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可控性混乱
》
售價:NT$
301.0
《
篡魏:司马懿和他的夺权同盟
》
售價:NT$
296.0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三卷)
》
售價:NT$
806.0
《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售價:NT$
500.0
《
潜水指南 全彩图解第4版
》
售價:NT$
602.0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从工具到实例
》
售價:NT$
403.0
《
村上春树·旅(一本充满村上元素的旅行指南,带你寻访电影《挪威的森林》拍摄地,全彩印刷;200余幅摄影作品)
》
售價:NT$
301.0
《
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与实践
》
售價:NT$
709.0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通过5大主题、50多个议题,涉及科技、军事、教育、历史、经济、艺术、安全等方面,观察世界军事的复杂形势与实时动态,广泛汲取军事类书籍与电影的思想精华,围绕科技与战争、创新与发展、科幻与军事之间的联系,细致分析科技及创新在军事领域扮演的角色,深入探讨国家创新战略及安全战略的定位与方向。
|
關於作者: |
石海明,国防大学副教授,中校。工学学士,哲学硕士,理学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杂志编委,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青工委副主任。研究领域为战略前沿技术与国家安全、科学技术与未来战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两项。获全军领导科学课程教学比赛二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近年来,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军事科学》等报刊发表作品200余篇。合著有《虎狼之翼》《适应者死亡》《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人工智能颠覆未来战争》《制脑权》《战争树》等作品,合译有《技术与国际体系变迁》《思想大战》《信息战》等作品。其中,《制脑权》一书入选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强素质、做表率推荐读物,获2014年度国防科技大学重大科技进展奖,获第四届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曾多次受邀到全军部队观摩重大军事演习及讲课,并赴德国、捷克、匈牙利、奥地利、希腊及巴西等国家访学交流。
金宁,海国图智研究院研究员。哲学硕士,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防科技发展战略。近年来,在《解放军报》《科技日报》《环球》《军事文摘》《中国空军》等报刊发表文章10余篇。
|
目錄:
|
一、科技军事 1生物逆袭战:军事仿生技术颠覆战争格局 2军事技术威慑:从战争工具到战略符号 18颠覆性技术与军事变革 2419世纪中期:军事技术系统时代的开端 34隐形技术:从科幻世界走向战争前沿 44军事技术国际转移:动因、路径及影响 48电磁轨道炮:呼之欲出的未来战争利器 55技术制胜:美军第三次抵消战略评析 60科技创新支撑军事硬实力 68美国颠覆性军事技术的预研模式、管理与文化: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为例 70交叉融合:国防科技创新的密钥 77石墨烯:给未来战场带来颠覆性变革 79
二、安全战略 83国家安全视域下的信息技术领域、潜能与启示: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为例 84国防科技创新: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的先手棋 92全球视阈下的网络空间国家安全战略 94信息战背后的隐形战场 101科技与战争视角下国家认知空间安全战略 106美国生物科技的发展动向、创新管理与军事潜能: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为例 116武器心理效能:一个心理战研究视域中的盲点 124科技创新的文化透视 131军民融合:科技兴军的大棋局 162文化、政治与国防科技发展的战略偏差:以苏联载人登月失败为例 164中国火器落后于西方的时间节点及原因初探 175技术:当代战略研究的阿基米德支点 183
三、军事影视 189《她》:她带来的异化 190《机械公敌》:黑暗中的光明 192《战狼2》:看中国军事题材影片超越好莱坞 195《我的战争》:暴力、人性与历史意识 198《奇异博士》:科学、娱乐及新世界观探寻 201《比利 "林恩的中场战事》:个体、历史及伊战迷雾 204《血战钢锯岭》:战争、杀戮与和平主义悖论 209《天空之眼》:触摸技术与道德之间那条红线 213《西部世界》:机器人藐视人类的技术狂妄 217《终结者》:人类会被自己创造的机器人毁灭吗? 221《星球大战》:科幻与意象的空间 225《战马》:被机器碾碎的铁蹄 228《变人》:冰与火碰撞的技术产物 231《全金属外壳》:战争中的冰冷、残酷与荒诞 234《2001:太空漫游》: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 237《头号玩家》:绿洲由谁创造? 240《升级》:机器反噬的恐惧升级 243
