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对土地法的基础理论进行总结和创新,从法学理论上回答、研究解决土地问题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为纷繁复杂的土地问题正本清源,提供科学的应对策略。
|
內容簡介: |
目前,国内的一些土地法研究成果,主要是针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的专项研究,如土地征收、土地财政、建设用地流转等,而专门的土地法基础理论的著作却凤毛麟角。在这种背景下,土地法学对基础理论的呼唤越来越迫切。解决中国土地问题,亟须对土地法的基础理论进行总结和创新,从法学理论上回答、研究解决土地问题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为纷繁复杂的土地问题正本清源,提供科学的应对策略。本书试图回答土地法理论中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对政府土地治理、土地权利体系、土地登记、土地征收、土地发展权、土地税收等进行探讨,从而推动土地法基础理论的发展。
|
關於作者: |
甘藏春
湖北蕲春人。北京大学法律系宪法专业研究生毕业,法学硕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法律系讲师,国家土地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检察司副司长、司长,国土资源*政策法规司司长,国土资源*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专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宪法、行政法、土地法等领域的研究,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教程》《一国两制与香港基本法律制度研究》《体制机制法制资源管理方式改革的思考》《惕诺集》《法治的中国道路》等多部著作,并在《人民日报》《法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行政法学研究》等报纸、期刊上发表文章一百五十余篇。
|
目錄:
|
第一章土地法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什么是土地 003
一、土地的法律概念 003
二、土地的属性 025
三、土地分类 033
第二节土地法视角下土地的本质属性:公私交融性 042
一、土地的公共性 042
二、土地的私人性特征 046
第三节土地法视角下人类土地利用的行为模式基于土地人假设 047
一、土地人作为经济人的行为模式 047
二、土地人作为社会人的行为模式 051
第四节土地法的产生与发展规律 055
一、土地法的产生与发展 055
二、土地法的发展规律 057
三、中国土地问题的特殊性与土地法研究的出发点 059
第五节土地法的调整对象与特点 061
一、土地法的调整对象:土地利用关系 061
二、土地法的特点 063
第六节土地法的价值目标 069
一、土地的公平利用 069
二、土地的有效利用 073
三、土地的永续利用 075
四、土地的有序利用 077
第二章土地权利与土地登记
第一节土地权利 082
一、《土地管理法》等法律确立的土地权利体系 082
二、《物权法》等民事法律确立的土地权利体系 092
三、两种权利体系的比较 095
第二节土地登记的几个理论问题 099
一、土地登记的目的和功能 099
二、土地登记的法律性质 104
三、土地登记制度模式 106
四、土地登记与地籍调查之间的关系 111
五、土地登记与土地确权的关系 115
第三节不动产登记机构的最优选择 119
一、我国不动产登记分散登记的状况 119
二、我国不动产分散登记的弊端 120
三、我国不动产为什么应该统一登记 122
四、为什么要以土地为核心、以土地主管部门为登记机关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123
五、我国不动产登记机构的设置 126
第三章现代土地法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第一节政府治理的应然状态 130
一、政府土地治理的目标良好的土地管理应该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 130
二、治理体系的判断标准 133
第二节政府土地治理的政策工具箱 138
一、硬工具的传统优势 138
二、软工具的勃兴与不足 151
第三节中国政府主导型的发展窘境 153
一、政府主体地位不清 153
二、行为失范 154
三、特殊限制 156
四、发展窘境的原因 158
第四节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改革方案 160
一、政策与外部实施环境之间有机结合,构建有效的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体系 160
二、改革方案的基本取向 162
三、改革方案的具体举措 164
第四章土地发展权
第一节土地发展权的概念及源起 179
一、土地发展权的概念 179
二、土地发展权理念的变迁 183
第二节土地发展权的财产权新形态 191
一、土地发展权的价值二元性 192
二、土地发展权的财产权理念变迁 199
三、公共财产权意义上的土地发展权 203
四、土地发展权利益之分配 210
第三节土地发展权的物权地位 220
一、关于土地发展权客体的争议 221
二、土地发展权符合物权的基本构造和发展趋势 227
三、应将土地发展权视为独立物权 230
第四节我国土地发展权物权体系之构建 234
一、在物权法中区分集体土地发展权和公共土地发展权 235
二、与建设用地使用权之间的协调 241
三、与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规划之间的协调 243
第五章土地征收
第一节土地征收的基本理论 247
一、土地征收权的基本内涵与性质 247
二、土地征收制度的核心内容 249
第二节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制度的历史、现状、问题及其完善 265
一、我国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行制度 265
二、当前征地过程中反映的突出问题 269
三、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的各项争论 271
四、中国土地征收问题的特殊性 281
五、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的基本思路 281
第六章土地税收
第一节土地税收的性质和功能 286
一、土地税收的性质 286
二、土地税收的功能 291
