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继《春去夏犹清》《一年灯火要人归》之后,陆蓓容再度倾心之作:唐诗下酒,宋词伴茶,诗情画意浓。
★精选187经典唐宋诗词及179幅中外博物馆典藏国画,其中既有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也有鲜为人知的佳作。
★布面精装,潘通专色印刷,精致烫印,篇章页选自明画家孙克弘的《芸窗清玩图》,尽显生活雅趣。
★单日读诗词,双日赏名画。选诗关情,四时流转、悲欢欣喜皆有,简直是朋友圈的金句锦囊。选画用心,甄选各大博物馆的典藏名作,近13配画是知名博物馆的近期展品。
★诗词评注活泼有趣,既引经据典又深入浅出,配画贴合诗意,诗词与配画之间巧妙联系,有趣彩蛋等你来发现。
★作者具有艺术史研究和诗词写作双重身份,8年来流连在各大博物馆之间,从近期展览和珍贵典籍中寻找有新鲜感的古代艺术珍品,日历配画近34为罕见佳作。
★中国人的诗情画意都锁在这本日历中,无论是孩子或成年人都能在日常的使用中,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点亮每天的诗意生活。
|
內容簡介: |
日历精选187首经典唐诗宋词、179幅中国传统画作,诗境画意,彼此契合。编排上,一日诗,一日画,一日词,一日画,错落别致。
诗词以四时流转为线索,注重展露四季变化中,古人的喜怒哀乐、坐想行思。一年光阴里,古人在生活;山光水色、帆影蹄声之间,他们也在思考。出与处,古与今,爱与怨,去与留奔走红尘之际,他们究竟有怎样的内心戏?答案在纸墨与字句之间。
读诗看画,都是在亲近往昔,试图走近他们的世界,而最终也会因此更了解我们自己要想解释河流的走向,就得勇于探索,随山到水源。
|
關於作者: |
陆蓓容 艺术史博士,书画鉴藏史研究者,诗词写作者。
有鉴藏史专著《宋荦和他的朋友们:康熙年间上层文人的收藏、交游与形象》、散文集《更与何人说》等,参与注译的《世说新语》(导读版)入选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自2016年起开始编著日历,出版有《唐诗之美日历:2017珍藏版》《春去夏犹清:唐诗宋词日历二〇一八》《一年灯火要人归:唐诗宋词日历二〇一九》
|
內容試閱:
|
去年我回去,你们刚穿新棉袍。今年我来看你们,你们变胖又变高。西风唱着歌儿,重返人间。荷花变莲蓬,树叶都染红,旧日历翻到下半部,新的一部又在眼前。
我已经很熟悉这份工作。照旧是严格依照时序变化过程选诗配画,务求严密配合,也同样尽量避免重复,且突出经典名作。第四个年头,好画儿越来越难找。于是翻了各种不常见的画册,仍希望让大家耳目一新。譬如2月4日的《簪胜图》,画中人鬓边簪戴彩胜,正与立春时节相应,这主题相当罕见,这幅画儿也不特别著名。此类作品还有不少,读者若愿意,不妨时时留心。
顺便作几点说明:首先,在为诗词和绘画作者标注时代之际,出于种种考虑,未曾区分南北两宋。其次,绘画作品的鉴定向来困难,日历中的作者名称与作品题目,都是按照常见或普遍观点来题署的。最后,诗词文献版本众多。对于名家名作,一般以重要注本、整理本为依据。其余作品只能根据通行版本录文。此外,今年在为宋词加标点时,仍与去年一样,在不押韵的句末使用逗号,每逢韵脚使用句号。虽然有时略显突兀,但它毕竟是最为清晰的原则,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新的一年,当然有新的主题。一年灯火里,古人在生活;山光水色、帆影蹄声之间,他们也在思考。出与处,古与今,爱与怨,去与留奔走红尘之际,他们究竟有怎样的内心戏?答案在纸墨与字句之间。
请大家和古人一起看看长江,回顾三国痛史;摸摸桃树,同情乱世百姓。舟出巫峡,尽可畅想阳台神女;月出山驿,合该怀念老朋友。读诗看画,都是在亲近往昔,试图走近他们的世界,而最终也会因此更了解我们自己要想解释河流的走向,就得勇于探索,随山到水源。啊,对了,今年诗词页的小元素,都是从相配的绘画原作中挑选出来的。每一首作品都有它独一无二的点缀。这是设计师何睦老师的匠心。
一山行尽一山青,七字小句恰如人生。幸而那青山千变万化。它有时高耸险峻,有时倒也温柔可喜,像眉眼盈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