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汴京之围:北宋末年的外交、战争和人

書城自編碼: 339229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郭建龙
國際書號(ISBN): 9787545549447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7-0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49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处着眼:持久战与《论持久战》
《 大处着眼:持久战与《论持久战》 》

售價:NT$ 390.0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445.0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NT$ 295.0
秦汉史讲义
《 秦汉史讲义 》

售價:NT$ 69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28
《 南渡君臣:宋高宗及其时代 》
+

NT$ 490
《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
+

NT$ 365
《 庆历四年秋(天下大势纵横捭阖,政治生态人情洞察,鲁奖作者讲述你不知道的北宋) 》
+

NT$ 617
《 帝国帮凶,还是天朝推手:活跃于晚清官场的洋大人们(全2册) 》
+

NT$ 585
《 辽金西夏史 》
+

NT$ 624
《 晚清三国:1904-1905(精装) 》
編輯推薦:
1. 继帝国密码三部曲之后,郭建龙全新历史大作重磅
2.读史明智,鉴古知今。北宋何以亡国,大金又如何崛起?通过读懂历史变局大事件,获取受用终身的战略和决策智慧,这是一部政商必读的罕见佳作!
3. 一部全新视角下的辽金宋外交战争史,颠覆你既有的历史观,用丰富扎实的史料复原多方立场,带你一起了解北宋政治、军事和外交策略的得与失。
4.把脉帝国系统性痼疾,读懂古代王朝衰亡的深层成因和历史逻辑。围城之下,恶性党争、财政危机、军事痼疾、外交失策本书带领读者身临其境,感受盛世轰然崩塌后的人间百态。
5.本书给你一份危急时刻的国家生存指南,从与之相通的战略和决策层面,可以获得企业生存法则和管理指南。2019必读书!
6. 从盛世到灭亡仅隔3年,北宋何以轰然崩溃?细致解构帝国内外的危机根源,深度发掘历史反思的现代启示。
7. 和战两派的恶性党争、日益加剧的财政危机、痼疾难除的军事体制,以及昏聩不堪的外交策略,如何将内忧外困中的北宋一步步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內容簡介:
本书追溯北宋末年靖康之难的完整历史细节,讲述宋、辽、金三方的和与战,聚焦北宋历史大变局的关键时刻,以及帝国由内而外全局性危局大爆发的前因后果。北宋宣和年间,帝国上下一片繁荣景象,然而盛世之下的隐患已成暗涌。财政困难、军事痼疾、恶性党争等内部危机,北方辽、金两国的军事威胁等外部危机,使得帝国渐成风雨飘摇之势。为收复作为战略屏障的燕云十六州,宋徽宗决定联金灭辽。宋金联盟虽然逐渐将辽国蚕食,但金国借此窥见北宋的虚弱,加之两国复杂的利益纠纷,金国转而南下攻宋。靖康元年(1126),金军第二次围攻汴京,十一月汴京城陷。北宋轰然崩溃,从盛世到灭亡仅隔三年。
作者以兼顾宋、辽、金三方立场的史料记载为基础,用通俗流畅的叙事笔法,试图复盘靖康之难历史发生的过程,探寻北宋盛衰之变背后的深层成因,以及超越时代的镜鉴意义。
關於作者:
郭建龙,自由作家,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出版作品:社科历史类帝国密码三部曲《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历史游记《穿越百年中东》;小说《告别香巴拉》;文化游记亚洲三部曲《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三千佛塔烟云下》《骑车去元朝》;人物传记《一以贯之》;商业传记《势在人为》。
目錄
楔子 从盛世到灭亡只用三年..........................001
第一部 伟大的胜利
第一章 繁荣之后...................................011
四十二年不识兵011
盛世下的隐患014
商王世系与党争020
第二章 北方游牧区:衰老与新兴.....................025
最成功的盟约025
从肘腋之患到心腹大患031
统兵的宦官与主战的叛徒038
第三章 最危险的和约...............................040
和战之争040
