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1.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细矢刚博士为孩子编写的微生物科普书; 2.全方位介绍自然界、食物中、身体里的微生物,大量知识点,丰富孩子的认知,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满足好奇心; 3.揭秘微生物如何影响地球的运转和生物的演化:如何让食物变美味或变质,让人维持健康或导致人生病。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培养爱护环境理念; 4.多种补充板块,动手实验、科学家漫画故事、微生物图鉴,带领孩子深度探秘微生物世界。在家也能做科学实验,轻松上手,锻炼动手实验能力。; 5.小学生推荐阅读,与教育部颁布的科学课程标准高度吻合,课内课外,做小小科学家。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套为510岁儿童创作的微生物科普书,分为《看不见的地球清洁工》《谁把大豆变成酱油》《肚子里的拔河比赛》,带领孩子们了解在泥土、水、空气、食物、人和动物的身体中活跃着的微生物。本套书由国立科学博物馆的研究员细矢刚博士主编,在条理清晰、生动的讲解之外,还配有让小科学迷解渴的知识拓展、观察和动手实验,以及科学家漫画传记。书中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例如为森林做大扫除的微生物,把有关微生物并不浅显的知识讲得明明白白、通俗易懂。书中清新、稚趣、简洁的图画把原本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世界描绘得形象、真切,让具有科学深度的阅读轻松有趣,毫无压力,给孩子留下深刻的感知与记忆。这套书适合对微观世界充满好奇的小朋友,初次认识、系统了解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且影响人类进程的微生物。
|
關於作者: |
主编:细矢刚。1963 年出生于日本东京,理学博士。曾在制药公司担任研究员,2004 年进入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工作,主要研究真菌的分类。著有《霉菌图鉴》《真菌的世界》,编写了《神奇的霉菌》等作品。
译者:田秀娟 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译有《我身边的大自然》《最美的法布尔昆虫记》《加古里子自然大图鉴》等优秀科普童书。
|
內容試閱:
|
我们每天都会吃到利用微生物制作的食品。比如,日本菜中不可缺少的酱油、味增、纳豆、鲣鱼干,喜爱吃西餐的人们常吃的面包、奶酪。这些食品都是利用微生物制作的。借助 微生物的力量,食物会变得更加美味,这个过程叫作发酵。相反,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食物中产生了我们不需要的物质或者有害物质,这种现象叫作变质。无论是发酵,还是变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一样的。大豆长出纳豆菌,会变成纳豆。白菜长出纳豆菌,只会变成一棵烂白菜。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为了获得营养,进行繁殖。但对于人类而言,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可能使食物发酵,也可能使食物变质。让我们通过利用微生物制作的食物,来了解一下食物背后的微生物和人们利用微生物的智慧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