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培育完整的人:“统整式”学校课程的整体架构与系统实施

書城自編碼: 338659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作者: 朱勤
國際書號(ISBN): 9787567591882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7-01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NT$ 36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越南汉词整理与研究
《 越南汉词整理与研究 》

售價:NT$ 510.0
数学思维1: 逻辑与数(原书第7版)
《 数学思维1: 逻辑与数(原书第7版) 》

售價:NT$ 515.0
创客训练营  Arduino 应用技能实训
《 创客训练营 Arduino 应用技能实训 》

售價:NT$ 307.0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订译本)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订译本) 》

售價:NT$ 931.0
中国医学的起源(知史丛书)
《 中国医学的起源(知史丛书) 》

售價:NT$ 1030.0
机器人学基础   于靖军 王巍
《 机器人学基础 于靖军 王巍 》

售價:NT$ 390.0
骰子世界
《 骰子世界 》

售價:NT$ 259.0
乾隆的百宝箱:清宫宝藏与京城时尚
《 乾隆的百宝箱:清宫宝藏与京城时尚 》

售價:NT$ 614.0

編輯推薦:
海华小学将学科教学目标与九大要点有机融合,挖掘各学科中的独特资源以及教材中的相关教学元素,形成有设计、有规划、有目标、有落实的纵向有梯度、横向成序列的螺旋上升状态。为使九大要点在每个学科系统、细化、有效地落实,学校开展了系列研究课的统整设计,重点探索了单课与多课的统整教学实践,让各学科的优势互补,形成了体现状态分布和学科结构的研究课实践整体网络,从单课统整教学研究过渡到多课统整教学研究,充分体现九大要点内涵。
內容簡介:
爱自然、惜生命、生活与自主、合作与分享、学习与探究、会运用、责任感、民族精神、国际视野构成了海华课程的九大要点。 九大要点并非各自为政,它们在学校培养目标的共同指引下,具有清晰的内在逻辑关系,彼此之间紧密相联、互为补充。九大要点淘沙成金,为学校的课程建设树立了标杆,指引与凝聚所有课程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培养目标。本书全面呈现了围绕课程总目标(九大要点)的落实,整体构建基础型课程、校本课程、拓展型课程的内容体系,开展统整式教学、评价、管理,形成自成一体的研究成果。
關於作者:
黄浦区海华小学校长朱勤
中学高级教师,一级一等校长,享受区政府特殊津贴。曾获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并获五四奖章、上海市中小学青年教师奖、原卢湾区十佳青年、原卢湾区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曾任原卢湾区学科带头人,获全国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比赛一等奖、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评比小学数学学科二等奖。多年主持市、区级课题研究,曾获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黄浦区第十届教育科研成果特等奖。主编《触摸课程变革的风景》、《课程统整后绿色学校的想象力》,带领海华小学课程发展核心组编著《为了学生的学:海华特色校本课程新路径探索》。在《上海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卢湾教育研究》《现代教育领导》《新课程》等刊物发表多篇文章。
內容試閱
导 论