三国的外交大竞争043
海上之盟048
第四章 各怀鬼胎...................... ............056
渔猎民族的生活与外交056
主动权拱手相让059
突然加速的灭辽竞赛062
第五章 买来的胜利.................................071
摇摆的军事与外交071
攻克燕京,漫天要价075
峰回路转的西京问题082
燕京的回归088
幕间 另一个版本的收复燕京........................091
第二部 战争与和议
第六章 从和平到战争..............................097
一位降将带来的艰难抉择097
按下葫芦起来瓢102
许亢宗使团观察记105
风雨前夜110
第七章 闪击战....................................116
钳形攻势与制敌之道116
长驱直入118
临阵换帅124
逃亡的皇帝130
第八章 遗患无穷..................................134
孤城守将134
短兵相接138
外交大溃败143
官家议和,百姓遭殃148
第九章 战争无厘头................ ...... ........153
主战派得势153
劫营157
群体事件162
金人撤离165
第三部 汴京失陷
第十章 再起波澜...................................171
太上回銮171
和约遭遇执行难174
老将离去178
最无力的主战派181
第十一章 战端重启.................................187
太原失陷187
长驱直入192
康王单飞197
第二次围城202
第十二章 汴京失陷..................................209
合围209
攻与守的较量214
边打边谈218
装神弄鬼226
第十三章 艰难的谈判................................234
下风口的谈判234
皇帝亲临238
康王避难244
索求不已246
第四部 靖康之难
第十四章 惊天之变..................................257
永离龙庭257
失控的首都265
废黜赵氏274
第十五章 大楚政权..................................286
宋朝版本的选举286
以九族换取一城生灵293
第十六章 战争中的女人..............................301
卖妻女还债的皇帝301
男人之罪女人偿305
最详细的皇帝后宫报告309
第十七章 撤离......................................316
部署撤退316
融入北方的血脉321
皇帝的结局327
画外音 人民真的在乎帝王吗..........................334
第十八章 还政赵氏..................................341
孟后听政341
迟来的康王343
回归均势348
尾声 消失的艮岳....................................353
附录...............................................369
后记.............................................373
参考书目.................... ....................377
內容試閱
楔子:从盛世到灭亡只用三年
在缺乏机械的古代,即便是皇权,在自然面前仍然是渺小的。
在颐和园中,有一块叫作青芝岫的巨大北派太湖石,这块石头长 8 米,宽 2 米,高
4 米,重量大约为 30 吨,如同一座巨大的屏风摆在乐寿堂前的庭院里,
这块石头发现于距离北京城几十公里外的良乡。如今,一个中型吊车和一辆重 卡,可以轻松地将它运送到陆地上的很多地方。 但在并不遥远的清代,还只能利用人力、畜力和简单机械,30 吨的重量就 成了巨大的负担。最初发现石头的人为了移动它而倾家荡产,只好弃置道旁。 乾隆皇帝也是动用了皇权的力量,才将石头移入颐和园中。
但如果是一块更大的石头呢? 比如,大约在北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 1122 年)a,从南方的太湖中就发现
了一块巨型太湖石,大约有 15 米高(约合五层楼),需要近百人手牵手才能将 其环绕。b 凡是见过这块石头的人都会被它巨大的规模惊到,不由自主产生崇拜 之情。石头也不是移往几十公里外,而是从太湖到千里之外的北宋首都汴梁(现
河南省开封市),当时的人们又该怎样才能完成任务呢? 这个任务交给了一个叫作朱勔的人,从现有的资料中,我们能够推断出朱 勔是如何做到的。
最好的太湖石是出于太湖水中,保留着水流冲刷的痕迹,这块大石也不例外。当人们潜水发现石头后,会绑上绳索,清掉淤泥,用大船将石头拖出水。但用船拖的办法对小石头都非常不易,更何况是大如居民楼的巨石?
