当前通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已着手对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开设了 PTN分组传送网课程,但目前市面上关于 PTN的参考书籍比较少,现有的也只是从分组传送网的理论方面进行阐述,并不适合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学用书。基于此,本书以 PTN分组传送网技术的原理为基础,以任务为驱动,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之外,力图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加入了大量的实训项目,强调实际技能的练习和掌握。
全书由 16个任务构成,内容主要包括分组传送网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如 IP地址和子网划分、 VLAN技术、路由协议、 MPLS标签交换基础等;同时介绍了 PTN分组传送网的关键技术,如 PWE3伪线仿真、 MPLS-TP技术、 PTN的同步机制、 PTN的保护方式以及 PTN的 OAM等。并以中兴通讯公司的 ZXCTN 6200设备为实训平台,对分组传送网的网络组建、业务配置、时钟和保护配置进行了讲解 ,包括 E-Line业务、 E-LAN业务、 E-Tree业务、 TDM业务、 ATM业务、线性隧道保护、环网保护、伪线双规保护、同步以太网和 1588时钟配置等。
本书由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老师共同撰写,其中周鑫老师编写了任务 4、7、9、12、 15;王远洋老师编写了任务 3、5、8、10;赵阔老师编写了任务 6、14;姚先友老师编写了任务 2;闫海煜老师编写了任务 11;余月华老师编写了任务 1;何川老师编写了任务 13;李方健老师编写了任务 16。本书由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陶亚雄教授、刘良华教授、曾晓宏教授共同审阅,在编写过程中,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还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在此对其所做的工作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或差错之处,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