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见证了二战时期德国空军毁灭前的荣耀!
★反击红色苏联浴火重生,斯大林之鹰挥剑柏林!
★当事人记忆深处的口述历史 取自交战双方的翔实数据 战略背景的研究剖析
|
內容簡介: |
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战争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历史上极其残酷的武装冲突。对于这一伟大的历史主题,就以往的研究而言,人们往往把着眼点放在苏德坦克机械化军团在欧洲大地上的纵横驰奔,却对两国空军在1518个日日夜夜中的反复较量有所忽视。事实上,东线空战是人类战争史上铿锵激越的篇章之一。这场规模巨大,却因种种原因鲜为人知的空中对决,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世界大战的走向乃至全人类的命运。
当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不宣而战突袭苏联时,仅仅用了数天时间,德国空军就消灭了苏联空军一线的主力,牢牢把握了制空权,保障了地面部队的狂飙突进。但短短4年之后,曾经横行一时的纳粹飞狼,其可怜的残部面对柏林上空密密麻麻的几千架苏联飞机,只能进行一番象征性的抵抗。为什么苏联空军在战争初期不堪一击,而到了1943年后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彼此武力消长的过程和原因是什么?两国空军在战争中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本《*后的空战:剑指柏林》将试图回答以上疑问。
|
關於作者: |
顾剑,男,江苏南京人,管理学硕士学位,供职于金融系统。军事历史作家,著有《红色飞蛇》《赤色天马》《帝国最后的击坠王》等作品。
|
目錄:
|
前言
序章 基础知识
德国空军的编制
苏联空军的编制
德国空军的主要装备
苏联空军的主要装备
纳粹德国的军事荣誉
苏联的军事荣誉
战绩认定
外篇:黑十字与红星 1941-1943
第一章 空前绝后的战略转折
东线中部战区的空战 1941-1943
秋季征程
解放斯摩棱斯克
第二章 南线风暴
第三章 中路磐石
外篇:苏德空军 1944年初
第四章 两翼狂飙
列宁格勒解围
右岸乌克兰攻略
第五章 半岛鹰翔
外篇:黑十字与红星 1944
第六章 红军的铁拳:巴格拉季昂
暗流涌动
箭在弦上
挽救老朋友
闪电突袭
解放博布鲁伊斯克
德国第4集团军的覆灭
第七章 从乌克兰到波兰
两路突袭
从科尔托夫走廊到利沃夫
第八章 帝国反击战
波拉茨克空战
巴格拉季昂:第二阶段
维尔纽斯战役
兵临华沙
强渡维斯瓦河
激战波罗的海
传奇的诞生:哈特曼的300胜
总结与未来
第九章 终结的开端
红星闪耀喀尔巴阡山
库尔兰口袋
巴尔克霍恩的奇迹
矛与盾
西线救急
外篇:黑十字与红星 1945
第十章 奥得河上的冬天
冬季飓风
顾此失彼
进抵德国
回光返照
第十一章 大崩溃
浴血布雷斯劳
东普鲁士的陷落
春醒迷梦
第十二章 攻克柏林
兵临城下
风雨红旗
终曲
|
內容試閱: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战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武装冲突。对于这一伟大的历史主题,就以往的研究而言,人们往往把着眼点放在苏德坦克机械化军团在欧洲大地上的纵横驰奔,却对两国空军在1518个日日夜夜中的反复较量有所忽视。而事实上,东线空战是人类战争史上最为铿锵激越的篇章之一。这场规模最大,却因种种原因鲜为人知的空中对决,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世界大战的走向乃至全人类的命运。
当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不宣而战突袭苏联时,仅仅用了数天时间,德国空军就消灭了苏联空军一线的主力,牢牢把握了制空权,保障了地面部队的狂飙突进。但短短4年之后,曾经横行一时的纳粹飞狼,其可怜的残部面对柏林上空密密麻麻的几千架苏联飞机,只能进行一番象征性的抵抗。为什么苏联空军在战争初期不堪一击,而到了1943年后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彼此武力消长的过程和原因是什么?两国空军在战争中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本《最后的空战:剑指柏林》将试图回答以上疑问。
时至今日,有关东线空战的各种中文书籍和网上的资料仍然充斥着偏见、武断和自以为是。如果说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那些为数极少的文献全部以苏方材料为纲,之后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而在三维空间中进行的空战,其复杂性堪称各种战斗之最,任何单方面的说辞都很难反映真实情况(事实上就是拥有双方的材料,想还原某些细节也是极为困难的)。好在随着档案的公开和一些国外经典著作的出版,现在对这个题材做一个大轮廓的描绘已有基础和可能了。
讲述东线空战的第二个难点,就是要结合地面战斗的情况。在东线空战中,双方空军都要在一条流动的战线上空争夺制空权以支持地面部队,这和西线空战(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之前)有根本的不同。那些常见的德国空军联队史,其缺陷也就在这里。此类书籍往往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着墨过多,对宏观的战略背景和战役目的却语焉不详,无法解释为何在战斗中所向无敌,但部队却最终转进到柏林的原因。本书将尽量做到由大入小,避免这一问题。
在本书的编译过程中,我得到了国内很多优秀军事历史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战略背景方面,赵玮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与赵国星合译的《巨人的碰撞》是任何试图了解苏德战争的人的必读书),如果没有懂多国语言的陆乐出手,把那些欧洲地名和人名准确地翻译为汉语对我来说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何莎、蒙创波、高智、陈星波、赵国星、候戈等(恕不能一一列举)或帮我校稿,或给我提供了资料;此外还有指文出版社的编辑们的辛勤劳动,在此本人一并表示感谢。
不过我们的这些努力和反法西斯战士们的付出相比,实在无法相提并论。正是他们的流血牺牲,让今天的我们摆脱了做贱民的命运。谨以这篇文字,献给70年前那些为全人类而战的红色战鹰们,你们不应该被我们遗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