一、 历史回溯:统整式学校课程的背景解析及实践基础
(一) 研究的理论背景
1. 欧美课程统整思想及其实践的产生和演变
在古代中国和欧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原本都是统整的。作为一种科学概念、课程形态和课程理论存在的统整课程,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是分科课程的对立物。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分工深入到了生产过程内部,人的发展的片面化加剧为畸形化。学校课程中,学科课程占据了支配地位,科目越来越多,而科目内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却在分裂,不同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被科目所割裂。在此背景下,赫尔巴特等首先提出了课程统整的思想,开启了统整课程和课程统整的历程。
20世纪80年代,受后现代课程思潮的冲击,课程统整突破理性主义、目标优越的课程发展模式,课程体系由统一与单一走向多元化,传统上以学科为课程实体与组织客观化知识的课程观念,走向采取课程矩阵及培养基本能力的课程观念。
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当代意义上的课程统整开始受到普遍关注,课程统整一词开始频繁出现于专业文献和研讨会上。
2. 我国港台地区对课程统整的研究与实践
(1) 香港地区对课程统整的研究与实践
香港地区的课程整合始于1971年和1974年,其主要特点是以学校为单位进行。2000年课程发展议会发表《学会学习:
课程发展路向》文件,将各学科归纳为八大领域,重点推动校本课程发展,提倡以专题研习或议题探究形式带动课程整合。香港教育署课程发展处在课程统整计划中提出了三种主要的课程整合方式:
平行学科设计(parallel discipline design)、多学科设计(multidisciplinary design)和跨学科探究设计(interdisciplinary
inquiry design)。此外,也有不少的学校采用主题式的整合设计。
(2) 台湾地区对课程统整的研究与实践
台湾地区对课程整合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98年9月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主张将课程整合作为当前与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主张将现行的学校课程结构与当代新兴的社会议题(如两性、人权、环保、资讯等)相联系,决定将现有的学科整合为七大学习领域:
语文、健康与体能、社会、艺术与人文素质、数学、自然与科技、综合活动,鼓励学校和教师打破学科界限,实施主题式或合科教学。由此可见,台湾地区是通过设计学习领域,将相关的科目合并为一个学科实行课程整合。
3. 我国大陆地区对课程统整
的探索与研究
20世纪初,我国出现过一些统整课程的实验研究和实践探索,如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了整个教育法,又称单元教学法,即以单元形式编排五种教育活动。这些探索多受到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可称为课程统整的萌芽。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有关课程整合的问题已有一些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上,有诸多研究者对国外相关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多方面的译介,也有部分学者对我国单一的分科课程体系提出批评和实施综合化改革的建议。在实践中,各地区学校总体上偏向于从学科角度考虑实施课程的整合,主要采用综合课程的形式。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后简称《纲要》),将课程统整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通观《纲要》及各科新课程标准,可见我国已正式将统整课程作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新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将调整为:
小学阶段以综合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21世纪初期,北京市北京十一中学、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等单位从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学科间相关的内容整合、主题协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尝试。此外,还有如北京市的北京三十五中学、朝阳区实验小学、芳草地小学;上海市的上海中学、建平中学;江苏省的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无锡新区实验小学;四川省的成都师范银都小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等。
4. 课程统整的发展趋势
总体而言,课程统整思想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课程统整在早期是作为一种课程组织方式,后来受进步主义思想的影响,课程统整发展为一种课程理论和课程哲学。课程统整所关注的向度,最初由自然主义者关注儿童经验的向度,发展为赫尔巴特学派主要关注知识的向度,到后来进步主义者融入社会统整的向度,以及人本主义者关注学生人格统整的向度,课程统整的向度变得多元。虽然不同流派的课程统整思想的关注点不同,但所有的课程统整思想都把关注知识的统整作为基本的一维。
而在课程统整发展实践中,学校层面的课程统整逐步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如我国上海地区近年强调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方面是校本课程开发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另一方面正体现了学校课程统整已经成为课程改革深入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
