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社会从20世纪50年代以计算机与网络的出现和逐步普及为标志,经过几十年迅猛发展,其智能化、数据化的特点已愈发明显,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出了新的挑战。20世纪60年代,化学研究者逐渐意识到,多年来所积累的大量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才能让科学界容易获得和处理。换句话说,这些信息可以借助计算机与网络为科学界所用。在这样的背景下,1995年美国科学家F. K. Brown博士基于药物研发领域首次提出了化学信息学的定义。而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化学各领域中应用的不断深入,化学信息学的定义在2003年由德国科学家Johann Gasteiger博士描述为一个更为广义的范畴:应用信息学方法及技术解决化学问题。本书是化学信息学的入门课程,教材从实用性出发,针对贯穿于化学学习和研究的三个环节,即化学信息的获取、化学信息的分析加工以及化学信息的传播,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它们均来自化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实际需求,涵盖了数据库检索、专业软件应用与科技论文撰写等方面,具体章节为:第1章为化学信息学导论,概括性介绍用于药物研发的化学信息学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第2章为文献检索概论,阐述科技文献检索的基础内涵与基本方式。第3章为化学数据库,介绍各类型化学数据库资料及其使用信息。第4章为化学软件简介与ChemBioOffice使用,介绍6大类型化学软件,详细介绍了ChemBioOffice的功能与使用案例。第5章为科学数据处理软件,详细介绍了Origin的功能与使用案例。第6章为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概述了科技论文图片的要求,围绕要求介绍了Ps软件的功能与使用案例。第7章为Adobe Illustrator科研绘图,详细介绍了Illustrator软件科研绘图功能与使用案例。第8章为核磁共振谱图解析软件ACDNMR与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依次介绍了两种软件的应用实例。第9章为学位论文排版,详细介绍了学位论文的规范格式以及如何利用Word进行快速编辑。本书是一部连接MOOC与课堂的新形态教材,丰富的配套视频资源是其一大特色。我们的专业多媒体制作团队录制了系列高质量教学视频,将具体案例如数据库检索、化学软件使用等内容更加清晰、详细、生动地展现出来。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来观看,还可以配合中国大学慕课网站上的在线课程《化学信息学》一起使用。本书由林亚维、胡晓松、郑铮主编。感谢武汉理工大学郭丽萍、李曦、李俊升、袁泉提出的宝贵意见。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万照、徐俊、朱文杰、茅龙、赵孔娥、刘红龙、郑林波等积极参与了资料的整理与收集工作,武汉理工大学以及化学工业出版社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最真挚的感谢。由于化学信息学涉及的内容广泛且编写时间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