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天赐神兽:关于蒙古苍狼的考略与传说》旨在探索对大自然巨大的生命仰赖,以及凝结在存与亡之间的冲突、和解、仇视和宽容之真谛。
不能容忍似狗仰人鼻息的生活,在漫长的欲求途中疲惫不堪的狼,集坚忍、嗜血和慈悲于一身的天赐之生灵,在惊叹之际使人倍感迷惑。
将蒙古人的起源,不是与一种低级生命,而是与一种既是凡间的又是天赐神兽联系在一起,并以勇者的传说作为其始端。祖先的这一睿智令人敬佩。
狼瞬间急速逃离险境和勇敢面对死亡的机智与勇气让人嫉羡。人若遵循天犬之行,可为大地的王者、得人之道。
|
關於作者: |
哈塔斤G阿凯姆,1942年出生,蒙古国著名翻译家、记者、博学家,蒙古国家文化功勋者。著有《天赐神兽》《蒙古语熟语辞典》《英蒙蒙英佛教辞典》等17部作品;译著有[美]拉罗比安的《二十世纪的蒙古人》、[英]策谦波尔斯的《成吉思汗》、[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吉尔吉斯斯坦]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的《死刑台》等17部。他编写的辞典、译著和著作中有10部曾在内蒙古被转写成传统蒙古文出版,论文《完好无损的珍宝》曾在日本被译成日文发表。纪实性散文《天赐神兽》通过历史记载、民间神话传说、丰富的实例及亲身经历,对蒙古远古图腾文化和狼的习性进行了生动、有趣、真实的记述,进而令人信服地阐释了其生性嗜血、凶残、坚韧,且具钟情、友善、慈悲之品质。
W.布和,蒙古族,生于1966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人。1988年毕业于内蒙古蒙古文专科学校,编辑翻译专业。编著有《英主别勒古岱诺言》(蒙古文),汉译著《东乌珠穆沁旗志(上)》。
|
目錄:
|
译者前言
警世之作
苍狼献词
不只是纪实散文
狼的传人夏鲁蒙古暨以史话集锦酹祭蓝色腾格里
蒙古狼的品种最多
靠雄健得偶的只有狼
没有比狼更爱子的动物
最善猎的是狼
狼最聪慧最重义
狼最具顽强的毅力
狼最忠于自己的命运
狼是最助人的野兽
没有似蒙古牲畜与狼搏斗者
最仇视狼的就是人
蒙古人猎狼的方法最多
蒙古人最敬重狼
狼从不践踏花朵暨以诗话酹祭蓝色腾格里
|
內容試閱:
|
蒙古国著名翻译家、记者、博学家格阿凯姆所撰写的这部纪实性散文集,通过历史记载、民间神话传说、丰富的实例及亲身经历,对蒙古远古的狼图腾文化和狼的习性进行了生动、有趣、真实的记述,进而令人信服地阐释了狼嗜血、坚忍,且具慈悲心的本性。
作为本书核心内容的七个章节分别以实例阐释狼的七种不同的习性特征,读来兴趣盎然。
作者还就狼的某种特殊举动(如安抚走失的小女孩)与人类的某些卑劣行径进行对比,所产生的强烈反差,情景交融,耐人寻味,充满对人性的反思。
文章将叙事、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讲述人和狼,包括死亡在内的一系列境遇,来揭示人与动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另外,对生命价值的判断亦不乏点睛之笔。
本书还对人们的滥捕滥猎行为和对狼的歧视给予了抨击。以狼的某种禀性(如从不践踏花朵、在洞穴中接纳避难者并与其一同生活)点化并呼吁人们珍视大自然的一禽一兽,与动物和谐相处,使生态保持平衡,共享大自然的恩泽。
|
|