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格韵是宋代诗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它对(狭义的)宋诗学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格、韵两个概念的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分析了它们不同历史阶段的诗学含义,并指出二者在宋代发生质变的必然性,由此孳乳出新的诗学范畴格韵。格韵比其他范畴更深刻地体现了宋诗学的独特质素。(1)格韵一词由北宋中期的邵雍首先提出,并用之表达一种人格精神和艺术精神。它反映了宋初以来诗学发展重要的转变,就是从晚唐以来的雕章琢句转为以意为主,讲求气格,即是以锻炼求平淡,追求老韵。老韵已具有了格韵的主要内涵。(2)苏轼是宋代说格韵*多的人。苏轼的这种认识基于跟邵雍相似的人生思想。他们都是将真、善统一在一起,从而使其人生态度不仅有个体的任真全性,更将兼济天下,弘扬道义作为全性的基础。(3)范温的诗学理论是从对苏黄诗学思想的总结、升华而形成的。尤其是他对韵的阐释,他认为韵就是有余,将韵的内涵阐述到了极致,不但涵盖并发展了苏黄对于格韵的认识,更因此形成了一种人生哲学。范温把格韵说的形而上性质向前推进了一步。(4)直到清代,格韵仍然是论者对于文学、艺术、人格的重要评价范畴。作为一种以精神力量为出发点的诗学理念,格韵说无疑反映了宋诗学*本质的特点。它将道的原则作为生命的意义,使得诗人在充分实现个体价值的同时实现了对事物的超越。
|
關於作者: |
男,1971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昌邑市。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中文系教师,致力于古代文学和文学教育的研究,曾编著《聆听夏天的絮语》《华夏鼓韵》《爱犬的天堂》等作品选集,发表《性灵与早期性灵思想》《距离说与以悲为美的审美特质》《就风意象论阮籍(咏怀诗)的造象方式》《从唐宋诗学的比较看格韵说对宋诗学的意义》《黄庭坚诗论中格的深层意义》《宋诗学独立的标志:邵雍与格韵说的提出》等学术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