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这十二封信以有中学文化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并未曾指定某一受信人的姓名,只要是有中学文化程度的青年,谁就是受信人,谁都应该读一读这十二封信。每封信都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题,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凡此种种。自朱光潜先生笔下汩汩流淌的,是如长者劝导似的语重心长,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读来亲切自然,受益颇多。作者每封信虽只随了个话题抒述其意见,但统观全体,却似乎也有一贯的出发点可寻,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沉,要从根本上做工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
|
關於作者: |
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现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
|
目錄:
|
序3
一 谈读书6
二 谈 动12
三 谈 静15
四 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19
五 谈十字街头24
六 谈多元宇宙29
七 谈升学与选课34
八 谈作文39
九 谈情与理43
十 谈摆脱51
十一 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55
十二 谈人生与我60
附录一 无言之美65
附录二 悼夏孟刚76
代跋 再说一句话80
谈 美
序85
开场话89
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92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98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105
宇宙的人情化
四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111
鲜丽的英国姑娘
五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117
美感与联想
六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123
考证、批评与欣赏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130
美与自然
八 依样画葫芦136
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143
艺术与游戏
十 空中楼阁149
创造的想象
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155
创造与情感
十二 从心所欲,不逾矩162
创造与格律
十三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168
创造与模仿
十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74
天才与灵感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180
人生的艺术化
附录 作者自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