随着课程统整在课程理论研究和实践上的发展,课程统整的内涵越来越呈现出整体化、综合化、多元化的趋势。课程统整成为了一种教育哲学,体现出综合、全面的教育价值追求,是整体实现课程育人价值的途径。
(二) 研究的实践背景
1. 我国中小学课程统整校本化实施的实践探索
我国大陆地区中小学课程统整校本化实施的实践探索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着眼于对学习内容与方法统整的实践探索。典型实践案例包括:
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的新班级教育、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的课程统整、山东潍坊市坊子区实验小学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模式、上海市徐汇区梅陇小学的《学期课程统整指南》设计的基本思路。
第二类是着眼于学校课程结构调整和课程体系构建的统整实践探索。典型案例包括:
上海市上海中学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上海市建平中学的个性化课程重构模式、北京第三十五中学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模式、南京师大附属中学江宁分校的校本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及四川省成都师范银都小学构建学校课程框架的模式。限于篇幅,各校具体的探索经历和做法在此不作列举。
上述各学校在课程统整校本化实施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实践探索,也提炼了成功经验,对我校开展课程统整研究具有直接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2. 海华小学的实践研究背景
综观已有的关于课程统整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在实践领域,课程统整多限于对某些学科或学段内某些课程的整合设计。鲜有学校从培养目标出发,通盘考虑各类课程,并对其进行系统、整体的架构,而这正是本研究的诉求。我校于2005年10月申报的市级规划课题绿色学校的课程统整研究就尝试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实施进行整合,既充分利用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平台,又合理整合基础型课程即各门学科的相关内容,构建起整体体现海华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使学校的所有课程共同完成培养目标。
学校在探索校本课程之初作了这样的思考: 一所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建设时,往往会出现国家课程抓知识,校本课程做特色的情况,这样做很容易出现国家课程实施和校本课程建设两张皮的现象,使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成为分离的独立课程。基于这样的考量,学校对校本课程新路径的探索就尝试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实施进行整合,希望可以借助校本课程寻求一种突破,引导学生走出学科的局限,走出书本的局限,让学生通过综合化的学习,学会把握知识内在联系的方法,科学整体地了解、认识世界,形成运用知识发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学校遵循课程建设的基本程序和科学规律,以学生全面、个性发展为导向,把为了学生的学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和最终目的,注重在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自主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带得走的综合能力。这也与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提出并付诸实践的研究热潮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相一致,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课题的引领下,学校围绕绿色办学理念,以主题单元活动为抓手,用统整的方式创建学校的校本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第一项成果是《触摸课程变革的风景》(上、下)(2009年2月出版),展现了初吐芬芳的海华特色校本课程;第二项成果是《课程统整:后绿色学校的想象力》一书(2010年5月出版),记载了海华特色校本课程建设艰难跋涉的过程;第三项成果是海华2005年立项的市级课题《为了学生的学:海华特色校本课程新路径探索》2010年9月出版,反映了海华特色校本课程整体构建的全面梳理和调整完善,通过五个章节的十六个问题解答和我们的做法,阐述了我们从自身实践总结提炼出的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路径和操作规律,也呈现了学校多年来建设校本课程的坚定与顽强。
目前学校统整式校本课程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统整式的方法与成效较为成功,但仅仅局限在校本课程的范围,说明研究还停留在局部。因此本次研究,尝试将统整式的方法扩展至整个学校课程,探索和架构统整式学校课程,并进行系统的实施。2015年10月,学校申请的统整式学校课程的整体架构与实践探索被批准为区级重点课题,校本课程构建中十多年的统整为即将完成的规模更大、意义更为深远的学校课程整体规划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 立体提升:统整式学校课程深化研究的构想
(一) 研究的目标
依托十年校本课程统整的经验和有效做法,将统整深化到学校课程的整体架构与系统实施中,在进一步完善、细化以生命阳光活力成长为核心的学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构建课程目标体系,形成指向一致、系统有序、整体落实的统整式学校课程内容框架,探索学校课程统整实施的操作路径,完善学校课程的统整管理机制。
(二) 研究的聚焦点
进一步阐释学校培养目标的内涵,从而更全面、更科学地统整体现国家要求;整体构架统整式学校课程框架,形成细化的目标体系,规划体现统整特征的课程实施系统;深化改革对课程统整的管理,从而形成具有统整特征的管理体系。