第二节土地税收的结构 295
一、土地税的分类 295
二、土地税制的内容 295
第三节中国土地税制的改革 313
一、现行土地税法的缺陷 313
二、土地税收改革的原则 314
三、修改与完善土地税法的基本思路 317
四、土地税制改革的路径 320
|
內容試閱:
|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生产和存在的本源。土地作为稀缺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是人类赖以存在的基本生活载体,也折射出人类社会变迁的内在规律。自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时代进入农耕时代起,对土地利用的行为模式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土地资源,成为氏族、群体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土地制度,成为贯穿国家治理、经济交往、家庭结构等重要社会关系的根本制度;土地问题,则成为事关一朝、一国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一部人类文明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人类的土地利用行为而展开。
工业时代开启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篇章,民众对于财产的积极追求成为社会规则主旨。伴随着追逐财产的热情,产生了对财产权利本质的深刻反思,人类的土地利用行为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土地的价值体系被重构,土地所承载的利益诉求被改变,土地之上的权利冲突变得尤为明显。土地问题呈现出全新的形式。
解决中国土地问题,实现土地政策目标,需要依靠土地法。1986年,制定出台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土地管理法》,1998年进行了全面修订,推动了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践证明,这是一部好法,是一部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律。这些年来,关于土地问题的争论很多,这些争论对完善我国的土地制度很有益处,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国土地法学基础理论的薄弱。没有基础理论的突破,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30多年过去了,中国法学理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土地法的基础理论并没有得到深入的探讨和发展。土地法是公法与私法的统一,土地法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涵盖了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内容。土地法学虽然在一些大学的土地管理专业中开设,但由于土地法在整个法学研究中长期处于弱势和边缘地位,土地法的基础理论并没有得到深入的探讨和发展,长期游离于主流法学研究之外。目前,国内的一些土地法研究成果,主要是针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的专项研究,如土地征收、土地财政、建设用地流转等,而专门的土地法基础理论的著作却凤毛麟角。在这种背景下,土地法学对基础理论的呼唤越来越迫切。解决中国土地问题,亟须对土地法的基础理论进行总结和创新,从法学理论上回答、研究解决土地问题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为纷繁复杂的土地问题正本清源,提供科学的应对策略。
2014年,重庆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研究会以《当代中国土地法重大理论问题》为题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开展研究。我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兼职教授担任了该项目的负责人,组织我的学生阮晏子、蔡卫华、刘佳星、张新平、李文谦成立课题组进行了研究。课题采取的是集中讨论、分头执笔的方式,每一个专题,我都组织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然后课题组成员按照分工分头起草具体的文字报告。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主要回答了以下几个关键性的土地法理论问题:一是土地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二是人类在土地利用时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模式;三是土地法是怎样产生的,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推动土地法发展的内在规律是什么;四是土地法追求什么样的价值目标;五是现代土地法如何平衡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的边界(或者说如何处理土地问题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回答这几个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对政府土地治理、土地权利体系、土地登记、土地征收、土地发展权、土地税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书是对这一课题研究成果的转化。其中,第一章土地法的基本理论问题,由我和阮晏子、蔡卫华、李文谦执笔;第二章土地权利与土地登记,由蔡卫华执笔;第三章现代土地法中政府的角色定位,由刘佳星执笔;第四章土地发展权,由张新平执笔;第五章土地征收,由阮晏子执笔;第六章土地税收,由刘佳星执笔,最后由我审核统稿完成。
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对当代中国土地法的基础理论体系进行梳理,对一些土地法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对理论界、实务界争论的一些重大土地问题进行分析。作为一家之言,肯定有许多不妥之处,希望读者批评,我们一起推动土地法基础理论的发展。
甘藏春
2019年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