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是高职高专材料工程技术(硅酸盐材料方向)专业的教学用书,主要包括绪论、流体力学基础及气体流动设备、燃料及燃烧过程、传热过程、干燥过程等五章。本书在内容上主要围绕硅酸盐工业流体流动、燃料燃烧、热量传递及相应的质量传递(物料干燥)进行编写,注重能源节约、清洁及可持续发展等时代特征,理论性较强;在结构上采用“本章导读”、“具体内容”、“本章小结”的模式,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其核心内容。
|
目錄:
|
1绪论1 11硅酸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1 111定义1 112分类1 12硅酸盐材料的共性和特点2 121硅酸盐材料的共性2 122硅酸盐工业的特点3 13能源利用与硅酸盐工业节能3 131能源及其分类3 132能源与可持续发展4 133热能的合理利用7 134硅酸盐工业的节能8 14热工基础的研究内容和学习要求10 141研究内容10 142学习要求11 思考题与习题11 2流体力学基础及流体输送设备12 【本章导读】12 21流体的性质12 211流体的基本性质12 212流体的密度12 213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13 214流体的黏滞性14 22流体力学基础17 221流体静压力及其特征17 222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18 223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21 224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式25 23硅酸盐窑炉中气体的流动30 231气体流动的基本原理30 232两气体的伯努力方程30 233气体的流出和流入31 234气体的特殊流动31 24流体阻力及管路计算33 241摩擦阻力损失33 242局部阻力损失37 243管路计算38 25颗粒流体力学40 251颗粒在流体中运动时的阻力40 252颗粒在流体中的垂直沉降速度42 253固体颗粒流态化43 26硅酸盐热工设备系统中流体流动装置与设备45 261风机与泵45 262烟囱59 263喷射器61 264高压喷嘴63 本章小结65 思考题与习题65 3燃料及燃烧过程70 【本章导读】70 31燃料概述70 311燃料的分类70 312燃料的性质、组成及其换算75 313硅酸盐工业对燃料的选用原则87 32燃烧计算87 321燃烧计算的目的87 322燃烧计算的基本概念87 323燃烧计算的方法89 324空气过剩系数及漏入空气量的计算97 325燃烧温度的计算100 326提高实际燃烧温度的措施104 33燃料的燃烧技术106 331燃料燃烧过程的基本理论106 332气体燃料的燃烧技术110 333液体燃料的燃烧技术116 334固体燃料的燃烧技术126 335燃烧的污染及防治137 34固体燃料的气化140 341发生炉煤气的种类141 342混合发生炉煤气的生产144 343煤气发生炉的构造149 344煤气发生炉的操作152 345煤气的净化154 346硅酸盐工厂煤气输送技术157 347气化方法进展158 35燃料燃烧的节能160 351合理组织燃烧160 352改进燃烧技术,提高燃烧效率161 353提高操作与管理水平,实现全面能源管理161 354硅酸盐工厂余热的回收利用162 本章小结162 思考题与习题163 4传热过程166 【本章导读】166 41概述166 411传热的基本方式166 412传热系数167 413热阻167 414传热的基本概念168 42传导传热169 421导热的基本定律(傅里叶定律)169 422热导率170 423稳定态的传导传热量的计算173 43对流换热182 431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182 432对流换热的基本定律(牛顿冷却定律)184 433对流换热特征数方程185 434对流换热量的计算190 44辐射传热195 441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195 442辐射传热的基本定律197 443固体间的辐射传热201 444气体辐射207 45综合传热212 451传热的统一公式212 452一种流体通过平壁传热给另一种流体213 453一种流体通过圆筒壁传热给另一种流体214 454窑炉火焰空间内的传热215 本章小结217 思考题与习题217 5干燥过程220 【本章导读】220 51概述220 511干燥的含义220 512干燥的方法220 513干燥系统的组成221 514硅酸盐工业生产中的物料干燥221 52湿空气的性质221 521湿空气的湿度221 522湿空气的密度和比体积223 523湿空气的热含量223 524湿空气的温度参数224 53湿空气的Ix图及其应用226 531Ix图的组成226 532Ix图的应用228 54干燥过程的计算232 541干燥计算的目的232 542干燥过程的物料平衡232 543干燥过程的热量平衡234 544干燥过程的图解计算236 55干燥的物理过程240 551物料中水分的性质240 552物料干燥过程的机理242 553干燥速率及干燥过程242 554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243 555制品在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和变形244 本章小结245 思考题与习题245 附录1国际制、工程制单位换算表247 附录2常用材料物理参数248 附录3烟气的物理参数250 附录4常压下空气的物理参数251 附录5常用局部阻力系数及综合阻力系数252 附录6在饱和线上水的物理参数257 附录7在饱和线上水蒸气的物理参数258 附录8某些材料在法线方向上的黑度259 附录9热工设备不同温差、不同风速的散热系数260 附录10湿空气的相对湿度261 附录11湿空气的Ix图(p=993kPa,t=-10~200℃)262 附录12湿空气的Ix图(p=993kPa,t=0~1450℃)263 参考文献264
|
內容試閱:
|
《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一书是根据2005年春全国建材行业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大纲审定会议 (洛阳)要求编写的,它是一本高职高专材料工程技术(硅酸盐材料方向)专业的教学用书 。 随着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实施,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硅酸盐产业进入一个提速阶段,建 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已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十一五”末期中国应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这 也应是硅酸盐工业节能的目标。因此,本书编写时,主要围绕硅酸盐工业流体流动、燃料燃 烧、热量传递及相应的质量传递(物料干燥)进行编写,注重能源节约、清洁及可持续发展 等时代特征。 本教材由隋良志主编,王超、张丽霞副主编,田文富、彭卫、刘萍参编。具体编写分工为: 隋良志编写第1章,第4章第1节,第5章第1节、第2节,附录及全书统稿;王超编写第4章第2 节、第3节、第4节、第5节;张丽霞编写第2章;田文富编写第3章第1节、第2节;彭卫编写 第3章第3节、第4节、第5节;刘萍编写第5章第3节、第4节、第5节。 本书除作为高职高专教材外,也可供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作教学参考书,同时,也可供企 业职工培训用书。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不妥与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给予批评 指正。 编者2005年1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