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阿甘本50年学术生涯总结之作。
★在海德格尔、德勒兹之后,阿甘本重新拾起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并给出了截然不同的阐释。
★如果你期待本书会直接回答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那么你会大失所望。
★哲学只能在它被创造的时刻出现,同时,也在这一个时刻消亡。对于只存在于我们语言之中的哲学而言,一旦我们停止了我们的创造活动,它就会随之消亡。
★最终,阿甘本在本书中想要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哲学的问题。
|
內容簡介: |
在《幼年与历史》的序言中,阿甘本提到,他一直有一本未完成的著作,甚至他到那时为止的所有著作,都只能算是他这本未完成著作的序言。而在某种意义上,《什么是哲学?》就是阿甘本口中的那本著作。本书由以下五篇文章组成:
(1)《语音实验》。本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对德里达《论文字学》的一种回应。在阿甘本看来,我们不能将字母等同于与它对应的发音体系;相反,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原初的语音,一种不能被还原为文字的语音。
(2)《论需要的概念》。不同于伦理学对需要的阐释,本文将需要视作一个本体论范畴,而非道德范畴。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必要性、可能性、现实等范畴提出了新的理解。
(3)《论可说之物与观念》。本文从柏拉图的《书简七》出发,借用斯多葛学派的可说之物,重新阐释了柏拉图的观念。正如阿甘本所说:哲学不再通过观念在语言中追问自身,也就失去了它与可感世界之间的必然关联。在《幼年与历史》的序言中,阿甘本提到,他一直有一本未完成的著作,甚至他到那时为止的所有著作,都只能算是他这本未完成著作的序言。而在某种意义上,《什么是哲学?》就是阿甘本口中的那本著作。本书由以下五篇文章组成:
(1)《语音实验》。本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对德里达《论文字学》的一种回应。在阿甘本看来,我们不能将字母等同于与它对应的发音体系;相反,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原初的语音,一种不能被还原为文字的语音。
(2)《论需要的概念》。不同于伦理学对需要的阐释,本文将需要视作一个本体论范畴,而非道德范畴。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必要性、可能性、现实等范畴提出了新的理解。
(3)《论可说之物与观念》。本文从柏拉图的《书简七》出发,借用斯多葛学派的可说之物,重新阐释了柏拉图的观念。正如阿甘本所说:哲学不再通过观念在语言中追问自身,也就失去了它与可感世界之间的必然关联。
(4)《论写序》。本文同样受到《书简七》的启发,在对柏拉图作品的重读中,阿甘本向我们展示了哲学的序言性、间接性、非教条特征。毫无疑问,这也是阿甘本自身哲学所具有的特征。
(5)《至上的音乐。音乐与政治》。乍看起来,这篇讨论音乐的附录在本书中显得有些另类。其实不然。通过阿甘本对音乐史的独特解读,我们得到了一种全新的音乐概念。而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恰恰可以将这视为本书标题所提问题的答案。
|
關於作者: |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 ),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当代最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早年在意大利的马切拉塔大学和维罗纳大学授课,之后在威尼斯建筑大学、巴黎的国际哲学学院和欧洲研究生院(EGS)任教。此外,他还担任美国西北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多所院校客座教授。
阿甘本深受海德格尔和本雅明思想的影响,曾参加海德格尔关于赫拉克利特和黑格尔的研讨班,主持过本雅明著作意大利译本的编辑工作。他在哲学、宗教、艺术、政治思想及诗学等领域均有涉猎,且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和观点,在国际学界享有极高声誉。其代表作有神圣人系列(《神圣人:至高权力与赤裸生命》《例外状态》《语言的圣礼:誓言考古学》等),该系列循着福柯和阿伦特的研究轨迹,探讨社会政治权力及其治理术如何在政治生活中展开,又如何将我们的生命分割为政治生命和赤裸生命;以及《幼年与历史:经验的毁灭》《语言与死亡:否定之地》《宁芙》《奇遇》《普尔奇内拉或献给孩童的嬉游曲》《品味》等。
|
目錄:
|
总序丨重拾拜德雅之学
前言
语音实验
论需要的概念
论可说之物与观念
论写序
附录丨至上的音乐。音乐与政治
参考文献
译后记丨语音的幽灵与空域 阿甘本是最有影响力的意大利思想家。
《赫芬顿邮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