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对知识产权和清洁技术进行全面评述的著作。其分析了清洁技术和知识产权制度的相互作用、行业趋势、法律发展和案例研究等,展示了知识产权法律如何影响清洁技术的增长,以及绿色商业模式如何塑造知识产权实践。本书解释了清洁技术公司如何利用绿色专利来创建和扩大他们的业务,包括涉及起诉绿色专利申请、建立绿色专利组合和许可清洁技术等有关的战略和案例,还研究了重要的绿色专利诉讼和商标诉讼对清洁技术产业的影响。本书还从品牌所有者和消费者保护的角度,尤其关注生态标记起诉和绿色品牌问题,包括对漂绿的讨论。本书*后批判性地审视了清洁技术知识产权政策,并回顾了关于知识产权在遏制全球气候变化努力中作用的国际讨论。
|
關於作者: |
本书翻译组
审校:刘菊芳,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副司长
蔡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翻译:沈一扬,包容性发展研究所所长
郭军,包容性发展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高宇,包容性发展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郑小粤,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
赵永辉,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合伙人
张南,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讲师本书翻译组
审校:刘菊芳,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副司长
蔡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翻译:沈一扬,包容性发展研究所所长
郭军,包容性发展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高宇,包容性发展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郑小粤,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
赵永辉,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合伙人
张南,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讲师
高佳,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副调研员
史光伟,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合伙人
张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处处长
杜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知识产权办公室主任
冯天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处主管
|
目錄:
|
中文版序
中译本序
译者序
第一章 清洁技术知识产权内涵
第一部分 为清洁技术出谋划策:绿色专利申请,专利组合和许可
第二章 绿色专利:清洁技术专利申请撰写和申请策略
一、已知制造方法的新技术
二、已知方法新用途的法律规定
三、为避免和克服因隐含揭示而驳回的专利撰写和申请策略
四、KSR v.TELEFLEX案之后的显而易见性
五、KSR案后,克服显而易见性驳回的专利撰写和申请策略
六、Swift风力涡轮机案:沉寂之声
第三章 构建绿色专利组合
一、快船公司(Clipper)的自由风力涡轮机
二、普拉斯科(Plasco)能源集团的气化系统
三、目标聚焦的小型绿色专利组合
四、小结
第四章 清洁技术的许可和转让
一、知识产权许可商业模式
二、用于开展新业务的知识产权许可
三、用于生产和市场准入的技术转让
四、用于搭建分销网络的技术转让
五、用于提高效率的许可:集成太阳能电池板和逆变器
六、用于创造收入的许可:在其他领域使用
七、小结
第二部分 庭审中的清洁技术
第五章 绿色专利诉讼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开创性风电专利往事
二、绿色专利诉讼成为法院的亮点
三、生物燃料纠纷:乙醇和生物柴油专利和处理器
第六章 清洁技术非实施专利权人带来的风险
一、eBay案判决及非实施专利权人
二、Paice诉丰田
三、提起诉讼的LED教授:Gertrude Neumark Rothschild
的专利维权诉讼
四、SIPCo和Intus:智能电网NPP们失败了
五、小结
庭审中的清洁技术后记:绿色专利诉讼的将来
第三部分 绿色品牌、漂绿和生态标记执法
第七章 保护生态标记和绿色品牌
一、注册生态标记:像PNC一样容易吗?
二、在主注册簿上注册的替代方案
三、小结
第八章 漂绿和生态标记滥用
一、漂绿的兴起
二、打击漂绿者
三、小结
第九章 生态标记诉讼
一、尚德(Suntech)与生态标记不法分子的斗争
二、Nordic与恶风搏斗
三、COMPOSTABLE认证标志侵权和假冒
四、VOLTAIX诉NANOVOLTAIX:正面交手,描述性标记
五、比较苹果和苹果:城市的生态标记受到威胁
六、小结
第四部分 绿色专利政策、倡议和辩论
第十章 绿色专利政策和倡议:转让、监测和快速监测
一、促进绿色专利转让
二、监测绿色专利
三、快速监测绿色专利
四、小结
第十一章 关于绿色专利政策和清洁技术转移的国际讨论
一、哥本哈根和国际知识产权辩论:历史、参与者和提案
二、清洁技术现实调查:项不受知识产权阻碍的国际绿色
技术转让交易
三、小结
关键词中英文对照
原书致谢
|
內容試閱:
|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就是生产力。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绿色创新的重要成果是清洁技术知识产权。祝贺《清洁技术知识产权:生态标记、绿色专利和绿色创新》中文译著付梓出版,在炎热的2019年夏季,犹如迎来一缕清风,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增添一抹亮绿。
中国坚定走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道路,从总体布局、基本方略、基本国策、法制规则和重大规划等方面,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懈努力。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构成,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治国方略的重要内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绿色原则成为法制原则之一,《民法总则》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中国是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积极支持者和践行者,生态环境保护为政府的五大职能之一,国民经济第十二个和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均将环境资源列为约束性考核指标,并部署促进绿色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中国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打造创新生态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序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启动城市垃圾分类试点,推行绿色物流、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建设绿色工厂,壮大绿色产业,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关部门积极努力,扎实工作,推动绿色创新和绿色经济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2016年探索构建绿色专利分类体系,开展绿色专利统计分析,并对节能环保、新能源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专利审查开设绿色通道,科技部2017年推进建设绿色技术银行,生态环境部2018年发布《关于促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2月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并与科技部2019年4月联合印发《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推进绿色发展,离不开国际经验的借鉴。翻译《清洁技术知识产权:生态标记、绿色专利和绿色创新》,非常必要,很有意义。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引人入胜。书中既包括绿色专利撰写技巧,绿色专利许可与转让,法庭中绿色专利典型判例,也包括绿色专利共享交流,打击漂绿行为与执法,还涉及绿色专利政策动向和金砖国家绿色技术转让交易案例。作者莱恩先生是位资深律师,深耕于绿色专利领域,有专门注册的Green Patent(绿色专利)博客,本书英文原著2011年由牛津出版社正式出版,书中翔实的引证资料和书后的术语索引等,反映出作者的严谨治学风格和扎实专业功底。组织本书的翻译与核校,深感受教和受益。一方面是拓展了绿色专利和绿色创新相关知识与视野,另一方面是思维思辨方法论上受到启发,由衷感慨一本看似专业的书籍具有如此开阔的视角。可以说,本书受众面较广,适合专利和商标审查员、律师、代理师、法官、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知识产权运营工作者、绿色金融界人士等群体阅读。
再次祝贺译著与中国读者见面。期望本书能促进思考,加深理解,促动更多人投身绿色创新,打造绿色发展生态,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地球作出更大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