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NT$
254.0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NT$
230.0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NT$
403.0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NT$
2234.0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NT$
500.0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編輯推薦: |
当前,在历史建筑修缮保护设计实践中,原始图档资料缺失的情况很普遍。历史建筑信息模型(HBIM)则提供了一种改变现状的可能,它掀开了历史建筑信息资料全方位传承的崭新一页。然而,*合理的HBIM框架是什么?它的路线图必定是从设计师BIM实践中的每一小步走出来。本书结合数十例民国建筑BIM模型的创建过程,探讨了HBIM应用的诸多可能性,供同行和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
內容簡介: |
本书分析和讨论了历史建筑信息模型HBIM在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对HBIM的概念、定义和限定范围作了针对性的探讨,介绍了历史建筑信息模型的创建流程和相关主流软件的应用框架,系统探讨了BIM模型和建筑历史数据的叠加模式和应用模态。书中也以既有建筑加固族为例详细描述了历史建筑相关修缮专用族和族库的创建过程,同时结合部分近代历史建筑的修缮加固项目实例探讨了建筑三维BIM模型集成相关建筑文档、图纸、照片等多源数字化档案文件的历史建筑HBIM应用场景,并初步探索了Web环境下历史建筑信息模型的信息索引架构和信息增值途径。本书可供历史建筑保护领域的研究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建筑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
關於作者: |
方立新 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研究所,结构工程博士,教授,东南大学教育部建筑遗产保护实验室从事历史建筑保护,在完成学院技术教学同时承担多项国家纵向课题。
王琳琳 东南大学图书馆馆员,东南大学图书馆计算机系统部技术负责,计算机工程硕士,本书相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参加人。
|
目錄:
|
前言
第1章HBIM历史建筑信息模型概述
1.1 建筑信息模型BIM
1.2 HBIM的定义
1.3 HBIM当前的瓶颈与阶段性目标
第2章HBIM中的信息
2.1 数据固化
2.2 信息强化
2.3 知识活化
第3章HBIM工作流程
3.1 测绘
3.2 检测鉴定
3.3 BIM模型样板
第4章BIM数据传递
4.1 数据传输的IFC标准
4.2 Open BIM与ArchiCAD
4.3 SU BIM模型
4.4 Vico Office
4.5 数据表单与数据库
4.5.1 COBie数据表单
4.5.2 ODBC数据库
4.5.3 Navisworks外部数据库
第5章HBIM族的创建
5.1 族的概念
5.2 族库
5.3 族创建实例
5.3.1 钢筋混凝土楼板加固
5.3.2 钢筋混凝土梁加固
5.3.3 钢筋混凝土柱加固
5.3.4 地基基础加固
第6章历史建筑 BIM建模实例
6.1 南京招商局旧址办公楼
6.2 南京下关码头候船厅
6.3 高家酒馆
6.4 国民大会堂
6.5 咨议局旧址
6.6 南京中山北路576号小红楼
6.7 南京博物院荷兰大使馆
6.7.1 南京博物院
6.7.2 荷兰大使馆
6.8 东南大学大礼堂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
6.8.1 东南大学大礼堂
6.8.2 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
6.9 金陵制造局机器大厂浦口火车站
6.9.1 金陵制造局机器大厂
6.9.2 浦口火车站
6.10 东南大学体育馆工艺实习场
6.10.1 东南大学体育馆
6.10.2 工艺实习场
6.11 东南大学生物馆与科学馆
6.11.1 东南大学生物馆
6.11.2 东南大学科学馆(健雄院)
6.12 民国海军医院和记洋行英国总监办公楼
6.12.1 民国海军医院
6.12.2 和记洋行英国总监办公楼
第7章历史建筑的HBIM
7.1 为什么要HBIM
7.2 WebGL平台
7.3 操作示范
7.3.1 平台引擎选择
7.3.2 模型组库
7.3.3 框架集成及实例
附录 图片来源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建筑信息模型CBIM)的创建对于新建筑来说很容易, 可以从零开始, 在一张白纸上精确地列出需要创建的一切, 但是如果创建一个历史保护建筑的BIM模型, 则难度上升, 有可能遇到不小的挑战, 这其中包括对历史建筑实体的建模转换,即如何将建筑物数据捕获并转换为BIM对象, 以及如何将建筑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BIM信息重置与更新, 以处理既有建筑中隐藏的不确定数据、 对象和其在BIM中的空间关系。 由于需要从模糊的不完全数据中推断信息, 识别历史建筑已知和未知的元素, 历史建筑信息模型HEIM Historical Building In formation Model在行业内距广泛应用尚有较大距离。
当前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帮助HEIM在历史建筑建模上取得了一些突破,这是一个典型的可区分新旧建筑信息模型不同创建特征的应用场景。 不过即使如此,HEIM作业流程相比新建建筑仍然有很多的复杂要素需要控制,如三维激光扫描代替不了内部的结构检测鉴定,后者仍然是各HEIM团队控制相对薄弱的环节。 历史建筑中原始图纸缺失是常态,而结构检测大多基于离散样本点的概率模型统计, 实践中的数据可靠性与理论上的相差巨大, 可以说现有的结构检测技术远不适应HEIM的作业需求。 事实上,对建筑暴露形体三维扫描数据的智能化转换是国内外HEIM的探索热点,技术层面比结构检测要先进很多。 然而,有限智能条件下转换的BIM模型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对历史建筑残损件的记录,其扫描点云是原封不动地载入BIM模型还是补全残损、 剔除变形后再按传统营建法式或规则创建Revit族类,不同的HEIM定位目标会带来不同的思考切入角度,未来期望能在HEIM架构中对BIM构件作参数驱动, 根据材料退化的力学规律演绎其时间进程下的物理变形和属性变异,进一步提升HEIM针对历史建筑保护的决策功能。
本书中所讨论的历史建筑信息模型的所谓模态, 实际上是对HEIM的应用框架和适用模式的探讨分析。 目前为止, 历史建筑HEIM信息模型尚无成熟的标准化应用模板和固定的应用架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本书结合数十例民国建筑BIM模型的创建过程,基于相关建模工作讨论了历史建筑BIM应用的诸多可能性, 尝试在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将 BIM 工具转化落地为可生成由各种主题和历史信息、 几何信息、 结构信息、 保护或恢复状态等各类异构信息组成的数据收集器。 本质上, HEIM 需要实现三维模型完全互操作性和丰富的信息内容交互, 以更有效地管理建筑遗产。 单一的 BIM 模型并不能构成 HEIM 的完整框架,有些素材不应该在 HEIM 中被忽略, 如历史建筑各时期的历史图片, 其蕴含的丰富信息很难通过 BIM 模型对表皮的渲染来等代表达。 BIM 模型可能会取代二维图纸,但 HBIM不 应 试 图 理 解 为 单 纯 以 H限 定 下 的 特 定 BIM模 型, HBIM中应该有容纳传统建筑图档的空间,因此从这个角度,所谓的 HBIM更应该是 HBIM 模式,BIM模型整合传统的建筑图档构成历史建筑生命周期的时间轴导线。本书的一部分工作即试图拓展这样的 HBIM 架构并进行若干测试,其中也包括了在 Web界面下的尝试,虽然已有初步成果,但距离最终
目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51478102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第1~4章由王琳琳撰写,其余章节由方立新撰写。张颖和丁晓丽在第5章部分内容的撰写中做了一部分工作,杜吉顺、张龙、张颖、丁晓丽、王明池、康琦等研究生参与了书中相关 BIM模型的创建工作,张思琦同学参与了最终文稿的部分文字修订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限于笔者水平和写作时间,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