普通的船已经不够用了。根据记载,中国古代淡水中的船只最大载重量为2 000石,实际使用载重量只有四分之一,也就是500石,大约折合30吨,只能勉强载得动青芝岫规模的石头,对于更大的则无能为力。a
为了移动这块石头,必须建造更大的专用船只才行。
船建造完毕,将石头拖出水,才是运输的第一步。
接下来要考虑的是保护石头。在运输中难免磕碰,但太湖石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身上布满了孔洞,让人们充满了浪漫的遐想。一旦这些孔洞损坏,价值就打了折扣。为了避免损坏,必须首先用胶泥将石头上的孔洞填上,外面再用掺了麻的胶泥敷上厚厚的一层,做成圆圆的球形,放在阳光下晒结实了,才能继续运输。b
这么重的石头陆路运输是不可能的,只有继续走水路。接下来,必须用大木头做成滚轮,将石头装船。运输船从太湖出发,进入京杭大运河的江南河段,从江南河北上进入长江,从长江岸边的江都(现江苏省扬州市)进入京杭运河的淮扬河段。从运河转入淮河,再顺着淮河的支流泗水北上,到达徐州附近水域。在徐州,石头将开始它的最后一段,也是最艰难的旅程。
北宋时期,从徐州到达首都汴梁的河段是一条人工开凿的小河:汴河。
汴河的历史很长。汉元年(公元前206年),正值楚汉相争时期,刘邦、项羽有一次议和,双方约定以一条叫作鸿沟的小河划定边界。鸿沟其实是一条人工运河,它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由魏国开凿。魏国的首都在大梁,也就是后来的开封(汴梁),魏国通过开凿鸿沟,将黄河的水引到首都,再向南汇入淮河。另外,在淮河与长江之间早就有一条春秋时期吴国开凿的运河邗沟(后来成为隋代大运河的淮扬河段),鸿沟淮河邗沟就沟通了长江和黄河,而汴梁(大梁、开封)就成了这条交通要道上的著名城市。
鸿沟经过千年的演化和修整,到了北宋就成了汴河。北宋时期,汴河的流向是从荥阳附近的黄河将水引入,经过首都汴梁,再向东汇入泗水,通过泗水的自然河道进入淮河。a
汴河是宋代交通的大动脉,承运了绝大部分供应朝廷的粮食(漕粮),占全国总运力的80%以上。b由于漕粮是国家财政的基础,承担着养官和养兵的重任,汴河也就成了国家经济的重中之重。
北宋著名文学家沈括的哥哥、龙图阁直学士沈文通曾经作过一首诗,反映朝廷对东南漕粮的依赖:漕舟上太仓,一钟且千金。太仓无陈积,漕舟来无极。畿兵已十万,三垂戍更多。庙堂方济师,将奈东南何?c
虽然汴河运力如此重要,可这条河流却有一个极大的问题:水太浅了,许多河段只有不足两米深,宽不过十几米。d站在运河边,人们很难想象这样一条小河沟竟然是整个中央帝国的经济命脉。
不仅水浅,由于冬天黄河结冰,运河失去了水源,所以只能在春天之后使用。在汴河中运送漕粮的船也很难借助水力航行,许多时候只能靠纤夫拉船在运河两侧都设有专门的纤道,禁止人们占用。这对于船的载重量更是巨大的限制。
更麻烦的是,运河上有许多桥梁。大部分是传统的平桥,桥洞非常低。除了平桥之外,汴河上还有不少拱桥。北宋发明了另一种不需要桥墩的桥虹桥,如同一座彩虹从此岸飞到彼岸。拱桥和虹桥比起平桥来,可以通行更大的船只。
但即便是虹桥和拱桥,拱高最多也只有十几米。比如,著名的赵州桥拱高只有7.25米左右。建于明代的杭州拱宸桥,已经算古代最高的桥之一,其桥高也只有16米。桥这么高,还得益于河足够宽,如果河很窄,那么桥洞将只有几米高。a
汴河上的桥大都只能允许不大的漕船通过,装载巨石的特殊船如同是一个庞然大物,能够挤进小小的汴河已经不易,更别提通过这些桥了。
除了桥之外,汴河还经常从城市中通过。北宋时期的许多城市都有水道,让河流穿城而过,在城墙上专门开有水门供船只通过。这样做是为了便于运送城内的物资。
但城市的水门也往往只有几米高,依然无法通过巨石。
