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內容簡介: |
《从新判例看刑法》一书,是以山口厚教授在日本著名的《法学教室》杂志上连载的文章为基础的结集,全书共二十四章,对刑法总论以及各论的一些重点疑难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分析。作者特别通过对日本的判例进行详细的梳理,得出相应的结论并进行充分的论证。每篇文章都结合各级裁判所特别是*裁判所在一个问题上所作出的*刑事判例,从刑法理论上进行梳理、反思和评价。对于中国刑法学界而言,这一著作既有利于我们对于日本刑事司法实践的进一步了解,也有助于我们对于刑法理论中相关问题的深入把握。本书的出版对于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案例指导制度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山口厚(Atsushi Yamaguchi),1953年出生,1976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同年留校任助手。1979年担任东京大学法学部副教授,于1982年以客座研究员身份赴美国哈佛大学考察,1991年担任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法学政治学研究科副教授,1992年起担任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法学政治学研究科教授。2002年起担任日本司法考试委员,从2009年到2015年担任日本刑法学会理事长,2012年起担任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法学政治学研究科长、法学部长、司法考试委员会委员长。2014年从东京大学退职后被评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并同年于早稻田大学法务研究科任教。自2017年2月起担任日本最高裁判所大法官(判事)。
译者简介作者简介
山口厚(Atsushi Yamaguchi),1953年出生,1976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同年留校任助手。1979年担任东京大学法学部副教授,于1982年以客座研究员身份赴美国哈佛大学考察,1991年担任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法学政治学研究科副教授,1992年起担任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法学政治学研究科教授。2002年起担任日本司法考试委员,从2009年到2015年担任日本刑法学会理事长,2012年起担任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法学政治学研究科长、法学部长、司法考试委员会委员长。2014年从东京大学退职后被评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并同年于早稻田大学法务研究科任教。自2017年2月起担任日本最高裁判所大法官(判事)。
译者简介
付立庆,1976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首批杰出学者“青年学者”(A岗)。曾获第二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016)。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东京大学法学政治学研究科客员研究员。著有《主观违法要素理论——以目的犯为中心的展开》《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与路径选择》等,译有山口厚《刑法总论》(第二版,独译)《刑法总论》(第三版,独译)《从新判例看刑法》(第二版,与刘隽合译)等。
刘隽,1980年出生,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福建省福州市人民检察院干部,主任科员。发表文章多篇,译有《从新判例看刑法》(第二版,与付立庆合译)等。
陈少青,1988年出生,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早稻田大学法学研究科外国人研究员。独立在《法学家》《政治与法律》等法律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
目錄:
|
上篇总论
第1章被害者行为的介入与因果关系
一、导语
二、最近的最高裁判例
三、判例中因果关系的判断
四、最高裁判例的评价与展望
第2章利用了被害者行为的法益侵害
一、导语
二、最高裁平成16年(2004年)1月20日决定
三、自伤、自杀与意思的瑕疵
第3章不作为的杀人罪
一、导语
二、最近的最高裁判例
三、关于保障人地位
四、共同正犯的成立范围
第4章正当防卫的周边
一、导语
二、正当防卫与第三者的法益侵害
三、防卫过当与假想防卫的交错
第5章过失犯的成立要件
一、导言
二、最近的最高裁判例
三、过失犯中的注意义务
第6章实行的着手与既遂
一、导言
二、最近的最高裁判例
三、实行的着手
四、构成要件的过早实现
第7章共犯的因果性与共犯关系的解消
一、导语
二、最高裁判所平成21年(2009年)6月30日决定
三、以往的判例?裁判例
第8章承继的共犯
一、导语
二、最高裁判所平成24年(2012年)11月6日决定
三、共犯的因果性(实质论)与从属性(形式论)的交错
第9章罪数论
一、导言
二、最近的最高裁判例
三、不可罚的事后行为
四、牵连犯
下篇各论
第10章伤害的含义
一、导语
二、最近的最高裁判例
三、伤害的含义
四、作为加重结果的伤害
第11章侵入住宅罪的成立要件
一、导言
二、最近的最高裁判例
三、侵入的含义
四、侵入的对象
第12章盗窃罪中的占有的含义
一、导言
二、盗窃罪中的他人占有
三、盗窃罪与遗失物等侵占罪之间的认识错误
第13章不法领得的意思
一、导言
二、最近的最高裁判例
三、盗窃罪中的不法领得目的
四、诈骗罪与不法领得的目的
第14章不动产的占有与侵夺
一、导言
二、不动产的占有
三、侵夺的含义
第15章事后抢劫罪的成立范围
一、导言
二、最近的最高裁判例
三、对于“盗窃的机会继续中”的解释
四、其他问题
第16章诈骗罪中的交付行为
一、导言
二、最高裁判所于平成15年(2003年)12月9日的决定
三、交付行为的要件
四、对于本案的若干检讨
第17章信用卡的不法使用与诈骗罪的成立与否
一、导言
二、不法使用自己名义的信用卡
三、不法使用他人名义的信用卡
第18章文书的不法取得与诈骗罪的成立与否
一、导言
二、最高裁判所的两个判例
三、文书的交付与诈骗罪的成否
第19章根据诈骗对象限定诈骗罪的处罚
一、导语
二、最近的最高裁判所判例
三、诈骗罪处罚的限定
第20章错误汇款与财产犯罪
一、导言
二、近年来刑事判例与学说的动向
三、关于“存款的占有”
四、欺骗行为
五、告知义务
六、补论:遗失物等侵占罪的成立与否
七、结论
第21章亲属关系与财产犯罪
一、导言
二、最近的最高裁判例
三、亲属相盗特例的适用与准用
第22章赃物的返还与赃物罪的成立与否
一、导言
二、赃物罪的保护法益与罪质
三、有关盗窃物返还案件的最高裁判例
四、请求权的含义
第23章制作名义人的含义与有形伪造
一、导言
二、最高裁判所于平成15年(2003年)10月6日的决定
三、有形伪造的含义
四、制作名义人的含义
第24章贿赂罪的职务关联性
一、导言
二、最近的最高裁判例
三、一般的职务权限
四、职务密切关联行为
附录日本刑事诉讼法第三编上诉
第二版译者后记
第三版译者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