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NT$
286.0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NT$
1265.0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306.0
《
瘦肝
》
售價:NT$
454.0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NT$
254.0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
》
售價:NT$
704.0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NT$
454.0
|
內容簡介: |
周腾虎1816-1862,字弢甫,江苏阳湖人,嗜读书,博览强记,雄于辩论,通晓古今史事,工诗文。曾入曾国藩幕府,颇受曾赏识。其日记对研究太平天国及湘军、晚清 史事等有重要价值。本次收入《《餐芍花馆日记》《乐天居日记》《绸缪斋日记》《秣营琐记》四种,均为首度整理。
|
關於作者: |
肖连奇,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在院青年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典籍与文化、中国近现代史等。
|
目錄:
|
目录
前言1
整理凡例1
餐芍花馆日记(咸丰二年至咸丰三年,18521853)
丁巳日记(咸丰七年,1857)
戊午日记(咸丰八年,1858)
己未日记(咸丰九年,1859)
庚申日记(咸丰十年,1860)
辛酉日记(咸丰十一年,1861)
乐天居日记(咸丰十一年,1861)
达绸缪斋日记(咸丰十一年,1861)
秣营琐记
|
內容試閱:
|
前言
清朝道咸以降,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迭起,翻搅时局,遂成内外交困之势。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士人亦多被广而深地裹挟、卷入岌岌危局之中,惘惑、惶恐而四处奔走,急思有用于世。涌现其中的一些名士、奇才,曾游走、抵掌群帅间,声名甚藉,而由于他们多是幕僚,终致名声不显而被后世长久地冷落,以至遗忘。就此而言,《周腾虎日记》记录、反映了那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相,也写照、勾画了那一历史时期清政府、督抚疆吏、江南士人和太平军的众生相。日记作者周腾虎常以名士自居,尝以有王来取法,无佛处称尊署其门,当时路过或拜访者无不倒屐而迎之,而这一赵烈文眼中的奇者、曾国藩口中的异才,身后经历的却是一百五十馀年的静默和沉寂。
周腾虎,原名瑛,字韬甫,又作弢甫,号抱一老人,江苏阳湖人(今属常州)。生于清嘉庆二十一年九月初七日(1816年10月27日),卒于同治元年七月二十三日(1862年8月18日)。周伯恬(字仪)第三子。诸生,候选主事。幼负异禀,李兆洛目之为奇童。道光八年(1828年,13岁),父任宣城训导,与旌德训导、今文经学家宋翔凤诗酒唱和,陪侍左右。十一年(1831年,16岁),作《雨晴游城南》诗一首,现存所见诗自此而始。十三年(1833年,18岁),应童子试。十五年(1835年,20岁),入县学。道光十七、十八年(1837、1838年,22、23岁),逗留赣州,娶江西南赣兵备道赵仁基之女、赵烈文之姐赵慧媛。二十二年(1842年,27岁),因鸦片战争而夷警四起,举家避居阳羡(今江苏宜兴)。二十三年(1843年,28岁),侍父赴选入京,被誉为大小苏氏。二十五年(1845年,30岁),陕抚邓廷桢为之周旋,父移官凤翔知县,随侍任所,襄助政务。二十六年(1846年,31岁),父七十而下世,受新任陕抚林则徐赏识,欲招之入幕,以父归葬而辞。二十七年(1847年,32岁),林则徐调任云贵总督,约之同赴云南,以老母留寓谢却;遂荐于张集馨(代理陕西按察使,时升四川按察使),应邀同赴成都。二十九年(1849年,34岁),东下,客授江西广信知府史致谔署衙;继而返里,厌薄科举,常游江浙府道间,慷慨而论天下事,于两淮盐务,颇多见解。两江总督陆建灜信而任之,使之业盐,集商为倡,不到一年,致数百万。不久,太平天国兵起,天下大乱,盐务大败。咸丰二、三年(1852、1853年,37、38岁),结交平生益友金安清;刑部侍郎雷以鍼帮办军务,为清军江北大营筹措军饷,闻其名,召与计事,与钱江共同倡议,创设厘金制度。四年(1854年,39岁),上书浙江巡抚黄宗汉,建言解太平军新安之围,终不能用。五年(1855年,40岁),赴江西,入曾国藩幕,受命与郭嵩焘一起赴杭,办理淮盐浙运事宜;行前,向曾引荐赵烈文。六年(1856年,41岁),御史宗稷辰以策议深沉,才识过人,与左宗棠同荐于朝廷,征召入都,又以母亡而不得成行。七至九年(18571859年,4244岁),奔走江、浙、沪之间,与王有龄、徐有壬、何桂清、和春、宫保等晚清重臣,以及王韬、龚橙、李善兰、莫友芝等名士交游往来。十年(1860年,45岁),苏城陷时,为当局擘画兵事,募集乡勇,几以殉身。受札委办嘉兴团练,辗转而至崇明、上海,拟纠合义旅,号召洋人,抗击太平军,为保全东路计。十一年(1861年,46岁),访胡雪岩。进谒林福祥,一见如故。拜见左宗棠。间关赴皖,再拜曾国藩,以疏通知远,识趣宏深再荐于朝,诏命察用。同治元年(1862年,47岁),赴沪催饷,购办洋船、洋枪、洋炮,联络借助洋兵,往来淞沪、皖南之间,不少休息。而廷旨以其人长于持论而心术不端责问,接连不得志,感疾而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