四、兵书悦读 247《五个人的战争:好莱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好莱坞导演塑造的美国正义之战 248《机器崛起:遗失的控制论历史》:人机共生时代的战争变革 252《欧洲历史上的战争》:铁砧上锤出来的欧洲 264《文明及其内涵》:一种激进的观点 267《拼实业:美国是怎样赢得二战的》:美国赢得二战的秘笈 271《一带一路:中国崛起的天下担当》:以通天下实现平天下 276《技术与国际体系变迁:铁路、原子弹与国际政治》:在国际关系与技术哲学研究之间架设桥梁 280
五、科苑随笔 285经典的魅力、阅读与运用:朱亚宗教授访谈录 286珠海航展:公众理解国防的窗口 310从天河与三海一核中国芯看哈军工学术精神与传统 315那一刻的相遇是美丽的:追忆刘戟锋恩师二三往事 319让哲学为军事变革导航:访著名军事技术哲学专家刘戟锋少将 324
后记 344
参考书目 345
|
內容試閱:
|
科技创新支撑军事硬实力
美国的军事优势是其维系超级大国地位的关键支柱之一,这一优势的建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作为一支将技术制胜作为军事战略标识符的军队,美军十分重视把先进科学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使之成为战斗力生成的倍增器。对此,曾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的杰里 "迈亚说:技术领先是美国武装力量的一个标志。曾任美国防部长卡特也明确表示:面向未来,我们需要最好的人才、最好的技术和最强的创新力,以维持我们世界领先的战斗力。美军对科技创新的迷恋,源于对战争实践的直接感知。科学与战争一直是极其密切地联系着。实际上,除了19世纪的某一时期,我们可以公正地说,大部分重要的技术和科学进展都是海陆军的需要所直接促成的。科学社会学奠基人贝尔纳的这句名言广为流传。科技创新支撑着军事硬实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对贝尔纳判断的绝好诠释。按许嘉在《美国战略思维研究》中的剖析,一战后,美军特别重视科技创新,陆军从欧洲归来,思考着机关枪和化学战对于陆军的意义;海军在导航、火炮、新型战船设计、潜水艇和鱼雷以及无线电通信方面取得重大进步;骑兵开始发展装甲战术;飞行员则重视空中武器的威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军更为重视发挥科学创新的力量,动员了大量科学家参与战争,如诺伯特 "维纳、冯 "诺依曼、万尼瓦尔 "布什等著名科学家都被不同程度卷入战争。其中,万尼瓦尔 "布什在二战期间积极倡导成立的科学研究发展局更是贡献巨大。正是这些科学家的积极参与和推动,美国二战时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所谓用雷达赢得了战争,用原子弹结束了战争。这种观点显然是偏颇、站不住脚的,但这种观点却显示出美军对新技术的推崇。作为一个标志,原子弹使能量杀伤类武器在人类战争史上达到物理杀伤力的顶峰,同时也展示了科学应用于战争的无比威力。从此,美国将世界带入了核武器时代,也确立了自身超级核大国的地位。研发原子弹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在于,它使美军更加透彻地认识到了科技创新的价值。万尼瓦尔 "布什适时发布的《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报告就是明证。万尼瓦尔 "布什深深洞察到科技创新对美军优势的支点作用。正因如此,当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后,美国朝野极为震动,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科技与教育抢救运动。美军也在经历阵痛之后成立了DARPA的前身ARPA,大力开展国防科技创新。60年来,从ARPA到DARPA,虽然其研发重点随历史境况不同而不断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它一直站立在技术发展最前沿,成为国防科技新概念的摇篮,为美军孵化出诸多尖端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在近年来美军参与的数场局部战争中频繁亮相,引人关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武器装备只是美国强大的表象。一个国家真正的军事优势是深藏于冰山之下的那些看不见的部分。这些看不见的部分之中就包括持续的科技创新因素。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宣称美国仍要维持世界霸权100年,其豪迈话语背后的底气也有科技创新的影子。直到后来美军提出的所谓第三次抵消战略,其逻辑依然寄托在科技创新身上。聚焦美军这样一支迷恋创新的军队,如果不从历史的视野观察,则很容易被其表面上复杂而炫目的所谓新战略、新理论、新技术障目。科技创新是美国军事优势建立的最重要支点之一,它不仅是美军促进战斗力生成的一种方法论,更是美军筹划部队长期建设的一种价值观,从认识到实践层面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是美军腾飞的隐形翅膀,也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难得镜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