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徽剧,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大型古老剧种,京剧的发源剧种之一。它不仅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对汉、湘、桂、赣剧等都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婺源徽剧属徽剧的分支,其剧目通俗易懂,声腔艺术雅俗共赏,2006年被列入*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书追溯了婺源徽剧的产生和发展,繁荣与凋敝以及抢救与挖掘的历史沿革。这本书的出版必将对婺源徽剧这种中国古老剧种的保存、传承、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也对中国戏曲文明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
內容簡介: |
徽剧是中国戏曲活化石之一,它身上有着我国古代戏曲从曲牌体过渡到板腔体的痕迹,同时也保留了许多高腔音乐和目连戏音乐,其舞台表演也表现得很古朴,但是随着清末民初京剧的漫延,安徽等地的徽剧也逐渐京剧化,徽剧在当地基本消亡,但是婺源徽剧由于受京剧回流的影响较少,因此其身上仍保留了许多老徽班的特色,包括它的剧目、唱腔音乐、演出习俗以及表演体系,这些对今天的戏曲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与历史文化价值。
本书追溯了婺源徽剧的产生和发展,繁荣与凋敝以及抢救与挖掘的历史沿革。
|
關於作者: |
汪晓万,1969年出生,江西婺源人,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协会会员,江西省方志敏学会理事,上饶市方志敏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上饶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赣东北地区的民间音乐、戏曲及红色音乐的研究工作,主持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主持江西省非遗研究基地婺源徽剧研究基地工作。
主编万叶,江西省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长期从事戏曲、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编撰和研究工作。曾担任国家重点艺术科学研究工程《中国戏曲志江西卷》副主编,《中国曲艺志江西卷》常务副主编和《中央苏区文化艺术史》副主编,《弋阳腔丛书》执行主编,《弋阳腔音乐探析与传承》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编审等。戏曲曲艺专著和论文有《中央苏区戏剧史》《弋阳腔民间台本》《弋阳腔源流散论》《弋阳腔历史、现状和当代保护》《昆曲入赣的演变与赣昆的形成》《清代花部声腔南下与江西弹腔戏曲的产生》《宋元时期江西曲艺史迹》《明清时代江西曲艺概略》等。多次获得文化部和全国艺术科学领导小组颁发的优秀著作成果奖和编纂成果个人一等奖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