到底怎样才能保证石头的运输呢?这一点并没有难倒朱勔,他可以动用整个中央帝国的人力、物力来保证任务完成。
根据史料记载,由于船太重、汴河狭窄,朱勔动用了数千民夫在岸上拉纤。经过桥梁时,将桥梁拆除,到了城市的水门,将水门上的城墙扒开豁口,保证船通过。b
几个月后,这块巨大的太湖石终于在百折不挠的精神下被运到了北宋首都汴梁。
当时的汴梁城分为外城、内城和皇帝宫城(也叫大内)。内城在外城的中央,而大内又在内城的中央。汴河从外城穿城而过,经过两个水门,分别是西水门和东水门。从西水门到东水门外七里的地方,一共有十三座桥梁,其中有三座桥是虹桥,可以通船,其余的都是平桥,无法通船。a因此,到了汴梁城外,必须从船上卸下巨石,依靠畜力运送进入首都。
石头进入首都时,恰逢北宋首都汴梁的一个建设高峰期。在位的皇帝宋徽宗是一个爱好艺术的人。大内本来是皇帝的宫殿和帝国官僚的办公区,但宋徽宗却总感觉大内不够用,于是开始大面积挤占内城的区域。
宋徽宗对于建筑的喜爱与道教有关。他刚即位时缺乏男性继承人,一位叫刘混康的道士告诉他,这是因为京城东北角太低了,需要稍微垫高一点。宋徽宗照着做了之后,突然间男丁兴旺起来。这片垫高的地方,就成了一片皇家园林。b从此以后,在道士们的影响下,加上他本人对建筑的喜爱,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
八年前的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在大内正北方,内城之内,落成了一个大型的宫殿群延福宫。c在建设这个宫殿群时,宋徽宗采取了竞争性做法,让五位宦官d同时负责建造,他们互不隶属,争先恐后地尽一切努力叠山垒石,将延福宫打造成了人间仙境。
延福宫落成后,宋徽宗对宫殿的需求更大了,于是继续扩大建设,将另一个宫殿群上清宝箓宫与延福宫打通e,扩建京城、修缮诸王府邸。
到了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宋徽宗最野心勃勃的工程终于上马了,这个工程叫作艮岳。f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十二月,艮岳建成,它立刻成了中国皇家园林的最高峰。即便后来的颐和园、圆明园等虽在规模上取胜,但艮岳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质和精雕细琢的用心,仍然是无法超越的。
艮岳原名万寿山,在内城的东北角,北宋汴梁人口稠密,但内城的东北区域却清理出了一片周长十余里的区域。区域的中心是几座人工的小山,山上怪石林立、古树参天,亭台楼阁移步换景,珍禽异兽前所未闻,没有一寸土地不是精心打造的,堆满了从全国各地运送来的珍贵观赏石材。
朱勔运送来的那块巨石移入园区后,被放在水中浸泡,将土皮泡掉,露出本来的面貌,在巨大的孔洞中还专门放了雄黄和炉甘石,因为雄黄可以将蛇蝎驱走,而到了阴天时,炉甘石可以制造出云雾缭绕的效果。a
石头立刻成了艮岳园林的中心,它被放在山丛中的一片平地上,皇帝甚至专门给石头修建了一座亭子,如同一个巨大的君王在睥睨着世界。大石周围,还有上百块小一些的石头,如同臣子一般围绕着它。
园林之中除了石头之外还有许多古树。宋代人最喜爱的树种之一是桧树,园子里最著名的两棵桧树就在大石旁边,一棵高耸,所以叫朝日升龙;另一棵横卧,叫卧云伏龙。b也是朱勔帮助皇帝从外地运来的,其中一棵可能来自浙江。
现在浙江海宁著名的安国寺(宋时属于盐官县)内,宋代时曾经有两棵桧树,是唐代出使西域的高僧悟空大师栽种的。朱勔打听到这两棵树之后,经过察看制订了移植方案,他决定那棵大一些的树用海路运输,小一点的走河运。不幸的是,走海运的大树由于遭遇风浪,和船一起沉没了,只有小一点的到了京师。c
