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收录梁实秋、汪曾祺两位文学名家谈美食散文74篇,人生在世,美食不可辜负,看大师笔下道道佳肴活色生香,写出人间至味。内容丰富,一蔬一果一朝夕面脆米香新出炉汤酪小点填餐余小厨出至味名斋烹佳肴食中有真意六大部分,美味纷繁,总有一味让人念念不忘精选齐白石、任伯年、吴昌硕等名家名作彩图,图文相得益彰,更显美食与美文韵味。内文采用进口轻型纸印刷,原色纸浆,手感舒适、视觉柔和;圆脊凹槽精装,高级特种纸面裱,装帧设计精美,宜阅读更宜收藏。
|
內容簡介: |
本书精选梁实秋、汪曾祺两位文学大师谈美食的经典散文74篇,既品家常小菜,又尝名斋佳肴,从每餐都不可少的米面主食写到茶余饭后的汤酪点心,在一蔬一果、一茶一饭中品味食中真意,看四方食事中的五味杂陈。两位大师以闲适而幽默的文字、独到而智慧的评点,为读者呈现一场美食盛宴,展示美味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至情至性。
|
關於作者: |
梁实秋(19031987)1903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县(今杭州)。中国现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代表作有译作《莎士比亚全集》、文艺批评专著《浪漫的与古典的》等。其散文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时而流连于衣食住行,时而沉醉于琴棋书画,有时天文地理,有时人情世故。没有生之无聊死之激烈的大悲大喜,而是在简洁的文字中透出高雅、平和,以及一种积极温暖的情味。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师从于沈从文,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
內容試閱:
|
五味杂陈皆成文章人生数十载,首要满足的即是口腹之欲,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一桩不与饮食相关。在普通人眼中,吃便是每天餐桌上的饭菜和汤饮,而在一些文人墨客看来,这其中却有许多非撰文不能表达的妙处与滋味。中国文坛中有两位既擅长品味又精于烹饪的美食家,一位是梁实秋,另一位是汪曾祺,两位大家皆是用笔墨做菜的好手。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这是汪曾祺先生对自己的评价。他笔下的食物盘盘碗碗活色生香,不论是一碟韭菜花还是整只煮全羊,酸甜苦辣咸都让他念念不忘。贾平凹评价汪曾祺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想必在这修炼之中,灶边缭绕的人间烟火正是不可缺少的一课。若说懂生活、会生活的楷模,梁实秋先生一定榜上有名。他先是于北京生活了三十余年,后又旅居台湾和美国,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对各色美食如数家珍。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这便是梁实秋先生谈吃的初衷。三言两语使人垂涎欲滴,细细品味更得个中深蕴。且吃随缘饭,莫作俗人愁,本书精选梁实秋、汪曾祺谈吃散文七十余篇,尽尝五味纷陈,网罗四方美食,同时搭配了齐白石、吴昌硕、任伯年等书画大家的绘画作品,图文并举,以飨读者。编者谨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