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分为九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构造与维修、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构造与维修、点火系统的构造与维修、冷却系统及润滑系统的构造与维修、起动系统的构造与维修、发动机的拆装与清洗,每个项目又由若干个任务组成,以完成任务的工作步骤为主线,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便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
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汽车行业相关人员的参考用书。
|
目錄:
|
前言
项目一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
任务一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
任务二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13
项目二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一 机体组的构造与维修 22
任务二 活塞连杆组的构造与维修 35
任务三 曲轴飞轮组的构造与维修 51
项目三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一 配气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分类 65
任务二 气门组的构造与维修 72
任务三 气门传动组的构造与维修 80
任务四 配气相位与可变配气相位 86
项目四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一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92
任务二 空气供给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97
任务三 汽油供给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104
任务四 电子控制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112
任务五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117
项目五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一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概述 129
任务二 喷油器的构造与维修 133
任务三 柱塞式喷油泵的构造与维修 142
任务四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辅助装置的构造与维修154
项目六点火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 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164
项目七冷却系统及润滑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一 冷却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174
任务二 润滑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183
项目八起动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 起动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191
项目九发动机的拆装与清洗
任务一 发动机的拆卸 200
任务二 发动机的清洗 207
任务三 发动机的装配 213
参考文献 220
|
內容試閱:
|
本书结合我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并参照相关的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准,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材的编写体例,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本书由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的一线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通过企业调研,对汽车维修技术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并在企业、行业专家参与下编写而成。
本书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编写思想,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主要特点如下。
1在编写理念上,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认知特点,打破了传统的理论—实践—再理论的认知规律,代之以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新认知规律,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
2在编写体例上,打破了原有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课程体系,力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并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3在编写内容的安排上,以实际生产为基本依据,以项目为载体,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书中所选用的图例直观形象,好教好学,内容紧扣主题,定位准确。
4在教学思想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一体化,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强调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统一,技能上力求满足企业用工需要,理论上做到适度、够用。
5在教学评价上,坚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即对学生在学习每个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和最后的实训成果进行评价,评价要求明确、直观、实用,可操作性强,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书由九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有若干个任务,以完成任务的工作步骤为主线,便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本书由山东交通技师学院郇延建、付清洁担任主编,山东交通技师学院侯朋朋、丁行海、徐春良担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山东交通技师学院的邢振启、吕小帅、陈瑞强、赵利、刘辉,临沂市工业学校的王旭等。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