(三) 研究的技术路线
研究推进由学校组建的课题核心组统领,采用子课题协同推进的实践策略,通过情报、文献的梳理与学习获得理论依据,以调研的方式寻找现实的起点,两者结合建立起学校研究共同的愿景;行动研究法是本研究贯穿始终的实践范式,在顶层设计框架下,教研组落实统整课程的实施,课题组建立例会制,全景式关注实践效果,积累素材、发现问题、调整策略,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典型意义的课程统整教学案例,归纳、提炼、形成并固化学校课程统整的经验。
1. 从着重于内容、方法层面上的统整研究走向目标构建层面上的统整研究
2005年10月申报的绿色学校的课程统整研究课题主要立足于研究主题单元活动内容与方法上的统整。而本课题研究提升到目标构建层面上的统整,主要包含三个研究台阶:
一是使培养目标更科学、更符合学校特点的同时,体现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是使培养目标统整转化为学校课程总体目标;三是在此基础上分解、形成各类课程(学科)的分类目标。
2. 从单节课的点状研究走向多节课的系统研究
主题单元活动中,学校将与主题单元活动相匹配的某些学科的课堂教学统整到主题单元活动的实施之中,但还处于几门学科围绕主题的要求分别以单节课的形式进行叠加的状态。本课题进一步深化了基础型课程中开展多节课的系统研究,包括同一学科不同年级的多节课、同一年级不同学科的多节课整体落实培养目标的研究。
3. 从围绕主题的协同推进走向整体落实培养目标的协同探索
在课题研究中组织教师团队的方式从最初围绕主题单元活动的实施而聚合在一起的综合教研组研究团队,逐步迈向建立学科教研组研究团队和跨学科教师研究团队。教师间的合作范围更广阔,协同推进的机会更密切,既保证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校本课程同步推进的进度,又促进了课题研究中教师团队的高效互助。
三、 稳步推行:统整式学校课程研究行动的实施
(一) 文献梳理,奠定理论基础
1. 理论阐释,建立共同的研究愿景
学习了课程统整的相关理论后,我校在进行统整式校本课程的研究过程中,主要借鉴美国著名学者James A. Beane的理论观点。他在其著作《课程统整》中指出,学校中提倡知识统整,通常论及的立场是将知识带离分科的间隔,而让知识置于情境脉络中,以便使年轻人更易接近和更易感受到它的意义。人本主义的认知情意整合论认为,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的要求统一,教育内容需同社会合拍。课程统整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三级课程的整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学校的培养目标旨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学校课程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学校课程有被架空之感。学校在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中,已经做到校本课程整体落实的培养目标。此课题所研究的统整式学校课程的整体架构,旨在寻求学校中所有课程指向一致、整体落实的培养目标,以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的发展,使学校课程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依托十年校本课程统整的经验和基础,将统整深化到学校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在进一步完善、细化以生命阳光活力成长为核心的学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围绕目标体系构建指向一致、系统有序、整体落实的学校课程新框架,探索课程实施的操作路径与机制成为全体海华人的共同愿景。
2. 组建团队,制定再研究的行动策略
课题立项后,根据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学校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开展研讨,明确研究方向,并确立了五个子课题。子课题组长由学校领导层和中层承担,子课题成员中有教研组长、综合组组长和一线教师。
每学期,学校都充分保证学科教研活动时间与进程的安排。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又确定了各子课题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与预期成果。子课题协同推进,保证了总课题研究的深度。
(1) 子课题一:
基础型课程整体落实培养目标的实践研究
在整体落实培养目标的设计下,基础型课程的统整操作研究:
梳理教学目标、教学要点,确定内容、选择试验对象;基础型课程统整实施之下的跨学科教师团队建设。
在整体落实培养目标的思路下,将探究型课程自主、探究的课程目标统整于基础型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中,形成了整体落实培养目标下的基础型课程统整设计指南和统整之下的课堂教学实施案例集。
(2) 子课题二:
拓展型课程整体落实培养目标的实践研究
在整体落实培养目标的设计下,拓展型课程的统整操作研究:
根据培养目标梳理、调整现有的拓展型课程,重新构建拓展型课程的框架和常态化的具体课程,并选择若干个重点课程作为研究的试验对象。
在整体落实培养目标的思路下,将研究型课程自主、探究的课程目标统整于拓展型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中,形成了整体落实培养目标下的拓展型课程统整设计指南和统整之下的资源运用与拓展型课程实施案例集。
(3) 子课题三:
校本课程整体落实培养目标的实践研究
校本课程整体落实培养目标的优化设计研究。在整体落实培养目标的思路下,扩充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统整、三类课程统整的容量。阶段性成果包括整体落实培养目标下的校本课程实施指南和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统整实施案例集。
(4) 子课题四:
学校课程统整实施的管理研究
进一步优化一轴两会四部门的统整管理的功能,发挥其协同效应,并使其管理功能扩展到课程实施全过程,探索至今形成了整体落实培养目标下的课程统整管理指南、学校课程统整实施的管理案例集。
(5) 子课题五:
学校课程统整实施的评价研究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