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系《梅兰芳学刊》(第二辑),为2018年10月2223日在北京召开的东方与西方梅兰芳、斯坦与布莱希特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共收录近30篇,约35万字,图片近60幅。该论文集所收录论文作者主要是中国、美国、意大利、挪威、丹麦、新加坡、韩国等海内外戏曲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分别来自美国爱荷华大学和匹兹堡大学、韩国首尔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新加坡传统艺术中心,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科院、梅兰芳纪念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单位,内容聚焦梅兰芳与西方戏剧大师斯坦、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与实践比较,包括原始文献的抉发,史实梳理与考证,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与西方戏剧大师斯坦、布莱希特的戏剧表演体系的对比研究,以及梅兰芳访日访美访苏对京剧的传播等,在一定程度代表了当下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水平。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本辑首次披露了厦门大学教授陈世雄几经周折在俄罗斯国家档案馆新发现的1935年4月14日中苏戏剧家讨论会记录(未删节版)这份该领域研究非常重要的原始文献,相关理论研究也由于海内外学界专家的参与,大大拓展了研究的视域,并在研究深度上有新的突破,在整体上将该领域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书系《梅兰芳学刊》(第二辑),为2018年10月2223日在北京召开的东方与西方梅兰芳、斯坦与布莱希特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共收录近30篇,约35万字,图片近60幅。该论文集所收录论文作者主要是中国、美国、意大利、挪威、丹麦、新加坡、韩国等海内外戏曲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分别来自美国爱荷华大学和匹兹堡大学、韩国首尔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新加坡传统艺术中心,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科院、梅兰芳纪念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单位,内容聚焦梅兰芳与西方戏剧大师斯坦、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与实践比较,包括原始文献的抉发,史实梳理与考证,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与西方戏剧大师斯坦、布莱希特的戏剧表演体系的对比研究,以及梅兰芳访日访美访苏对京剧的传播等,在一定程度代表了当下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水平。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本辑首次披露了厦门大学教授陈世雄几经周折在俄罗斯国家档案馆新发现的1935年4月14日中苏戏剧家讨论会记录(未删节版)这份该领域研究非常重要的原始文献,相关理论研究也由于海内外学界专家的参与,大大拓展了研究的视域,并在研究深度上有新的突破,在整体上将该领域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
關於作者: |
刘祯,1963年生于内蒙古,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梅兰芳纪念馆馆长。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戏曲研究》主编。现兼任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顾问,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顾问,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山西师大等兼职教授。主要从事戏剧史论及民间文化、宗教祭祀戏剧等方面的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