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rkurs 1
Lektion 1 Wir lernen Deutsch71
Lektion 2 Unterricht und Freizeit91
Lektion 3 Ach du liebe Zeit!113
Lektion 4 Das Lernen lernen: Wrter135
Lektion 5 Sie wnschen? 157
Lektion 6 Essen und Trinken 185
Lektion 7 Manchmal gehts auch ohne Arbeit211
Lektion 8 Das Lernen lernen: Sprechen 237
Lektion 9 Ein Dach ber dem Kopf 263
Lektion 10 Ein Blick zurck289
Lektion 11 Frhliche Weihnachten und ein gutes neues Jahr!315
Lektion 12 Das Lernen lernen: Wiederholen 339
Wrterverzeichnis 363
Starke und unregelmige Verben381
內容試閱:
《当代大学德语》系列(Studienweg Deutsch)是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一、二年级的德语语言综合训练型教材,本套教材以《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德语教学大纲》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要求为指导,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中心,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全面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逐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为进入高年级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当代大学德语》(Studienweg Deutsch)是在原《德语教程》(Grundstudium Deutsch)的基础上重新编写的。原教材主要编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梁敏教授,北京大学赵登荣教授和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专家聂黎曦(Michael Nerlich)先生。《德语教程》在全国近40所大学的德语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德语教学中使用,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并两次获得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近年来,中德两国在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德语教程》中不少内容已显得过时;另外,在此期间国内外的德语教学和教材编写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于2002年决定并开始了《当代大学德语》的编写工作,此教材分别被国家教育部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当代大学德语》(Studienweg Deutsch)系列教材共分四级,每级包括学生用书(Kursbuch)、练习手册(Arbeitsbuch)、听说训练(Hren und Sprechen)、同步训练(Lernzielkontrolle)和教师手册(Lehrerhandbuch)以及相应的语音资料。本教材的宗旨是:在语言情景、交际意向、题材和体裁等语用范围层面上,把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有效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在题材的确定、内容的安排和词汇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德语国家的国情、文化特点以及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现实,有助于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当代大学德语1学生用书》由语音教程和基础教程两部分组成:语音教程部分共分6课,要求通过简单的交际情景使学生掌握德语的语言和基本语调,了解德语的读音规则。每课有一定数量的重点音素及语调练习,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基础教程部分共12课,分三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课,即第4、8、12课的内容为师生共同探讨学习德语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也是复习课,复习前三课所学的内容。本套教材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树立勤学苦练的优良作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主动参加语言实践的习惯。
由于《当代大学德语》系列教材是专门为中国高校学生编写的,对中国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习惯、特点以及他们生活的环境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因为从语音到语法,从交际意向的语言表述到笔头论证的方式,都能体现出文化差异。对一种全新的语言,一种别样的文化和一种不同的社会现实的接近,也是对本国语言、文化和社会现实的比较和认同的过程。这套教材给予学习者的不只是新的语言和新的学习途径,同时也能帮助学习者逾越社会文化障碍,沟通人际关系。
本套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应归功于全体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归功于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司和高等教育司、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鼎立支持,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我们要特别感谢Uta Ettel女士、Dr. Michael Pielenz先生、Friedrich Clamer先生、穆兰教授和许震民教授,他们通读了全书或参与了审校工作,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感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为编写组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对教材内容提出的建议。最后,还要感谢一切关心和支持过我们工作的朋友。
我们热切期望广大读者在使用本书的过程中对发现的纰漏、缺点或错误提出批评和建议,以便在再版时修订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