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全书大量使用中英文原始档案、信件等*手材料,资料丰富,考证深入,讨论透彻,很多问题为*次提出讨论,具有填补学术空白意义,反映新教传教士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发生、发展研究和福开森研究的新水平。
|
內容簡介: |
福开森是中国近代史上为数不多的在华工作、生活时间超过五十年的外国人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经历了晚清和民国两个时代,并以传教士教育家、政府顾问、社会活动家和中国艺术文化研究者的身份,在清末新政、北洋政府外交、近代高等教育创办发展和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书按照福开森来华后,在南京、上海和北京等地工作、生活的时间顺序来写,分为南京十年上海岁月和北京生活三卷,以参与南京汇文书院暨金陵大学、南洋公学暨交通大学的创办、发展为中心,并对福开森在北京工作、 生活的三十年,以及1943年返回美国以后的情况有所叙述。 全书以中英文原始档案、信件等*手材料为主要依据,资料新颖丰富,考证细致深入。
|
關於作者: |
郭锋: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隋唐史、中国高等教育史。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马里兰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德国马堡大学访问学者。著有《杜佑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唐代士族个案研究以吴郡清河范阳敦煌张氏为中心》等专著多部,参与撰写《服务型政府教育类产品提供和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中日民族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和影响》《教育社会学(第九版)》等合著译著多部,发表《唐代道制的改革发展与三级制地方行政体制的形成》《论赠地学院发展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关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和发展速度的思考》等论文六十余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