巨石旁的两棵树都挂了用玉做成的牌子,牌子上的字是用金填的。至于大石头,待遇比两棵树更高,皇帝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昭功敷庆神运石。皇帝还不满意,又给它封了个爵位,号称盘固侯。d
石头封了侯,皇帝也没忘记送石头的人。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六月,皇帝正式给朱勔加官晋爵。朱勔被封为宁远军节度使、醴泉观史。a宋代的节度使已经不像唐代那样是独霸一方的诸侯,却也是只有有功之人才能获封的大吏,一个人因为运送石头而被封节度使总有些说不过去,但皇帝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被称为女真人的金国刚刚灭掉了辽国,将燕云十六州中最重要的城市幽州(即燕山,现在的北京)还给了北宋,皇帝借口朱勔参与了收复幽州的行动,所以封官。
不仅朱勔被封官,就连他的子孙也都有封赏。他的几个儿子里,汝贤封为庆阳军承宣使,汝功封静江军承宣使,汝翼封朝奉大夫、直龙图阁,汝州封明州观察使,汝楫封华州观察使,汝明封荧州刺史,儿子汝文和弟弟朱绩封门宣赞舍人,就连孙子辈都受到了封赏,分别封为门宣赞舍人或者门祗侯。一家人大大小小全是官,这在流行荫庇制度的宋代也都属于少有。b
巨石获封盘固侯时,恰好是北宋疆域最大之时,在当时被鼓吹为盛世。与其他朝代不同,北宋的北方边境上,由于被辽国(契丹)占去了燕云十六州,一直没有稳固的边境线,各位皇帝都耿耿于怀,却由于军队战斗力不强而不敢发动战争。但这一年,宋徽宗却通过外交和军事手段收复了燕山以南的幽州,达到了王朝边境的极致。
宋徽宗叫这块石头神运石,也反映了皇帝对于老天眷恋的感激之情,与收复幽州的运气相比,拆掉了多少桥梁,毁掉了多少城墙,都是不重要的。
宣和五年的北宋也是一片盛世,歌舞升平,人民仍然生活在一片灯红酒绿之中,军队和官僚沉浸在收复幽州的狂热里,皇帝为自己的丰功伟绩接受着恭维。
宰相蔡京将社会的繁荣概括成了一个词:丰亨豫大,用来形容北宋末年的盛世景象。c他说的并没有错,即便南方因为朱勔、蔡京、童贯等人的压榨出现了一些反抗d,但整个北宋社会仍然是繁荣的。汴梁朱雀门外的夜市还是那么发达,大相国寺的市场一如既往车水马龙,大内皇宫外不远处,就是妓女扎堆的鸡儿巷。从官员到普通民众都生活在一片和乐之中,仿佛这样的盛世还会持续万年,没有危机,没有贫穷,有的只是欢乐与舒适。
然而,这种盛世景象并没有持续太久。给石头封官加爵之年,已经是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此时,距离北宋灭亡的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已经不满四年(实际上只有三年半)。
当帝国一百多年的敌人辽国消失时,北宋的君臣拍手相庆,在他们看来,敌人的消失也是盛世的标志之一。辽国消失后,一个微不足道的野蛮民族占据了北方。这个民族与相对更文明的契丹人不在一个层次上,也不需重视,由于北方太贫穷,他们仰仗着北宋每年的岁赐苟且活着。
但三年后,出乎所有人意料,正是这个微不足道的野蛮民族利用斩首行动攻陷了汴梁,一切戛然而止,北宋灭亡了。从盛世到灭亡只用了三年时间。
那么,在这三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一个盛世瞬间灭亡呢?那些庆祝盛世的官僚和百姓又是如何面对茫茫的未知?本书的目的,就是考察这短短的历史一瞬,寻找背后的历史细节,剖析可能指导当下的经验与教训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